因为广阔,所以包罗万象。
对于三农金融市场,第一个认知应该是:一个广阔的未开发的市场。
三农金融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直接反映了其广阔性。来自三农的金融需求主要分为两类:日常消费和生产经营。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带动消费,促进生产经营升级。
同时,农业生产正在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农村小微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逐年增多。他们的投资和生产方式与小农经济完全不同,需要依靠外部资金来支持其发展,因此产生了金融需求。
还是用数据来说明问题。在国家政策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到2020年,农林牧渔生产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金融总需求预计将超过13万亿元。
农村金融市场的服务主体也是多样的,竞争并不激烈。过去,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是三农金融服务体系的主要结构。现在,互联网金融公司、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民营机构越来越多。而且大型农业企业和互联网巨头也早在几年前就进入了三农金融领域。他们的加入直接证明了这个市场的潜力。
更具体地说,这些潜力来自哪里?首先是中国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当前城镇化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农民消费升级。其次,我国现有的三农金融体系虽然已经基本建成,但服务能力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与逐年增长的需求还有明显的距离。
更重要的是,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金融是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血液,也是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重要途径。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国家对三农的扶持政策从来没有缺席过。
长期来看,多种金融模式将共同推进。
此前,农村金融体系的“三驾马车”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如今,“三驾马车”体系之外依托互联网的村镇银行、惠农担保公司、农业保险公司、三农金融服务企业,已经成为以更加多元化、更加灵活的方式推进“三农”金融市场化不可或缺的“加速器”。
其中,互联网金融公司尤其值得期待。相对于“三驾马车”或者近几年全国各地发展起来的千余家村镇银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资金实力还不够强,那么其生存能力从何而来?
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虽然是市场主体,但其网点往往停留在镇一级,难以深入农村和更偏远的地区。而这些领域的金融需求也不弱。互联网金融企业正好可以在这片“金融荒原”上成长起来,弥补传统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领域的不足。
而且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有很多明显的优势。
首先,最基本的网络条件已经成熟。无论是手机还是宽带,互联网的普及都大大降低了农村金融的运营成本。其次,大数据风控等金融科技的引入,可以降低农村金融业务的风险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再者,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将改变农村金融的业务发展逻辑,市场化的过程就是成熟的过程。
回到目前最明显的金融服务能力不足,从长远来看,三农的金融需求必然会被各种金融模式填补,而三农互联网金融必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且互联网“低价、普惠、共享”的特点,满足了三农的需求。因此,与三农相关的互联网金融正处于难得的良性成长期。
所以互联网可以成为舞台的亮点和焦点。
两年前,阿里巴巴18位创始人之一的彭蕾正式将蚂蚁金服CEO一职交给了有明尼苏达大学留学背景的井贤栋。井贤栋在上任后的首次演讲中,宣布了蚂蚁金服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全球化、升级小微金融服务、完善信用体系。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在蚂蚁金服确立的三大发展方向中,小额信贷服务和信用体系与三农息息相关。由此可见三农金融的软肋,换个角度就是这个市场的发展前景。
蚂蚁金服的“谷雨计划”推动普惠金融在农村落地生根;京东数学系的“京农贷”强调灵活,利率低;苏宁金融的“惠农贷”基于“金融+电商+农业生产”的闭环农产品供应链,提供高效便捷的专项贷款...
互联网巨头搭建的三农金融服务平台,一方面有背后的实力做后盾,一方面借助深入三农的互联网触角发展,影响力逐渐加深。
此外,与三农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投融资行为近年来也进入活跃状态,资本涉足综合理财、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互助金融等细分行业。钱如浇灌幼苗之水,或许预示着未来的三农互联网金融将会更加百花齐放,步入繁荣。
所以可以考虑分阶段专注于一个点。
上海石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仅四年的金融服务企业,关键词是消费金融和渠道建设。
2015年1月,石马网络以农村出行需求为切入点,布局农村交通市场上下游产业链。具体做法是选择两轮电动车、三轮电动车、摩托车等品类,为农户和经销商提供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服务。
截至目前,其业务范围已扩展至全国31个省份的乡镇市场,服务了5万多家渠道商和数百万信贷用户。2018年信贷资金规模达到100亿。
这组数据似乎直观地展现了石马网络的发展历程,一帆风顺,一帆风顺。探究原因,我们很快就会发现,石马网络首先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金融需求切入点,然后建立了稳固的渠道优势。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居民出行越来越频繁,出行方式恰好是生产能力的客观反映。交通工具决定出行方式,对农村居民影响很大。石马网从农村用户、厂商、经销商的金融需求出发,提供服务场景,促进商家之间的交易,帮助用户加快交通工具的升级换代。
关于渠道优势,创始人兼CEO宁睿表示,“过去我们用金融服务连接了5万多家小微商家,叠加了收银支付、周边产品等服务。所以石马网和他们之间的信任关系是比较牢固的。从上游、中游到下游,石马网络的整个运营模式已经逐渐成熟。”
2018年,石马网络在C轮融资中获得高达3亿元的新资本,企业仿佛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对乡村出行市场越来越显示出信心。
在多家新投资机构中,汉能创投管理合伙人王伟表示:“乡村出行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需求基数巨大,置换周期稳定,但金融服务的渗透率很低。石马在三年左右的时间里连接了上万家经销商,在消费分期和供应链金融方面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优势是需要逐步建立的,问题自然是一步步解决的。石马网所做的工作符合国家提出的以实体经济为三农金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要求,进而为其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在,石马网在乡村游市场建立了三大核心壁垒:渠道、客户群、资金能力。
下一步,石马网络将在此基础上布局农村新能源出行产业,将出行品类拓展至四轮新能源汽车。宁睿对此很有想法。“现在只需要从合作企业中筛选出优秀的商家,逐步合作。”
然后延伸成一条链。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渠道,通过绑定链上核心企业的信用,提高上下游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由于商业模式严谨,客户不同,很少涉足农业供应链金融,这就给了互联网金融公司足够的空发挥实力的空间。
领鲜金融是一家基于闭环交易的智慧养殖科技企业,发展目标是成为农业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覆盖更广泛的三农服务市场。因此,2018年6月B轮融资完成后,创始人程方航计划专注于团队建设,继续提升供应链金融、饲料催收、农产品交易服务能力。
信用信息始终是重要的,农村征信体系的薄弱导致金融信用风险难以控制、坏账率高的问题。鉴于此,领鲜金融采用逆向思维,从成熟的供应链入手,采用产业闭环管理的方法,降低信用风险。比如生猪养殖行业,农户从领鲜金融获得贷款后,资金会直接支付给农户的供应商。生猪屠宰后,养殖户还需要按照协议把肉卖给合作屠宰场或屠宰场。
这样整个生产过程和信贷资金实现了闭环管理,避免了传统信贷过程中难以控制的风险问题。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链,以及领先金融对这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了解。程方航介绍,这种方式的逾期率可以控制在3%左右,远低于行业水平。
低收益、高成本、高风险是三农金融最明显的特征,但不代表不能改变。金融服务企业如何趋利避害,在限制性条件下找到发展路径,直接决定了如何生存。这可能是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成长路径。
标签
目前,在三农金融体系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金融公司,改革与探索始终并行。如果你想找到一个简单或复杂问题的彻底解决方案,你总是需要首先回到问题的根源。“寻根”的过程,就是行业企业践行使命的过程。
除了互联网金融公司、农业保险公司等新型企业外,国有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数量更多的村镇银行都在三农金融市场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比如中国银行符登村镇银行,已经在全国多个省份的村镇银行设立了分支机构,业务不断走向成熟,逐渐走向典型。
所以国企还是最值得期待的。
(文/云山)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019三农金融服务企业排行榜前十,三农金融服务主力军":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971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