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景气,优质客户难找;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加剧了市场竞争。在史无前例的行业寒冬中,小贷行业如何从夹缝中找到新的生存之道空重塑商业模式——
作为小额贷款公司的董事长,文徵明会见企业客户的次数比往年少了很多。整个2016年,他都在忙着和90后打交道。
针对城市庞大的空商品房资源,他正在构建一个基于公寓管理的生态链。简单来说,就是把房子租出去,和90后员工合伙投资,分割装修成几个小单元,再租给另一批需要租房的90后。小贷公司为年轻人提供“装修贷款”和“租房贷款”。
在经济下行和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双重夹击下,曾经火爆的小贷行业进入寒冬。文徵明的转型是小贷公司被迫转型的缩影。
2月15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老板承认他“如履薄冰”
文徵明的公司名为毛峰小贷,成立于2014年。但是,对于小贷行业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适合进入的年份。更直接的是,市场的寒流已经在路上了。
自2005年全国五省区试点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以来,以及2008年银监会和央行发布指导意见后,小贷公司迎来了一波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3年,小贷公司数量增长了近15倍。由于赶上了经济周期,相当一部分小贷公司受益匪浅。
相比成立较早的同业,毛峰小贷成立后,市场进入下行轨道。记者查阅央行发布的最近三年小贷公司行业统计报告发现,2014年以来,传统小贷公司数量和贷款余额均有所下降。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673家,较2015年底减少137家;贷款余额8673亿元,较2015年末减少237亿元。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近年来,小贷公司逾期率上升的问题已经显现。在小贷公司的发源地晋中,“一些老板手里的货币资金变成了一套房子”。优质客户难找,生意越来越难做。
2014年,毛峰小贷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打入市场的。和大多数同行一样,毛峰小贷的主要业务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应急资金,包括“过桥”和承兑汇票贴现。所谓“过桥”,就是为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从银行“反向贷款”。这项业务的风险越来越大。因为银行审批新贷款的时间不确定,所以规模缩减时有发生。这样就存在小贷公司“过桥”资金收不回来的风险。“所以我们如履薄冰。为了做一个靠谱的生意,我们经常要调动人脉去打听公司的真实情况。”文徵明说:“我睡觉的时候,梦见短期贷款被卡住了。”
毛峰小贷业务部负责人王小宝认为,小贷行业陷入困境,外因是行业立法滞后、外部融资困难、税负沉重、经济下行导致房间质量下降、逾期率上升、互联网金融兴起;内因是风控能力弱,商业模式不成熟。
在他看来,小贷公司的“1.0版”商业模式是一种类似银行的模式。说白了就是以银行的方式开展业务,但客户质量相当于银行的次级贷款客户,表现为抵押物不足,或者程序上有瑕疵,变现困难。“这些问题在经济好的时候不明显,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就暴露出来了。”
“2.0版”是小额信贷模式。其特点是重视人格,忽视抵押物,主要通过建立风险控制模型、个人信用评估模型等信用技术,为个人、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在全省,采用这种模式的企业不超过10家。但这种模式也有缺点。一个负债能力为10万元的客户,可能从几家同标小贷公司借款,导致负债过多。
切入公寓管理,产融互动,形成商业场景
此前,毛峰小贷实际上经历了上述两种商业模式。成立之初,主要以类银行模式为主;2015年推出小额贷款模式,目前贷款规模达到1000多万元。2016年,面对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管理层决定探索一种风险更加可控的新模式,即“3.0版”产融互动模式。
应该和哪个行业互动?2016年上半年,楼市“去库存”带来机遇。
今年住建部出台新政策,允许现有住房按照安全、舒适、便捷的要求改造后分房出租。特别是可以采用“N+1”的模式,即将符合条件的客厅改造成房间,单独出租。
与这一政策相对应的是城市中大量的空房子。住建部2015年在16个租房需求较大的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租住的房源以中小户型为主,50平方米以下的约占75%。但在市场上,空房子太大,可出租的中小户型房子很少,这在新开发的城区尤为明显。
经过调研,毛峰小贷决定与太原某公寓管理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成立“恩佳益”公寓管理公司。“恩加一”是“N+1”政策的谐音。
“恩家易”的运作模式很简单,租用市场上三套以上的大户型房屋(主要是个人业主手中的毛坯房),租期一般定在5年。然后,进行“N+ 1”装修,分成独立的小房间出租。每个房间设备齐全,可以拎包入住。
在这个过程中,毛峰小贷和恩佳益精心布置了小贷业务的场景。
首先是租房。他们发现大部分租客都是90年代出生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收入水平给还清每年一万多元的房租带来压力,于是开发了“租房贷”。租客只需要交一个月的房租,剩下的会找小贷公司借,然后付给恩佳益公司。
其次是房子装修部分。“恩加一”负责人赵介绍,为减轻投资压力,激发员工动力,“恩加一”推行平台创客制度。员工作为合伙人,每套房子装修时,公司负责60%的投资,剩下40%的投资机会留给员工享受相应的收益。这一制度激发了员工开拓市场的热情。同时,由于部分员工投资装修后会有贷款需求,小贷公司推出了“装修贷款”。
通过上述场景设计,毛峰小贷成功切入公寓管理市场,形成产融互动的战略生态链。从风险防控的角度来看,上述业务模式大大分散了小贷业务的风险。
践行普惠金融转型要“小而美”
据介绍,毛峰小贷战略投资合作的“恩家易”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开发了近2000套房屋,形成7000多套小户型房间。最近他们忙着推出互联网平台,积极开拓省外市场。
王小宝表示,毛峰小贷探索的“3.0版”产融互动模式,形成了投贷联动、助贷协同,将走向线上线下融合。目前,公司实际上已经形成了“1.0”、“2.0”、“3.0”并存的状态,既服务于优质客户和小微客户,又通过公寓管理市场实现了业务重心的初步调整。
在经济寒流和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传统小贷公司转型势在必行。毛峰小额贷款的尝试无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很多公司打算直接转向网络小贷或者P2P业务。但这并不容易。首先,虽然“线下”和“线上”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的业务风控和商业模式以及对相关人才的要求却有十万八千里之差。其次,从已经获得网络小贷牌照的企业来看,要么是上市公司,要么是有强大股东背景的电商巨头。可见,相关牌照的获取难度,是大多数传统小贷公司难以企及的。
转型之路在哪里?小贷公司可以考虑像毛峰小贷一样,想清楚“我是谁,我为谁服务”,探索“小而美”的发展模式,为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小额分散的服务。具体来说,也可以尝试产融互动模式,切入有前景的行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真正发挥普惠金融的作用。
此外,农村信贷市场也是一个可选的业务领域。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农村金融创新,鼓励金融机构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等金融服务。多年来,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一直存在。农民按揭贷款一般都是几万元的小资金。相对于银行机构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问题往往使得抵押贷款操作空受限。而小贷公司天然具有支持三农的一般理由,能够找准三农的市场缺口,为农村经济输血,在寒冬中开辟一条转型发展之路。只有这样,小贷行业才能重拾资本追捧。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贷公司的发展前景,转型为小贷公司应具备哪些条件":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683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