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基本告别疫情的同时,印度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困扰,每日感染人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此外,印度在疫情期间采取了21天闭关政策,印度企业深受其害。目前,6300万印度中小企业中,大部分损失了20%-50%的收入,许多企业陷入了严重的现金流短缺。
在这个过程中,来自中国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其实损失很大。自2014年以来,许多来自中国的企业家跨越外国在印度创业。其中当然有小米OV这样的行业巨头,但很多都是普通创业者。比如有人看到印度大城市年轻人多,各种游戏受众广。但是没有条件比较好的网吧,就开了一个质量可以和国内媲美的电竞馆。
这本来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生意,毕竟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而且在一些印度大城市,有很多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外派员工,他们的消费能力很强,成为这类地方的消费主力军。
然而,一场疫情袭来,严重打击了这类实体企业。首先,开业的问题。这类线下场所往往处于防疫的最前沿,属于最晚恢复营业的企业类型。其次,最近和中国发生了一些摩擦,使得印度企业家在印度的处境略显微妙。很多在印度做实体的企业家都有退出的想法。许多人已经开始出售他们在印度购买的各种资产,准备回国。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准备好离开印度。首先,印度的家用电器和零售企业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在刚刚过去的排灯节假期中,海尔、明孝品等中国企业的销售势头保持平稳,似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其次,另一类企业也在印度当前的环境中崛起。在中国,由于监管越来越严,各种现金贷企业已经失去了很多“薅羊毛”的土壤。无奈之下,许多企业将目光投向国外,印度是其重要市场之一。
印度市场有几个特点。第一,手机普及率已经很高,4G网络也已经普及。此外,印度的监管并不严格,当地提供此类服务的借贷平台很少。2019年起,中国的小贷企业开始扎根印度。疫情期间,小贷的业务其实是用肉眼看增长的。与中国不同,印度大多数人没有稳定的工作,大量的零工在疫情期间完全失业,没有资格申请信用卡,只能靠小额贷款维持生计。此外,一些白领在疫情期间破产,成为小额贷款的用户。当然,和中国一样,小贷风险极高,大量出借人后期可能无力偿还债务,导致社会不稳定。
印度要彻底“摆脱”中国,武断地把中国的优质企业拒之门外,似乎是不可能的,结果可能更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在印度的中国企业日子难过,中国企业在印度:实体企业走了,现金贷来了多少钱":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019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