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长葛某企业长葛市天正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正公司”)贷款1亿元成坏账,却因经营良好,在连续向多家银行借款3亿元后申请破产。疑似“假破产、真贷款诈骗”引发广泛关注。从2010年到2017年,在这场持续了八年的“骗局”中,多家银行为其提供了信贷支持。
其中,位于长葛的长葛农商行最为突出。形成数亿不良贷款的天正公司,通过长葛农商行进行了一系列贷款和担保,企业法人多次动资产。因此,银行被质疑在审查和风险控制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
贷款审查中的可疑漏洞
据相关资料显示,天正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注册地址为长葛市长社办事处杨寨村,主要从事中高密度纤维板的生产和销售,以及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法定代表人岳,持有60%的股份,另一股东杨持有40%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天正公司名下的外资企业只有一家,即长葛农村商业银行。天正公司对外投资信息显示,其对长葛农商行投资50万元,占股权0.17%。
天正董事会股东杨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天正公司在2015年10月后正式将经营状态变更为“停产”。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至2015年,中国工商银行长葛支行共向天正公司发放贷款7笔,金额1.389亿元。2015年10月,7笔贷款全部不良。
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处于停产状态,形成了上亿的不良贷款。2015年后,又通过长葛农商行审批,为同一控制人岳名下多家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无力偿还贷款。之后频频“借新还旧”。长葛农商行被质疑贷款审核不到位,风险防控存在漏洞。
贷款审查是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核心。长期以来,银行不断完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贷款调查、审查、信贷审批和贷后跟踪的精细化管理。目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外部环境信息不对称、内部技术手段等原因,没有充分识别风险,贷款审核走过场,这也给了一些企图骗取贷款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多家企业互相担保贷款“以旧换新”
中国银监会许昌监管分局的一份回函详细披露了天正公司在长葛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及担保情况。
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长葛农村商业银行向天正公司实际控制人岳名下的另一家公司长葛市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贸”)发放贷款2000万元,用于购买板材,由天正公司作为担保人提供设备抵押担保。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作为担保人的天正公司征信显示,有800万不良对外担保,拖欠利息83万元。
上述贷款到期后,HNA贸易无法偿还贷款本金。2016年10月,天正公司财务总监杨明生向长葛农商银行借款2400万元,用于过桥贷款。该笔贷款发放后,用于偿还HNA贸易的贷款本金2000万元及该笔过桥贷款的利息。
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长葛农商银行共向岳实际控制的两家企业发放贷款2400万元,其中许昌宏东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东纺织”)贷款400万元,商贸有限公司贷款2000万元,这两笔贷款用于偿还过渡性贷款2400万元,天正公司为这两笔贷款提供设备抵押担保。贷款发放后,宏东纺织一直未支付利息。
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长葛农村商业银行向未能支付上述贷款利息的鸿东纺织发放贷款1000万元,用于归还长葛市关羽制革有限公司贷款800万元及利息200万元。天正公司为这笔贷款提供了担保。
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长葛农村商业银行向HNA商业发放了两笔共计2500万元的贷款。HNA业务第一笔借款1500万元,由天正公司提供担保,第二笔借款1000万元,由天正公司提供设备抵押担保。
2017年2月,岳个人向长葛农村商业银行借款300万元,全部用于支付上述两笔企业贷款的欠款利息。担保人为洪东纺织,2016年11月无息借款。
公开资料显示,长葛农商行成立于2008年9月,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张自学。其前三大股东分别是长葛市玉龙实业有限公司持股10%、河南怡和电气有限公司持股6%、郑州汇金物资贸易有限公司持股5.17%。本网记者还发现,2019年6月,长葛农商行因员工违规为客户出借账户,被许昌银监分局罚款20万元。
来源:中国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上亿不良的“停产”企业获信款支持 长葛农商行贷款审查疑存漏洞":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473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