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成都和重庆远不,成都和重庆离得远不远

成都和重庆远不,成都和重庆离得远不远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成都夜景。图片来源:unsplash

“和我一起走在成都街头,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不要停下来。”

一首《成都》让成都这座城市真正火了起来,让无数人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向往。

成都,天府之国。成渝是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西部重要中心城市。在中国城市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GDP长期位居全国前十。

烟花成都和江湖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的“双子星”,一直以来都是你追我赶,难分高下。

但近年来,成都在成渝经济竞争中逐渐落后,其GDP何时能达到2万亿元大关也是各方关注的话题。

从GDP总量来看,成都和重庆的差距在逐渐拉大。2019年,两市差额为6600多亿元,到2020年,差额增至7300多亿元。2021年上半年,重庆GDP总量比成都高3300.68亿元。

不仅如此,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落败也给成都敲响了警钟。

作为GDP排名最接近2万亿的城市,成都缺的可能不仅仅是最后一步,还有产业结构。

成都,离2万亿城市还有多远?

为什么会输给重庆?

有人说,成都是名副其实的烟花之都。因其气候温暖,美食遍地,生活节奏缓慢,被誉为“中国最具烟火气息的城市”。

九天内开10%,千家万户入画。成都的这种烟花,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川西平原腹地。平均海拔500米,具有典型的盆地气候特征。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用下,早春、夏热、秋凉、冬暖,年平均气温16℃。地形为城市的烟火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带来了这座城市跨越千年的辉煌与繁华。

哪里有江湖,哪里就有烟火;有烟火的地方,不一定就有江湖。

没有对比就没有感觉。

作为西南地区的“双子星”,重庆和成都一直被拿来比较。两座城市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接近,还有重庆和成都这两个千年来分分合合的城市。

在行政级别上,以前成都比重庆高,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量级了。

两城第一次合并是在汉武帝时期。成都不仅属蜀郡,东汉时还属益州,重庆仍属巴郡。此时的重庆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而成都则正式拉开了省会城市的序幕。

在历史长河中,成都和重庆相辅相成。

解放初期,重庆作为直辖市,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管辖整个西南地区,后降为四川省辖市。1997年,重庆再次成为直辖市,成为省级行政单位,直到今天。

在工业上,制造业是成都落后于重庆的主要原因。

实体经济强不强,取决于制造业。制造业强,经济就强。重庆GDP领先成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制造业强于成都。

今年上半年,重庆第二产业增加值5090.49亿元,同比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6.9%。成都第二产业增加值仅2959.02亿元,同比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6.5%。重庆的制造业产值比成都高2000多亿元,增速也比成都高。

“2万亿”的雄心

唐代诗人陆曾这样描述成都当年的繁华:“早年锦里设宴,兰坛绚烂。色远,光远天。”

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早开发的地区,也是中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公元前4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都成都,以之迁为“一年成市,二年成都”,定名为成都,并一直依附至今。

作为经济中心,成都曾与洛阳并列为五大城市之一,在中国四大名城(长安、扬州、成都、敦煌)中排名第三。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也出现在成都。

新中国成立后,成都抓住“四五”和“三线建设”的发展机遇,工业实力迅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四川省“强省”战略的实施,成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2014年,成都GDP首次突破1万亿元,进入经济发展第一梯队。成都GDP从5000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只用了4年时间。

2017年,成都GDP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广州,超过南京、武汉、杭州。

2021年6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城市GDP的排名中,成都目前排在第七位,2020年GDP为1.7万亿元,而成都前面的城市都在2万亿元以上。

如果看2020年的数据,成都和排名第六的苏州还有2400亿的差距。

今年上半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9602.72亿元,名义增长15.71%。按照这个增速,到今年年底,成都GDP总量可能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成为继重庆之后,西部地区第二个进入2万亿“俱乐部”的城市。

但考虑到疫情的影响,成都一年内实现2000亿以上的增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主要是因为在成都的产业构成中,经济增长主要在第三产业,这与重庆有很大的不同,重庆的第一、第二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力。

第三产业是最脆弱的行业,其中涉及“吃、行、看、行、学”的行业受影响最大。

成都的推广方向

“不入川,不老。”成都人会吃,会玩,敢穿,不管有钱没钱都过得很舒服。

对于普通成都人来说,或许很少有人在意“万亿城”的名声,也很少有人会对“西南第一城”感到焦虑。在他们眼里,成都更像是一个生活悠闲、适合养老的舒适之地。

然而,成都经济发展中的几个突出特点不容忽视。

中欧班列从四川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图片来源:unsplash

过度依赖第三产业,疫情时代经济抗风险能力弱。

成都的产业结构存在一些不足,第二产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比重过高,外向型经济先天不足。

成都作为农业大省,在四川以前的工业发展方向中,水产业相对发达。新希望集团、通威集团等养殖巨头的快速崛起,带动了包装、分装、颗粒等一大批下游原料产业。

目前成都市第三产业结构为3.7:30.6:65.7。第三产业占成都经济的一半以上。

即使第三产业占比很高,但成都无缘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值得深思。

过度依赖消费和服务支撑的发展模式,一旦出现疫情时代的消费下滑,经济抗风险能力就会很弱。

在“强省”战略下,成都的“虹吸效应”明显,周边城市难以形成协同效应。

从2020年四川各城市的GDP可以明显看出,四川地级市的经济体量大多集中在2000亿元的区间,仅有一个城市勉强超过3000亿元。

成都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中一直处于前三。

2020年,成都GDP达到17716.7亿元,同年,四川GDP总量达到48598.8亿元,占成都的36.46%。成都是四川省最好的,总量是排名第二的绵阳的5.89倍,超过了第二到第八名的总和。

缺乏行业龙头企业,本土知名品牌培育明显不足。

与其他“2万亿”城市相比,成都的民营企业并没有那么活跃,最重要的是缺乏头部企业。

可能有人会说,成都不乏知名企业,比如新希望、通威等。而成都人爱喝的“新希望”牛奶的注册地和主要生产基地都在绵阳。

成都如何实现新的突破?

近年来,近视频段在一些城市火了起来,成都也成了游客眼中的“网络名人”城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去一次成都,吃一次烤串,看一次大熊猫,坐一会酒馆,几乎成了当代年轻人旅行的标配。

成都大熊猫研究基地。图片来源:unsplash

但仅靠网络名人城带来的流量和热度,不足以支撑成都GDP跃升到2万亿的量级。

一座繁荣了2000多年从未间断的历史文化名城,一座改革开放40多年来傲然屹立于西南的经济名城,接下来将何去何从?

成都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其实表现不错,达到13.1%。今年上半年,成都GDP接近1万亿元。从成都的经济构成来看,按照以往的趋势,成都全年GDP超过2万亿,要看下半年的增量。

在全国城市GDP排名中,成都是下一个最有希望GDP超过2万亿的城市。

但成都真正焦虑的,可能不是如何咬住苏州,赶上重庆,而是成都后面的杭州。今年上半年,杭州GDP与成都相差不到1000亿元,且在两年平均增速上,杭州高于成都。

成都要想实现新的突破,需要未雨绸缪,在区域、城市、产业发展上不断创新。

城市生态:力争成为内循环产业链的中心。

在没有港口的情况下,作为内陆城市,成都在对外交往中并不具有优势。这就要求该市实施立体化、多方位的战略通道建设,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携手重庆形成重庆城市群的两极,加快成渝同城化,建立全新的开放高地,树立中国西部外贸“第一城”的城市形象,全面参与全球产业的横向和纵向分工,成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核心中心。

产业定位:突出产业特色,重视制造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经济强不强,制造业是关键。2018年,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新兴服务业、新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开放型产业体系。根据2021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但也要看到,与其他城市相比,成都还缺乏自己的主业或特色产业。

这就要求成都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突出重点,打造成都主导产业。

城市能级:放大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

近年来,成都在四川可谓“一枝独秀”。

成都将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文化创意中心、西部对外交流中心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这意味着成都将继续吸纳全省高端生产要素资源。

如何避免虹吸效应的扩大是一个难题。

成都是巴蜀文化的发源地。自李冰建都江堰以来,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2000年来一直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在历史与未来交织的新节点,成都能否成功跻身“2万亿俱乐部”,还有待观察。

新景智库研究员|查志远

编辑|张小元

校对|李丽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成都和重庆远不,成都和重庆离得远不远":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258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