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发展。今年以来,新疆哈密市认真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市场开拓等问题,促进企业健康运行,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今年6月,受市场影响,哈密市红柳河家禽养殖合作社养殖场流动资金出现困难。中国建设银行哈密分行为其提供了60万元短期贷款,为合作社解决了燃眉之急。
今年以来,建设银行哈密分行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中小企业复工生产注入了活力。截至目前,该分行已向哈密市近500家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近1亿元。同时,按照“延期应办结”的要求,为145家企业办理了延期手续,总金额2740万元。
为减轻企业贷款到期还本付息压力,今年以来,哈密各银行、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主动对接,摸清企业实际困难,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
哈密天马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大型超市和商场为一体的企业。今年7月,为保证市场生活必需品供应,企业积极联系各产区供应商增加供应。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哈密分行意识到企业流动资金出现困难,及时提供贷款2000万元,保障了企业8家门店的采购资金。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哈密分行结合各类企业经营状况,通过展期、续贷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此外,加大线上服务的开发,实现服务的无缝对接。今年截至目前,已投放网贷79笔,贷款金额5900万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哈密各银行累计向4283户发放贷款123.4亿元,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
哈密税务部门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针对企业发展需求,哈密税务部门通过分组打包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确保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要广为人知、能享受、能快速享受。
哈密石泉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的企业。由于疫情,该企业今年的产量减少了50%左右。市税务局宣传有针对性的减免税政策,积极跟进提供服务。目前公司已享受退税20多万,资金压力有所缓解。
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我市税务部门开展大数据匹配,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帮扶当地21家原材料紧缺企业,匹配供应商761家,通过“云税贷”为242家企业发放贷款6875.59万元。
完善基础,增强旅游发展后劲。近年来,哈密市积极推进哈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接待质量,增强旅游发展后劲。
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哈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已完成7个子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额1.9亿元。
哈密文创园集吃、住、行、游、购、娱等业态于一体。园区内有奇石文化城、瓜乡美食城、文创工场、囊工业文化园、工业遗址展示、火车主题公园、体育健身公园等项目。
哈密东天山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小华表示,文创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哈密集多产业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进一步提升哈密城市品位,展示哈密文化旅游新形象。
作为哈密市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哈密游客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总投资3.5亿元,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该中心由旅游集散、旅游咨询服务、旅游信息三大中心组成。逐步发展成为以交通为基本要素,以旅游线路为基本手段,通过旅客出行和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旅游中心聚集辐射功能的基础功能载体。项目建成后,哈密宾馆的规模将比过去扩大一倍,新增游客人数在3500人左右。
9月20日,在义乌胡杨林生态园景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钢结构吊装和收尾作业。胡杨林生态园景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主要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和演艺中心。项目建成后,日本游客接待能力将达到1万人次以上,将有效促进当地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伊吾县旅游特色产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哈密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已建成或续建文化旅游项目50个。截至8月底,已完成石人子沟遗址群工程、卡拉雅墓地保护建设工程等17个项目,投资10.51亿元。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对稳就业、稳投资、稳预期、惠民生起到促进作用。
援疆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河南省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把工业放在对口援疆的重要位置,充分利用哈密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援疆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引导河南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到哈密投资发展,同时加大民生产业项目建设,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9月22日,在新疆天山青乳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阿孜·古力·木沙和同事们熟练地在流水线上包装牛奶,一箱箱牛奶通过传送带进入包装箱,将被送往广州。
阿孜·古力是伊州区西山乡库尔鲁克村的村民。她已经熟悉了牛奶的生产和包装过程。“我来到企业,短期培训后就上班了。现在是技术工人,月薪3000多。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越来越好。”阿齐兹·古力说。
新疆天山青乳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所在地,原本是当地一家大型乳品加工企业。由于经营不善,2016年停产。在河南援疆指挥部的积极协调下,河南中原乳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新疆西域春乳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新疆天山乳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盘活原有企业。重组后,公司从事牛奶深加工,延伸了乳品产业链,既盘活了企业,又促进了农民脱贫增收。今年,该企业正式投产,每天处理100吨鲜奶,其产品出口到广东,浙江,河南等省。
如今,在新疆天山乳业科技有限公司,像阿孜·古力这样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30多名。后续项目投产后,可带动周边农牧民饲养奶牛1.2万头,种植苜蓿3万亩,青玉米5万亩,促进上千名农牧民增收致富。
在产业援疆工作中,河南省援疆指挥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搭建就业平台,促进劳动力就近就业。伊州区东环南侧,作为哈密市援疆重点建设项目,伊州区农牧民再就业市场已基本结束,年底可投入运营。项目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配有农贸区、餐饮区、钢窗加工区,投产后可带动300多人就业。
项目负责人马说,农牧民再就业市场现有商铺99家,可拉动周边农户牛羊肉、蔬菜、钢窗加工销售,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今年,哈密在新疆实施援建项目19个,总投资3.7亿元,援建项目资金3.192亿元。截至9月10日,已完成总投资1.074亿元。目前,哈密新注册企业465家,注册资本45亿元,其中河南省重点企业40余家实现稳产,直接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1万余人,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夯实基础,激发发展活力。哈密市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今年以来,哈密准确把握发展定位,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对商贸物流业成为哈密市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了布局和规划,并迅速推进实施。以建设陆港物流枢纽为抓手,变“经济通道”为“通道经济”。
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聚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最大限度挖掘和释放发展潜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9月9日,经过3个多月的建设,哈密市北部总面积6万平方米的收储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接近尾声。物流园区总面积约9000亩。一期工程建成后,将形成10个专业贸易市场,年货物吞吐量1.5亿吨,货物周转量200亿吨,直接从业人员2万人,就业岗位10万个。同时,有利于打造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产业链,构筑对外开放大通道。
哈密市也在积极探索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推进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
国家“疆电外送”首个UHV项目——哈密至郑州±800千伏UHV输电工程建成投产,是中国最大的风景火电打捆外送基地。新疆能源集团哈密烟墩风光互补电场距伊州区70多公里。戈壁深处,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目前哈密建设的最大的风光互补基地。该基地依托新疆输电通道,将哈密丰富的风能、光能资源转化为电能资源,输送到全国各地,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截至目前,哈密电网装机容量2194.1万千瓦。
中煤哈密能源公司大南湖七号煤矿项目是新疆送电的重点配套建设项目。目前,哈密已获国家批准四个矿区的总体规划,总设计规模为2.21亿吨/年。同时,建成了三塘湖、淖毛湖两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和巴尔坤市级西部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发挥哈密能源资源优势,加快哈密现代能源化工示范区总体规划审批,统筹解决项目审批、能源消耗、环境排放指标等问题,力争将16个煤炭项目、18个煤炭深加工项目、19个电力项目纳入国家和自治区‘十五’发展规划。”市发改委副书记、主任李建勇说。
“吹散野沙需一番苦功,始于黄金。”哈密市按照自治区党委建设新疆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科学定位,抢抓中央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历史机遇,切实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乘势而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邢宝玉)(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培育发展新动力,要注重发挥对增长的基础作用,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等要素配置":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228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