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贵州省剑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为如期脱贫摘帽,大力发展以食用菌为主体的“1+3+N”产业布局,钩藤、麻辣鸡、生态猪等特色产业同步跟进。近年来,剑河农信社围绕县域产业发展要求,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使特色产业成为脱贫攻坚的一大亮点,实现了“扶持一个产业、繁荣一个区域、带动一方百姓”的目标。
强势领导,上班不用远行。
“在外打拼不是长久之计。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我不仅在县城安了家,还不用出远门就能工作。”剑河县易地扶贫搬迁户吴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吴,32岁,外出打工14年。2018年初,他家从大山搬进了县城。现在他和妻子都在食用菌产业区工作,在家务农,两个孩子也在城里上学。同时,一家人团聚,实现了脱贫。
剑河县龙头企业中,像吴这样回乡就业的贫困户有4000多人。在支持产业扶贫方面,剑河农信社全力推进“一县一业”产业链,大力支持县域龙头企业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的作用,实现贫困户脱贫,建立“银行让利、企业带动、贫困户受益”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政府平台公司+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帮扶单位+贫困户”等产业链金融模式进行扶贫。
不出村创品牌,发展产业。
走进剑河县九阳镇村香猪养殖基地,养殖场老板李正在和客户挑选香猪。退伍军人李利用家乡的特色产业资源,依托产业扶贫。2015年,他向剑河农村信用社九阳分社贷款20万元,养殖当地香猪,努力打造香猪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如今农场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利润可观。成功打造了姬友村香猪品牌,养殖香猪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将特色资源转化为增收优势,是剑河农信社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以产业扶贫为主。年初以来,剑河农信社以开展找富带头人、创富大赛活动为契机,打造“专业合作社+农户”、“小微企业+农户”、“电商+农户”等产业链金融模式,集中脱贫致富力量,精准培育家乡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品牌,实现产业发展不出村,脱贫致富有出路。据统计,截至9月底,剑河农村信用社以致富带头人为重点,扶持小微企业1760家、专业合作社123家,带动1.2万人脱贫。
有了农民,你就能在田里致富。
贵州剑河县太勇镇站窑村村民杨老三,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家乡。他常年辛苦劳作,靠种植粮食和蔬菜作物维持生计。2018年,在剑河农村信用社太永信用社工作人员的鼓励下,他把原来种水稻的1亩良田改成了食用菌,并贷款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入股村合作社。结果,良田的收入增长了5倍,年底,他从合作社拿到了1万多元的分红。现在,杨老三把自己的田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收获季节在合作社采摘食用菌,每天能收获80-100元,实现了脱贫摘帽。
杨老三是剑河农信社小额扶贫贷款支持农民脱贫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剑河农信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导向,打造“五张名片”务实细致,致力于把金融知识和扶贫政策送到老百姓心坎里,打造“金融员+农户”帮扶模式,把产业扶贫理念、技能和产业发展资金送到老百姓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读“山字经”,种“摇钱树”,全面做金融精准。
据统计,截至2019年9月末,剑河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33.6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96.79%,其中发放扶贫再贷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16亿元,发放小额扶贫贷款5.48亿元,发放“深度帮扶贷款”1.35亿元。覆盖全县11家龙头企业、1760家小微企业、123家专业合作社、11211户贫困户,带动4万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增收。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剑河农村信用社贷款部电话,云南农村信用社助力脱贫攻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213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