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美丽青海客户端讯“有什么意义?我这里有饮料和小吃。”张方圆亲切地招呼顾客。47岁的张方圆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萨呼腾镇多纳村的村民,他在通往安塞大峡谷的316省道岔路口经营着一家名为“吉祥好运”的小店。
“经过此地的车辆很多,平均一天营业额三四百元。现在家里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十万元的年收入放在几年前,张方圆想都不敢想。张方圆家有七口人,四个孩子在上学。仅在三年前,张方圆一家主要靠挖虫草养家糊口。2017年,在当地农村商业银行的支持下,张方圆用5万元的信用贷款开办了现在的食堂。“收入稳定,生活富裕多了。”张方圆笑着说道。
在青海,农牧区很多乡镇相隔几百公里,有的乡镇甚至只有几千人居住。在“大山深谷”的环境下,普惠金融的意义在于满足农牧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农牧民对基本公共金融服务的需求。
为了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青海农商银行(农商银行)系统依托基层党组织熟悉人、熟悉地、熟悉情况的优势,以及基层农商银行(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的优势,通过运用“双基联动”工作模式,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农村商业银行(农商行)工作人员通过双向挂靠、合作,解决了农牧区金融服务问题。
那多村人口1500人,共有413户人家。2016年,玉树农商银行杂多支行聘请萨呼腾镇那多村党支部书记葛戈为“双基联动”工作人员。宣传金融政策法规,收集和提供本村经济发展信息,参与信用评级工作。几年来,玉树农商银行杂多支行共向那多村农牧民发放信用贷款450万元。2019年,那多村已评估信用用户413人,占信用用户的100%。
“我们基本上常年在各个村,教村民办理业务。”玉树农村商业银行杂多支行行长仲尼说。两年前,仲尼从老主席手中接过接力棒,来到多纳村担任临时副书记。从几十年前的骑马到今天的“双基联动”模式,普惠金融的服务方便了群众,赢得了好评。
现在在很多像多纳村这样的小村子里,大家都知道“信用”的重要性。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省“三区三州”地区扶贫再贷款余额达65.2%,比同期高0.9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882.23亿元,同比增长9.4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61个百分点。和张方圆一样,今年他准备再从农村商业银行贷款10万元,扩大店铺范围,经营藏毯生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普惠农牧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官网,普惠金融对农户的政策效果分析":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998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