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花呗宣布开始品牌隔离:从此,花呗将成为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金服”)独家消费信贷服务品牌,专注于中小企业。用户对更多额度的需求将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承担,自主为用户提供“信用购买”服务。“赊购”和花呗一样,只能用来消费,不能用来套现。
这是柏华接入央行征信后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梳理后发现,去年IPO暂停后,蚂蚁集团在消费金融业务上动作频频,合规、规范成为主要方向。
花呗的重要升级对用户有什么影响?
通过实际体验发现,“赊购”与之前的“花呗”核心体验类似,但也有区别。
不变的地方是:
入口还是花苑原来的入口。进入“原花苑”页面后,会看到“花苑”和“赊购”两个栏目;可用额度基本不变。从网友拍摄的照片来看,花呗加信用购买的可用额度与“原花呗”相差不大;分期利率和免息期不变,赊购也有一个月的免息期。从大部分网友的截图来看,目前分期利率和最低还贷利率保持不变。
主要变化是:
部分使用流程有所改变:比如赊购和花呗的账单是相互独立的,支付页面也有两个选项,可以自己决定支付顺序;服务商的名字变了:其实花呗服务是银行等机构和蚂蚁一起提供的。现在蚂蚁金服公司提供的信贷服务叫“花呗”,银行等机构提供的叫“赊购”。
总体来说,用户的体验不会有很强的差异,但会更清楚地知道提供信贷服务的对象,充分保障用户的知情权。
从品牌隔离的角度看整改之路,这次花呗启动品牌隔离,符合监管部门要求的合规整改方向。
今年6月,蚂蚁金服公司获批开业。根据整改方案,蚂蚁金服集团要在蚂蚁金服公司开业后半年内完成“花店”和“借铺”的品牌整改。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金融消费者在申请消费信贷服务时能够充分了解信贷服务提供者的名称,避免品牌混淆。
11月初,同属于蚂蚁金服公司的借款人也开始了品牌隔离工作,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服务更新至“信用贷款”页面。
9月以来,在央行征信司的指导下,柏华逐步推进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工作。目前,在获得用户授权的基础上,已经有用户能够在自己的征信报告中查到花呗的记录。
上半年,华远推出“理性账单助手”工具,鼓励消费者自行设定账单金额,并提供账单跟踪、增强提醒、易沉迷场景管理等功能。截至目前,“理性账单助手”用户量已超过3500万,发送消费提醒超过7000万次,用户平均账单金额下降5%。
去年年底,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的额度已经调整到3000元以内。柏华表示:正在调整部分年轻用户的额度,希望倡导更理性的消费习惯。
事实上,近年来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迅速,2020年市场主体迅速扩大。目前国内持牌消费金融公司33家,其中29家已经开业,贷款余额从2016年的1000亿首次增长到5000亿。
在这种情况下,规范消费金融行业,保护消费者的金融权益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规范发展消费信贷”。中国人民银行也发布公告,要求各贷款机构明确标明其贷款产品的年化利率;同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控制借款利率上限,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随着华远品牌的隔离,蚂蚁集团在黄金消费的整改上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也体现了消费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花呗品牌隔离计划,花呗启动品牌隔离是什么意思":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514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