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全景)
经济观察网记者胡群为什么央行多次对小微企业实施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多项政策,小微企业仍然融资困难?
12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公司心有金夫发布的《中国个人理财40年(1978-2018)发展与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给出了答案。
“受银行金融机构信贷偏向和低效率的影响,小微企业无法从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即使能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考虑到信息搜索的成本,小微企业也不一定能负担得起。”报告显示,近年来,P2P个人点对点借贷、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金融的总供给已占个人业务融资供给总体规模的三分之一左右。
对于个人企业融资来说,这种融资的主体往往是小微企业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李扬在评论该报告时表示,报告中的个人经营性贷款主要是家庭贷款中的经营性贷款。
也就是说,银行渠道的贷款只能满足小微企业三分之二的融资需求,另外三分之一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银行暂时无法满足。
报告指出,小微企业缺乏信用记录、可供抵押担保的资产和规范的财务信息,导致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时难以进行信用评估和发放贷款。在融资过程中,小微企业不得不依靠个人信用作为补充来获得充足的资金,甚至依靠小微企业主的个人信用来获得融资。
2009年后,我国个人业务融资开始快速扩张,供给来源多元化。根据报告中的数据,个人业务融资从2009年的3.7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3.1万亿元。央行数据显示,2017年末住户贷款中经营性贷款规模为8.99万亿。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住户贷款短期贷款经营性贷款4.99万亿元,中长期贷款经营性贷款5.06万亿元。
在报告中,个人经营融资的资金来源分四类计算:银行、以P2P网贷为代表的新金融、小额贷款公司、民间金融。根据测算,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在15.6万亿的个人经营性融资供给总余额中,银行、网贷、小贷公司和民间金融的数据分别为近10万亿、0.29万亿、0.34万亿和5万亿。其中,银行仍是服务个人业务融资的主力军,但与此同时,其他新兴金融业态也有效地提供了补充和支持功能。
以P2P网贷为例,报告显示,网贷对个人业务融资的供给一直在加速,与整体行业发展的爆发同步。截至2017年底,网贷个人业务融资余额已达0.38万亿元。由于2018年网贷市场的各种风险因素,报告显示,2018年末网贷个人业务融资余额为0.29万亿元。
从单个平台数据也可以看出网贷对个人商业信贷的供给。《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1月30日,以自营融资撮合为主营业务的个人贷款累计交易金额由2011年的4000万元增长至745.14亿元,其中近八成贷款用于小微企业运营资金周转。
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有望缓解信息不对称,进一步降低贷款风险,提高金融效率,增加有效供给。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指出,互联网金融在弥补传统金融服务不足、方便居民借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金融科技等新兴业态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共赢也将成为未来服务个人商业融资的重要趋势。
“通过持续的数据挖掘和风险管理实践,人人贷筛选出了一些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主,在其他渠道提供比他们更低的贷款成本。”人人贷母公司心有金夫CFO王海臣表示,较低的资金成本提高了这些小微个体企业的存活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的就业率。
虽然银行只为小微企业提供三分之二的贷款,另外三分之一的贷款由P2P网贷、小贷公司和民间金融提供,但小微企业的融资缺口仍然很大。同时,金融结构导致的金融排斥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金融供给不足,给个体商业融资带来了发展挑战。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正在探索更多方式,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除了金融机构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评估体系外,12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建定向中期借贷工具,支持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和私营企业发放贷款。同时,根据中小金融机构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情况,人民银行决定再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000亿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微企业融资难催生并红火了,小微企业融资难得原因":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123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