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消费者的新宠,但配套的专属保险产品并未落地,一直沿用传统的燃油车条款。由于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的危险系数不同,需要的保障也不同,造成了巨大的保障空白,这是行业内亟待解决的痛点。
8月4日,中保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2021年征求意见稿)》和《新能源汽车驾乘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示范条款(2021年征求意见稿)》两份文件。相关条款的出台,意味着期待已久的新能源车险离产品正式落地更进一步,新能源汽车使用传统燃油车险的历史有望终结。
责任大大扩展,电网故障、充电桩丢失、智能辅助驾驶软件丢失都可以投保。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从7.5万辆增长到136.7万辆,2021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有望达到240万辆。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政策支持力度大,增长空间广阔空。但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核保仍沿用传统燃油车的行业术语。
蓝鲸保险行业了解到,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在车身结构、动力系统、使用场景、维护保养等方面与传统燃油汽车有较大差异,其风险特征和事故原因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最大的区别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价值占整车的比重非常高,新能源汽车的风险与其使用的电池有很大关系,不同类型电池的防水防热性能不同,用电量折旧也有较大差异,对车险定价有影响。
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保障存在缺口。无论是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还是保险公司,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积极探索改进。
总体来说,征求意见稿规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主要分为主险和附加险两部分。主险包括新能源汽车损失险、新能源汽车第三者责任险、新能源汽车人员责任险。被保险人可以选择投保所有险种或部分险种。附加险不能单独投保。附加险条款与主险条款有冲突的,以附加险条款为准,附加险条款有空白的,以主险条款为准。
针对新能源汽车独有特点的附加险主要包括附加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附加自用充电桩损失险、附加自用充电桩责任险、附加智能驾驶辅助软件损失补偿险、附加火灾事故限额加倍险、附加新能源汽车增值服务特别条款。
此外,投保主险者还可投保绝对免赔额附加特别条款、附加车轮损失险、附加新增设备损失险、附加车身划痕损失险、修理期间附加费用赔偿险、附加车辆货物责任险、附加精神损害赔偿险、附加法定节假日限额加倍险、附加医疗费用责任险。
保险责任涵盖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或被保险新能源汽车驾驶人在被保险新能源汽车使用(驾驶、停放、充电、运行)过程中,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包括火灾、燃烧)造成被保险新能源汽车下列设备的直接损失,不在保险人责任免除范围内,由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涉及车体;电池和能量存储系统、电机和驱动系统、其他控制系统;工厂设备的所有其他三个部分。
新能源汽车自然损耗、电池衰变、腐蚀、失效、质量缺陷;充电时外部电网故障造成的损失属于责任免除范围。
不过,有保险行业人士向蓝鲸保险指出,在他们看来,这一条款是在原燃油车条款的基础上修改的,但未能考虑车电分离模式,未能解决电池保险作为单独条款的问题。比如部分新能源汽车采用租赁电池模式,车损险无法解决投保车辆价格变化的问题。另外,电池折旧率远高于车身,新能源车的优惠也要分车身和电池两部分。
鉴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存在隐患,保险责任中包含“火烧车”
值得关注的是,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险的人员责任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中,对投保的新能源车在使用过程中(包括行驶、停车、充电、操作)发生的事故,特别标注了“包括火灾、燃烧”的责任。
上海建伟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王敏博士表示:“新能源汽车保险将事故中的‘火灾和燃烧’包括在内,这是一项重要的修改。新的商业车险的车损险条款没有明确写明自燃损失是否在可保范围内,排除了车辆自身“故障、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失。“此前,在实施车损险新政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发生不明原因自燃事故(如上海)
此外,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一个重要的特殊风险在于其动力系统自燃隐患高。“如果外力导致的事故导致电机、电池、电控等自燃。,如果保险责任不明确,可能会导致后续的理赔纠纷,所以需要明确新能源汽车的保险责任”,王敏强调。
除了保证责任和范围,消费者还非常关心新能源汽车保险的价格。《征求意见稿》显示,被保险新能源汽车投保时的实际价值,由被保险人和保险人按照投保时新车购置价扣除折旧额后的价格或者其他公允市场价值确定。在折旧额方面,《征求意见稿》给出了相应的参考折旧系数表。
新能源汽车折旧按月计算,不足一个月的部分不折旧。最高折旧额不超过投保时被保险新能源汽车购买价格的80%。折旧的计算公式为:折旧额=新车购置价×投保新能源车使用月数×月折旧系数。
例如,9座以下国产和非营运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折旧按车价分为4个价格区间,分别为0-10万元、10-20万元、20-30万元、30万元以上,对应的折旧系数为每月0.82%、0.77%、0.72%、0.68%。9座以下国产自用、非营业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折旧系数为每月0.63%,不考虑车价。
一家保险中介公司的经理告诉蓝鲸保险,传统燃油车的保险价格多以车辆的实际交易价格为准,而新能源车多以补贴前的指导价投保,因此面临“补贴越大,投保时越吃亏”。有些新能源车比燃油车贵,但随着补贴的减少,这种差距在缩小。从行业来看,新能源车的出险率略高于燃油车,未来保险公司的定价也会参考这一点。“短期内很难说是涨还是跌。长期来看,风控和技术跟上,费率下降了空间。”(李丹萍lidanping@lanjinger.com蓝鲸保险公司)
本文来自蓝鲸财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出台!含电网、充电桩六大特有附加险,意外事故覆盖起火燃烧":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7848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