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驻村“排头兵”当好群众“排头兵”——邓州市政府办张广森驻村工作纪实河南经济报记者张志忠见习记者张彤通讯员陈晖曹阳宇
“对我们没好处!”“对村子来说有数不清的好事。”.....在邓州市培英乡口英村、和平村,提起第一任驻村书记张广森,群众的赞誉不绝于耳。邓州市市政府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张广森是2015年第一批驻村干部,先后在培英乡寇营村、和平村担任第一任驻村书记。
他到村里工作以来,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做村里的“先锋队”和群众的“带头人”,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5年底,张广森作为驻村干部,来到因组织薄弱,工作相对落后的培英乡口英村。“一开始压力真的不小。”张广森说。因为他以前在政府工作,基层经验不足,所以一开始对工作没把握。面对这一现实问题,他立足岗位,当好村里的“排头兵”,与团结村“两委”紧密配合,狠抓党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还主动向负责人和干部请教学习,创新工作模式。同时,他积极走访了解群众,为群众努力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
“只有为人民做事,才能取信于民。”张广森传道。面对口营小学设施陈旧、村内道路泥泞等实际问题,他积极与村干部协调项目资金,对校园进行综合改造,维修道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得知贫困户薛祖琴独自照顾身患重病的婆婆,家庭负担较重后,他主动为她购买生产生活物资,协调宅基地,稳定她的生活。看到他的贡献,群众评价说:“我们口营村有个好书记!”通过他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2017年,口营村摘掉了弱散村的帽子。
“张书记,我真舍不得你!有时间一定要回来。”2017年底,村里第一书记任期调整,张广森被派到培英乡和平村任第一书记。当他离开口营村时,许多干部群众前来送行,他们中的一些人热泪盈眶。
和平村是个贫困村。到村里工作后,他配合村“两委”抓建设、抓生产、保民生,努力不让一户人家在脱贫路上掉队。"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有很高的期望。"张广森说,和平村很多人认为,村里的第一书记是他们脱贫致富的向导。为了不辜负群众的期望,他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只要有时间,他就和村干部一起活跃在田间地头、百姓家中,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问题。
“要不是张书记和村干部帮忙,我们家的苦日子肯定过不完!”贫困户夏东方说。他在调查中发现,夏东方能干活,能吃苦,妻子重病在身,一贫如洗。了解情况后,帮他申请了小额贷款,并提供养殖技术,从根本上支持他。在做好个人扶贫的同时,他和村“两委”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邓州市金和吉有限公司,回收加工周边耕地秸秆,增加群众收入;引进了邓州市鑫鹏新能源电子厂,为群众提供了50多个就业岗位。用产业发展助推扶贫。
看到村里基础设施差,群众活动不便,他和村干部积极协调各类资金300多万元,完成了主干道硬化、文化广场建设、小学改造、村庄绿化、办公设施完善、村卫生室建设等项目,使村子面貌焕然一新。因为成绩突出,他获得了2018年邓州市首届优秀驻村书记。“张书记下大力气完善各种设施,让大家有更多娱乐的地方,走得更近,现在和平村越来越和平了。”和平村党支部书记孙延庆说。
疫情预防与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他被调到邓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在指挥部值班忙碌的同时,他还积极支持和平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多次给村里送去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质,用实际行动帮助防控疫情,彰显自己的责任。
当好领导,当好向导。张广森在驻村工作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用“农业+工业”的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就业致富,为顺利完成脱贫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当好驻村“排头兵”,做好群众“领路人”——邓州市政府办综合科科长张光森驻村工作纪实":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7131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