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银行的信贷额度往往比较紧张。由于授信额度低,个人消费贷款没有大规模的授信额度。但由于部分银行的消费信贷产品逾期率较高,目前审核极为严格,只有资质优秀的客户才能成功批贷。
一是银行消费贷款产品细分,银行开始探索场景分期产品。
2020年第三季度,抵押贷款尤其是抵押消费贷款数量进一步下降;无抵押商业贷款产品数量持续上升,9月末占全部零售贷款产品的27.32%,接近30%;在经历了8个月的下降后,无担保消费贷款的比例在9月份略有上升,从8月份的33.31%升至34.50%。具体来说,主要是增加一些针对特定群体的专项消费信贷产品,比如农民、大学生、银行公积金存量用户、国税缴纳用户、汽车用户等等。
下半年,银行的消费贷款产品呈现出更加细分化的趋势。除了银行今年一直在推广的核心互联网信贷产品,产品在客户群和场景上都有所延伸。比如招行的闪电贷,将客户群细分为大学毕业生、有车一族、国税纳税人;交通银行App推出场景产品,装修贷款,旅游贷款,教育培训贷款等。,但都跳转到了惠民贷款产品的申请入口,后续是否会有差异化也未可知;民生和建行也有新动作。
但目前的产品细分比较简单粗暴,尤其是银行自营产品,在场景培育上暂时没有太多独到之处。除了保留传统的车贷、按揭贷款,装修贷款属于银行愿意推广的少数场景。最近广发和建行的装修贷款推广比较火,利率比一般信贷产品低。其他的B端场景,比如旅游、教育、3C,都不容易控制。银行基本都是用助贷模式,就算偶尔合作一些场景,也是很头部的机构。
在教育场景,建行和中行都做。除了助学贷款,还有一些针对重点大学或留学生的教育培训消费贷款。但像装修贷款,他们做的银行和规模都比较小,只和总行合作,不算太重。尤其是教育领域,今年以来培训机构频繁出现雷电风暴,银行更为谨慎,很少直接介入。中小银行和农商行做场景的时候,几乎都是用助贷模式,而且大部分都是现金贷,不限于某些场景。这部分现金贷,对应的客户是BATJTMD这样的互联网流量客户。
但是因为15.4%的监管,现在银行倾向于自己做场景分期,教育分期、旅游分期、3C分期等基本都有类似的入口在App上,但是目前产品都不错,多场景上演直接点击跳转到银行宣传的消费信贷产品入口。作为消费金融场景,工行的“工银e生活”可以在APP中找到,“旅游分期”和“手机分期”的应用入口都可以找到。产品对接的商家分别是途牛和华夏祥龙国际科贸。
二是利率水平持续下降。有些银行有网上利率超过10%的产品
三季度,银行贷款产品利率也继续走低。根据融360数据研究院对13家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贷款产品的监测数据,银行网络消费贷款产品平均利率从二季度末的5.62%降至三季度末的5.10%,即将突破5%大关。国有银行中,交通银行在8月份将互联网消费贷款利率暂时上调至5%以上,9月份后又下调至4.32%。股份制银行消费贷款利率下降明显,三季度末较上季度下降126BP。通过发放利率券,在节假日为教师、医生或员工推广专属产品,最终使实际可贷利率降至5%以下。然而,除了客户群,一些银行还为诱人的低利率设置了其他附加条件。如中银e贷仅支持活动期间首次取款享受超低4%利率,之后不再享受;部分一年期以上的贷款,第一年也享受优惠利率,第二年执行更高的利率。
大部分银行尤其是全国性银行推广的消费信贷产品利率大多在8%以下。今年可以申请至少4%的产品很多,但是目标客户还是倾向于争夺更好的客户。只有少数银行通过官方渠道推出了10%以上利率的消费信贷产品,包括平安银行主推的“新一贷”,最高额度50万,年利率10.8%-15.36%。其他大银行并没有专门针对这部分客户开发一款贷款产品,但官方APP或其相关平台也有贷款类型供二级客户选择。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整理了这些产品的清单如下。
银行App上推出的利率较高的贷款产品,本质上要么是信用卡分期贷款,要么是非银行自营的产品,主要是银行为其他银行和消费公司引水。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都推出了平安新贷(月供)的贷款产品,但对房产的位置有要求。例如,北京客户要求,北京房地产必须每月贷款。除了线上的你好E贷,南京银行主要的消费贷款产品是“新梦享”,月息0.43-0.88%,年化率10%以上,但属于线下产品。
助贷、联合放贷、与特定场景/流量机构合作推出贷款产品,是今年以来银行一直在重点推广的消费借贷新模式。从三季度开始,银行逐渐成为资金端和资产(流量)端并重的机构。从几个银行app可以看到,贷款产品列表中有很多第三方贷款产品,第三方从关联企业(消费公司及其互金平台)逐渐扩展到小贷和信托公司的产品,利率大多在10-15%之间。也就是说,银行确实有一批信用资质较差的客户,无法通过自身消费信贷的审核要求,但大部分银行对这部分业务还是比较谨慎的。所以他们优先选择线上合规平台的合规贷款产品,进行小范围测试。不排除相关利率水平的自营产品陆续推出。
民生银行最近在推广一款叫“助粮贷”的贷款产品,利率也在10%以上。根据产品详情,粮贷的申请人必须是民生银行的信用卡用户,但只能在民生电商旗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民生易贷上申请,对应的是小额贷款公司,不是民生银行的自营贷款产品。除了“助粮贷”,民生易贷App还有专门针对银行员工、保险代理人、月供房产商的贷款产品,利率都在10%以上。
另外,额度方面,近期部分银行的同款贷款产品线上额度略有下调,低于线下额度。比如农行网上额度降到了20万。想申请更高的,需要线下介入;专门针对优质客户的产品,额度可以达到50万、100万。
第三,渠道:电话销售的渠道还是同样的产品受青睐,不同渠道之间有利率差异。
消费信贷产品,最重要的渠道,或者说渠道的重心基本都引流到了官方App,官微或者小程序。不过,即便是纯线上消费信贷产品,银行也保留了最原始的推广渠道——专业的第三方贷款中介电话推广,常见于招行、平安、广发、浦发以及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其他城商行。
从自身渠道来看,银行的信贷产品往往在官方APP和微信上全面铺开,只是产品名称和利率有差异。比如招行的闪电贷,招行和招行的贷款申请都是主推闪电贷,但招行的app上可以看到利率券,折扣在5.4%左右,以低利率吸引招行其他业务的存量客户;招贷App作为招商银行的专项贷款整合平台,有很多刚性贷款需求,所以平台上没有相关的利率券。招行信贷经理在推广贷款时,也优先推荐用户下载招贷app招行掌上生活从信用卡业务逐渐拓展到各种生活场景,主要贷款产品是“e贷”。
此外,该行的网络零售贷款产品开始核心“品牌化”,并倾向于将单一产品延伸为系列产品。如建行快贷、招行闪贷、中信信托秒贷,起初都是其网络消费贷款产品的名称,逐渐演变为与银行网络信贷产品系列相对应的统称,再细分为针对小微/个人或不同客户的不同场景。这也反映出银行越来越重视网络零售贷款产品。未来更多场景上演后,系列会更加丰富,更加细分,满足更多用户的消费金融需求。
本文来自融360大数据研究院。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消费贷产品全方位透析系列(三):消费贷利率持续下滑 银行开始尝鲜场景分期产品":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151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