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繁花似锦,瓜果飘香。走进陇南的广袤农村,看到的是一个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农家妇女,在田间地头秋收忙碌,在电脑屏幕前指尖跳舞,在电商服务站发货下单……她们将创业致富的精气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今天,小陇带你看看我市各县区开展妇女脱贫工作的亮点~
西和:合力打造“妇”字号创业品牌
近年来,西和县妇联为了进一步弘扬西和乞巧民俗文化,提升民间刺绣质量、丰富妇女刺绣商品品种、打造“妇字号”创业品牌,认真按照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促进就业创业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妇女手工编织刺绣培训工程,发展妇女手工刺绣产业。
西和县妇女在认真刺绣
通过加强领导,完善保障体系,成立西和县乞巧坊刺绣系列项目领导小组,并积极争取各级党政的重视支持,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切实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妇联推动、协同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宣传培训,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发挥乡、村妇联组织作用,大力宣传手工刺绣产业,在长道镇大柳村妇女手工示范基地举行“陇原巧手”手工刺绣培训和开展精彩讲座,培训妇女3000多人,生产加工以西和绣花枕为主打产品的乞巧坊系列刺绣产品40余种,为妇女扶智扶技、增收致富寻找路子。
进行刺绣品牌技能培训
通过示范带动、典型引路,培养广大妇女学习技能、提高创业增收的热情,创建西和乞巧文化产品旗舰店、长道镇大柳村两个省级妇女手工刺绣示范基地和西和县石堡乡包集村市级妇女手工刺绣示范基地,积极打造6个村级刺绣协会示范点,开展刺绣结对和典型观摩,召开交流研讨会。
包集村刺绣协会
截止目前,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创建县级刺绣协会1个,村级协会42个,吸纳会员617人,同时创办了产品营销实体网店,形成了农户+协会+公司的产销模式和产、供、销一条龙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销售体系。全县妇女刺绣带头人开设手工刺绣网店11家,销售刺绣产品4000余单,线上线下销售交易达79.8万余元。
武都区:创新开展“励志脱贫”行动
武都区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安排部署,创新开展“励志脱贫”行动。
妇联干部发放的巾帼脱贫贴心手册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引导贫困妇女发扬“四自”精神,树立不“等”、不“靠”、不“要”思想,激发贫困妇女参与脱贫攻坚、求富裕求发展的内生动力。注重扶贫先扶志,积极培树推广脱贫致富妇女典型,用典型事例激励和引导贫困妇女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坚定信念,带动更多贫困妇女实干兴家、发展立家。开展“巾帼脱贫行动流动讲堂”精准培训活动,邀请妇女合作社负责人孙晓燕、养殖业女能人王林凤、女电商吴曼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创业致富经历,发挥能人带动效应,用身边的典型成功事例鼓舞贫困妇女放开手脚,开拓创新的寻找致富增收路子。积极组织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和不同内容的“致富女能手”评选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到“巾帼脱贫”中来。
开展“巾帼脱贫行动流动讲堂”培训会
活动中吸引了300多名女能人参赛,涌现出了柏林乡焦洁林、两水镇庞利平等17名农村致富女能手。在全区农村妇女中掀起了一股学技术、比致富的新风。
文县:合力关爱留守儿童 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近年来,文县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列入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 狠抓落实,帮助解决教育管护缺失问题,增强全社会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注和重视,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县妇联深入全县部分乡村和学校,通过召开监护人代表座谈会、留守儿童个案问卷调查等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留守儿童摸底调查,详细登记核对留守儿童家庭状况、主要困难、家长及其他监护人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据统计,文县共有儿童24718人,其中留守流动儿童3450人,且父母双亲常年在外的农村留守儿童1750多人;在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大多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占62%。针对这一问题,建立《文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为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提供了科学翔实的依据。
文县妇联开展爱心企业关爱留守儿童捐助活动
为解决留守儿童关爱缺失这一问题,招募了280多名巾帼志愿者,对留守儿童开展慰问关爱活动,对农村贫困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为留守儿童捐款、捐学习用品及衣物价值约6万余元,目前已有1350名妇女干部、巾帼创业能手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1640名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结对帮扶。
在留守儿童住宿难问题上,巾帼创业能手张保花、致富带头人付桃美捐资10万元,对堡子坝小学和石鸡坝小学、中寨小学的400多名留守儿童进行慰问,捐赠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和手套、护手霜等生活用品,并为3所小学的24名贫困留守儿童每人发放了300元慰问金;今年7月上旬,文县妇联在尖山小学举行“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捐助活动,“爱心妈妈”付桃美为尖山小学的 89名留守儿童捐赠了价值两万多元的儿童运动装。
文县妇联组织创业致富女能手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捐助活动
同时邀请全国著名感恩动能教育专家来文县开展“百场家庭教育大讲堂”,举办大型家教报告会8场(次),培训教师、家长及学生2万余人,其中留守儿童监护人3800多人,有效促进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护,为我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两当:妇女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
今年以来,为了将巾帼脱贫行动落到实处,富有成效,两当县妇联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与县招商引资企业密切联系,动员她们和基层妇女组织协作,创办妇女合作社,今年,县妇联与环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瑞霞签订了环宇带动贫困妇女就业脱贫协议,建成“妇女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妇女”脱贫示范基地1个,带动更多贫困妇女脱贫致富。
挖掘巧手产品
县妇联依托杨店乡石马村围绕养鸡、养菌、养蜂,育苗的“三养一育”产业布局,创建“村妇代会主任+合作社+女电商+贫困妇女”的帮带模式,以八大带贫模式为抓手,实现“家家有增收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的产业扶贫目标,两当县妇字号产业脱贫帮带示范基地正式建成。在八种带贫模式的交互带动下,在合作社和小康互助组的引领下,全村31户贫困人口共饲养土鸡5000只、养殖中蜂176箱、育苗91亩、种植食用菌5万袋、中药材257.6亩、发展蔬菜39.3亩、合作造林165亩、核桃398.6亩,2016年户均增收预计可达1.6万元,年底将实现整村脱贫。
两当县巾帼创业中蜂养殖示范基地由左家乡蚂蚱河村委会主任彭红妹带头组建,利用蚂蚱河村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养殖土蜂的优势,于今年5月带头注册成立了两当县丰源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实践“女村委会主任+合作社+贫困妇女”的脱贫帮带致富机制,目前合作社共发展中华蜂养殖980余箱,示范带动全村发展养殖户35户,发展中华蜂2200余箱。
两当县左家乡蚂蚱河村女村委会主任彭红妹中蜂养殖
两当县建成的3个贫困妇女产业脱贫示范基地,能够切实结合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明晰发展方向,引导鼓励建档立卡贫困妇女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依托妇女专业合作社,降低她们发展产业的风险,实现了产业效益最大化。为全县妇女领办专业合作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涌现出了太阳工作站刘红艳、金洞乡张雪琴等一大批女能人带头创办合作社的热潮,为我县建档立卡贫困妇女早日脱贫,走上致富之路探索出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模式。
礼县:“陇原妹”创业就业脱贫致富
近三年来,礼县妇联把抓好妇女劳务输出、助推精准扶贫作为核心任务,大力实施妇女能力素质提升工程,走“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有序化输出”的妇女劳务输出新路子。目前,礼县妇女创建的“礼贤妹”、“礼贤大嫂”劳务品牌,己成为京津地区家政服务行业的知名品牌。2015年,全县劳务输转13.17万人,其中妇女劳务输转6.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3.2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1%,妇女劳务输出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认真调研和分析研判,超前谋划,及时创新妇联劳务输出工作的新思路,把工作重心调整到品牌宣传、氛围营造、强化培训、提升素质、发展中介、培育市场、拓展基地上来,坚持走“妇联引导、劳务能人带动、劳务中介和劳务经纪人组织输出”的路子,不断发展壮大劳务能人和劳务经纪人队伍,依托家政服务业协会规范劳务中介市场行为,把民间“劳务中介”和妇联“劳务基地”有机联系起来,建立了资源共享、有序竞争的输出机制,涌现出了盐关镇罗堡村罗春峰等优秀劳务经纪人和优秀劳务中介。同时,按照省、市妇联“陇原妹走出去”和“建立省外劳务输出基地”的精准扶贫行动要求,经过调查摸底、沟通协调和交流对接,于2015年7月11日在北京阳光北亚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了“陇原妹”劳务输出示范基地和“陇原妹”劳务输出姐妹维权驿站。
2015年礼县为该基地输送“陇原妹”53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16人,今年已为该基地输送“陇原妹”近400人。截止今年8月底,礼县妇联已输出“陇原妹”28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940人。
北京“陇原妹”劳务输出示范基地和“陇原妹”劳务输出姐妹维权驿站的建立,将切实把“陇原妹”打造成吸纳贫困妇女转移就业的重点品牌,帮助全省“陇原妹”和我县“礼贤妹”、“礼贤大嫂”进万家门、挣万家钱、结万家情,实现创业就业、脱贫致富,进一步实现精准对接搭建平台,是妇联组织实施精准扶贫行动的具体体现。
康县:“最美家庭”创实践促和谐
近年来,康县高度重视,把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作为家庭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
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微博、微信等宣传媒体,积极开展体现时代精神,契合家庭需求、群众喜闻乐见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挖掘、选树和宣传孝老爱亲、教子有方、爱岗敬业、夫妻和美、崇德守法、情系国防、诚实守信、邻里友善、低碳环保、热心公益的“最美家庭”典型,设立了“最美家庭”光荣榜,设立了好家风家训宣传展示台、家庭幸福照片展示栏,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在参与中接受道德教育、提升文明程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以来,康县共评选出市级最美家庭20户,县级表彰孝敬父母好儿媳200人,好媳妇好婆婆200人,县级表彰最美家庭220,乡级表彰2000户,村级表彰1500户。
徽县:妇女小额贷款促进就业
近年来,徽县把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作为深入推进双联行动、助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妇女创业、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通过电视、微博、发放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坚持以担保贷款助推创业为重点、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目的,广泛宣传财政贴息政策、办贷程序、资金使用要求和还贷原则等,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各级各类的妇女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班6期,培训妇女3300人次。对贷款操作程序进行简化,实行贷款“程序倒流”、成立了“一站式”办理服务队,集中办理贷款相关手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解决了妇女创业资金困难的瓶颈问题。
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支撑下,涌现出水阳乡郭彩虹、大河乡侯海霞、高桥乡罗水菊等一大批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先进典型,并适时进行评选表彰,有效激发了广大妇女的创业热情,形成了“贷款扶持创业——树立表彰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促进地方发展”的良性循环。2012年以来,全县共表彰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先进个人15名,双学双比女能手12名,共建立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示范基地4个,建立示范点30个(其中种植示范点9个、养殖示范点 13个、大棚蔬菜种植示范点2个、农家乐示范点6个),培育各类示范户420户(其中养殖示范户180户、种植示范户180户、农副产品加工示范户2户、农家乐示范户22户、服务业示范户36户)。
宕昌:统筹推进“两癌”普查救助
全市“两癌”普查救助工作启动后,宕昌县把妇女“两癌”普查救助工作纳入全县惠民工程重要目标,协调解决牵涉工作全局的普查资金、技术力量等重大问题,统筹推进“两癌”普查救助工作。
2013年6月15日,宕昌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部门协作、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妇女“两癌”普查救助”工作机制,为“两癌”普查救助工作稳步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充分利用媒体、广播电视、召开会议、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两癌”普查工作,帮助全县妇女提高健康保健意识,引导动员适龄妇女主动接受检查,增强参与“两癌”检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两癌”普查救助工作全面开展提供根本保障。
启动会议之后,立即举办了由全县各乡镇妇干、卫生院长、妇幼专干参加的妇女“两癌”普查救助工作培训会,由妇幼保健院专家解读了“两癌”普查技术指导方案,着重对普查前期准备、普查内容、普查流程、督导评估、质量控制、信息质量收集等内容进行解读,使技术人员能熟悉各项检查流程,提高业务水平,保障了“两癌”普查技术质量,为“两癌”普查救助工作规范操作提供质量保障。
在深入基层现场走访、与基层群众座谈交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职责分工、运行模式及工作进度的基础上,宕昌县进一步细化了普查点的设置、技术队伍及设备要求、操作规范和流程等内容,以保证妇女“两癌”普查高效有序推进,为“两癌”普查救助工作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截至2013年,全县应普查人数41000人,实际完成41448人,占应普查人数的101.1%,检查结果醋酸∕碘染色检查阳性3310人,生殖道感染29466人,阴道镜检查3219人,乳腺视诊触诊可疑915人,B超检查可疑198人。确诊宫颈癌9例、乳腺癌6例。
成县:电子商务助力巾帼脱贫
2013年以来,成县开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立足实际,以核桃网络销售为突破口,以农特产品为切入点,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依托,以助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为目标,立足实际,主动求变,“双联电商”、“电商扶贫”,先行先试,全面推动全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共创办网店902家,其中妇女经营的网店有258家,销售额在1万元以上的有179家,10万元以上的45家,全县电子商务销售额累计达到5.3亿元,妇女经营的网店销售总额达7540多万元,带动创业就业妇女2250人。
在推进妇女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作中,成县高度重视,统筹部署妇女电子商务发展工作。成县妇联把开展妇女电子商务培训工作和帮助妇女创办网店列为全县妇女十件工作大事之一,超前谋划,统筹部署,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妇女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加大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妇联基层网络和宣传阵地,依托用电视、网络、政务微博、微信、QQ群等宣传平台,重点面向女大学生、返乡女青年以及农村创业女性,大力宣传电子商务扶持政策,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妇女创业就业本领。两年来,共依托“陇南市妇女电子商务培训基地”举办了21期妇女电子商务知识培训班,培训城乡女性3860多人。
结合人社局、电商办的培训项目,妇联积极组织有意愿、有能力的妇女、未就业女大学生1347人参加了成县电商服务中心举办的电子商务培训班。培树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女大学生村官张璇为代表的乡镇网店“鸡峰山珍品”,以王磨镇创业女性钟丽娟为代表的的个体网店“成县娟子土特产”等,通过示范引领,互相交流学习,提高了妇女参与电子商务的比例,辐射带动了更多妇女利用新产业增收致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陇南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陇南市2020年脱贫攻坚表彰暨工作推进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057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