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纠纷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庭财产分割引起的。这种矛盾即使协商处理,双方的感情早就断了,无法挽回。
10月20日,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发布了2016-2022年涉赡养纠纷老年案件审判白皮书及典型案例。两个典型案例,老人多给了小儿子拆迁款,为以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搬迁费一大半给了小儿子。
老母亲没有钱养老。
2021年,82岁的程阿婆把从老宅里收来的700多万补偿款拿出一大半,也就是400多万给小儿子,200多万给大儿子,每个女儿50多万,想着轮流住在四个孩子家里养老。
在大儿子和一个女儿轮流住的房子里住了两个月后,程阿婆因为生活细节问题和孩子的家人产生了矛盾。无奈之下,2021年她开始住在小儿子的房子里。
但因为经济纠纷,小儿子的房子被拍卖,背负外债。现在和程阿婆一起住在出租屋里,付不起房租,日常生活,医药费。大儿子和两个女儿说,程阿婆一直在私下补贴小儿子,拒绝承担抚养责任。程阿婆很后悔当初分配的搬迁款,希望子女能在搬迁款的基础上支付赡养费,经常来看望自己。
此案是老年父母提前处置大量财产,分给子女,导致无力养老的典型案例。静安法院仔细找准了双方矛盾的根源,让母亲意识到了“一碗水端平”引发的矛盾。同时认真调查了每个孩子的实际经济状况,要求孩子们放下委屈。
最终调解方案是:所有子女每月支付程阿婆赡养费至800元。调解结束后,人民法院继续对子女抚养费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引导子女经常看望程阿婆,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
为了小儿子多付的钱。
其他孩子不想付赡养费
93岁的钱阿婆有4个孩子,其中一个已经去世,另外3个孩子都60多岁了。老房子搬迁后,钱阿婆给了小儿子8.8万元,和自己的8万元合在一起买了新房。双方商定,小儿子将负责她未来的所有费用。
此后,钱阿婆一直住在小儿子家,后因与家人发生矛盾于2022年住进养老院。养老院每个月7000多,钱阿婆的退休金每个月5000左右。因此,钱阿婆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以填补养老院费用与抚恤金之间的差额。
但二儿子和二女儿以小儿子拿了钱,自己能力不足为由拒绝支付。小儿子觉得虽然拿了8.8万,但确实照顾了母亲20年。钱阿婆希望子女养老,但又不想连累子女。
静安法院认为,本案是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典型的“养老”赡养纠纷。一方面要考虑年纪很大的父母的实际赡养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年纪很小的子女的真实经济能力。
本案最终调解方案为:小儿子每月以900元支付奶奶赡养费,二儿子、二女儿每月以500元支付奶奶赡养费。各方都满意,然后在法庭上帮三个孩子建立了微信群,一起交流,给孩子拍照,送到养老院,增进感情,一起照顾老母亲。
晨报APP记者姚摄
来源:新闻晨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上海阿婆房子,上海拆迁老太太":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182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