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重庆市全国反诈骗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据重庆全国反诈骗战役副总指挥、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罗勇介绍,2023年上半年,重庆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电信网络诈骗及相关犯罪嫌疑人7800余人,破获案件4400余起,返还赃款1.94亿元。
其中,刷单返利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虚假征信类、虚假购物服务类、虚假网上投资理财类是今年上半年重庆易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别。据统计,这五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占全部电类诈骗案件的72.95%,其造成的损失占全部损失的77.82%。
会议现场
———
单笔返利的诈骗案件最多占总案件的三分之一。
罗勇在发布会中透露,在所有案件中,刷单返利的诈骗案件最多,而且类型变化很快。此类案件约占总案件的1/3,主要手法有:诈骗分子通过聊天工具发布兼职广告吸引目标群体,或将其拉入群内,称其为可以退款的任务。在受害人获得少量利益后,让其逐步加大投入,最后以“任务单未完成”为由拒绝退还本金。
此外,目前单一的返利诈骗逐渐演变成种类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与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等违法犯罪相互引流。受骗人数日益扩大,多为学生、企业员工、无业人员,受害人数由女性变为男性,占53%。
高发类型中,损失最大的是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此类案件造成的损失占总损失的30%以上。在此类案件中,有的诈骗分子以各种方式将受害人拖入所谓的“投资”群聊,然后冒充投资导师、理财顾问发送投资成功的虚假消息或“直播课”,骗取受害人的信任;有的通过交友平台确定与被害人的婚姻关系,然后以平台有特殊资源和漏洞为由骗取被害人的信任,获取高额经济回报。
随后,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在虚假投资平台上开户进行投资,并给受害人前期小额投资返利。一旦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就无法提现。受骗者多为有一定收入和资产的单身人士或热衷于投资、炒股的群体。
警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市公安局供图)
———
近期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信用诈骗等案件攀升最快。
“最近案件上升最快的是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和虚假信用诈骗。”罗勇说。一般来说,诈骗分子冒充电商或物流客服,谎称事主网购的商品有质量问题,或所售商品因违规已下架,或误操作“开会员”,以“索赔退款”或“重新激活店铺”或“注销会员”为由,诱导事主提供银行卡、手机验证码等信息,通过分屏或要求下载指定APP等方式,引导事主转账。受骗者多为经常在电商平台网购的消费者或电商平台的店铺经营者。
虚假征信的诈骗手段主要有:诈骗分子冒充金融平台客服与受害人联系,以查明受害人“征信违规”“错误办理高息贷款”为由要求受害人配合,引导受害人下载社交或会议软件,以“清算空额度”“以同样方式返还资金”为由要求受害人进行贷款、转账等操作,从而完成诈骗。受骗群体主要是中高收入人群,或者近期有贷款需求的人群。
防骗宣传活动现场(市公安局供图)
———
中青年受害者占一半以上,女性多于男性。
重庆警方通过对受害人的分析发现,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中,18-40岁的青年群体占比57.4%,41-60岁的中年群体占比38.19%。从性别来看,男女比例分别为36.25%和63.75%。从职业来看,企业员工占比高达51.84%,其中冒充领导、技术人类的诈骗在财务人员中高发。
针对犯罪态势和高发人群,重庆警方也开展了一系列预警行动。今年以来,全市警告劝阻492万人次,同比上升51%,案件平均损失同比下降2.6%,总损失同比下降6.3%,较去年同期减少3800多万元;损失百万以上案件数量同比下降21%。例如,重庆高新区劝阻了一名冒充公安诈骗被深度洗脑的群众,成功阻止其向诈骗分子转账108万元。农行秀山支行截获一起公司财务冒充领导的诈骗案,截获资金500万元。
上游新闻记者言和
来源:重庆晨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重庆警方上半年破获电诈案件4400余起,这五类诈骗套路高发易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940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