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农村金融改革包括,农村金融改革工作任务

农村金融改革包括,农村金融改革工作任务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编辑评论/注释

在以农村为阵地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浙江省丽水市的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在解决三农金融问题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期《CAFI洞察》可以了解到,丽水市以“三权”抵押贷款为重点,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主线,以改善投融资环境为目标,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便利性为中心,以培育农村金融服务主体为导向,以健全政策保障为支撑,以拓宽农村金融服务渠道为重点,以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为重点,不断优化当地农村金融生态和金融服务。

如果您想获得相关报告,

请在文章底部留言或登陆CAFI官网www.cafi.org.cn-研究项目-研究报告下载。

(1)主要做法

1 .以“三权”抵押贷款为重点,推进农村产权融资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推进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地方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林权经营权流转、村级股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产权确权颁证工作有序推进。

第二,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立了涵盖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的“市-县-乡”三级网络化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出台了农村产权评估管理办法和标准,完善了抵押物处置机制。

第三,完善房地产融资支持政策。制定《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现代农(林、渔)业发展的意见》等一批政策文件,为林权、农房、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融资提供司法保障。

第四,创新推广多层次农村产权融资产品。各地金融机构针对不同信用状况、不同抵押条件的借款人,创新设计多层次、多类别的金融产品,满足农户差异化融资需求。

2 .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主线,完善农村金融信用体系。

一是继续创建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县。

二是通过共建共享升级农民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推进“信贷惠民”工程。将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赌博等不良行为、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关心公益事业等内容纳入农民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促进农村德治。

第四,加强农村信用体系的运用。金融机构依托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在农村开展“整体批发、集中授信”业务,降低了金融机构在农村的信贷业务成本,提高了对“三农”的信贷支持。

3 .以改善投融资环境为目标,完善农村“四级”融资担保体系。

一是推进融资性担保组织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在融资性担保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推进行业协会组建的担保组织建设,鼓励专业合作社、涉农龙头企业和协会组织设立担保机构,为行业内企业提供担保服务。

第三,推进商业化运营担保机构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和侨资设立独立、商业性、营利性担保机构,为中小涉农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

4.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便利性为重点,探索和深化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将原有银行卡升级为多功能农村金融服务站,提供“三农”融资服务、人民币防伪和小额券兑换服务、农民基础信用信息采集服务、金融宣传、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等金融服务。

二是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金融ic卡,探索金融IC卡在农产品市场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第三,加强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等现代支付工具的使用,加快农村现代支付网络建设。

第四,完善外汇管理服务平台。针对青田县华侨多,农民外币兑换需求大的情况,设立了村级外币兑换点,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地兑换外币。

5.以培育农村金融服务主体为导向,推进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金融机构发展。引进市外金融机构,鼓励金融机构不断延伸网点,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第二,建立村级互助组织。选择部分扶贫重点村设立互助基金,为农户提供互助服务,满足农村多元化融资需求,填补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服务空。

第三,成立民间融资服务机构。制定出台《关于民间融资服务中心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设立民间融资服务中心,为民间借贷牵线搭桥。

6.以健全的政策保障为支撑,强化多元化的惠农金融政策体系。

第一,加强政府政策保障。制定了覆盖市县两级林权、农房、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贴息、财政奖励、风险补偿等金融配套政策;建立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支持政策,通过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

二是运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参与农村财产抵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优先安排约定的贷款规模、专项再贷款和再贴现资金支持,调动了金融机构发放“两权”贷款的积极性。

第三,鼓励金融机构向上级银行争取政策优惠。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向上级银行争取丽水市业务创新试点项目。

7.建立和完善以拓宽农村金融服务渠道为重点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一是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上市、“新三板”、股权交易中心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第二,大力发展债务融资工具。推动优质涉农企业发行中小企业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私募债等债务融资工具。

第三,引导农业企业通过股权融资。

8 .以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民生保险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推进“保险+贷款”项目。采取银行贷款、保险公司担保的模式,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解决了农民创业贷款担保问题。

第二,推进“保险+社会治理”工程。本市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继续实现辖区内全覆盖。

第三,推进“保险+民生”工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㈡主要成就

1.农村金融生态不断优化。

一是农村信用不断提高;二是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三是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民信用信息和数据共享平台,建设遍布行政村的农村金融服务站,建立涉及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配套机制,包括农村产权确权认证、抵押登记、价值评估、产权转让交易、风险分担等。,降低了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成本,提高了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提供服务的可行性。

2.农村金融竞争程度不断增加。

一是在丽水设立分支机构的外资金融机构增多。

二是金融机构向丽水农村延伸网点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业务,各银行机构加快了在县镇设立网点的步伐。

第三,农村信用社的主导地位得到了提高。农村金融市场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为代表的传统农业金融机构,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业金融机构和以泰隆银行为代表的城市商业银行主力军组成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主体。

3.农村金融服务不断优化。

一是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提高。信贷、存款、取款、汇款、转账、保险等农民基础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财富管理、现代支付工具、直接融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层次、多样化的现代金融服务功能也得到推进。特别是在信贷方面,基本实现了农村产权全覆盖,以及农户信贷、抵押、担保等贷款方式全覆盖。

第二,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有所改善。

三是农村金融服务便利性提高。通过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农民不出村即可享受小额取现、代办转账等金融服务;依托农户征信系统开展的“整体批发、集中授信”业务,全市行政村农户贷款可“一次性授信、循环使用、以贷定贷”。

4.农村金融满意度继续提高。

通过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的持续深入推进,丽水市“三农”发展资金得到了满足,金融助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效果逐步显现。调查显示,丽水市农民金融服务满意度达到97.7%,企业对银行服务总体评价满意度达到98.7%。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农村金融改革包括,农村金融改革工作任务":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418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