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林权抵押融资丽水样本:农户信用信息更新率超90% 已发放贷款169.7亿

林权抵押融资丽水样本:农户信用信息更新率超90% 已发放贷款169.7亿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石娜摄)

每经记者石娜

“(三年前)我是第一个从惠农担保合作社贷款的。那时候贷款很方便。晚上,村长准备好材料,给银行打电话。第二天早上,10万元贷款就贷出来了,”浙江丽水市花桥村村民马德说。“我以森林为抵押,办了一个木材加工厂,生意不错。第一年赚了10万,现在赚了50多万。这50万准备拿30万去投资发展生态农业。”

在丽水,马立克顺德通过林权抵押贷款发家致富的例子很多。截至今年10月底,丽水林权抵押贷款已发放总金额169.7亿元,余额52.6亿元,居浙江省首位。

2012年,丽水成为央行批准的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2016年,丽水被国家林业局确立为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其实早在2006年,丽水就开始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十年间,这场农村金融改革给丽水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869元跃升至13635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3000元。

作为试点,丽水的任务不仅是改善当地“三农需求大、融资难、城乡差距大、普遍受益难”的问题,也是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因此,丽水需要在林权发证、价值评估、抵押登记、交易流转、司法处置等各个环节建立一套相应的机制和制度。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将资源转化为资本

丽水市是浙江省最大的森林城市,森林面积2193万亩(约占浙江省的1/4),森林覆盖率80.79%,森林总蓄积量约8000万立方米(约占浙江省的1/4),素有“浙南临海”之称。

如果按照每亩森林价值1000元计算,理论上可以盘活的总资产超过210亿元。但是,由于法律的限制,农民的林地并不具有完全的产权,尤其是完全的所有权和担保物权。所以过去丽水的农民只能“守着青山过穷日子”。

如何把这些活树变成“活钱”,一穷二白、变化多端的丽水,开启了林权抵押贷款改革的浪潮。

根据林权抵押贷款的特点,丽水建立了市县两级林权管理中心、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有林权担保基金为林权抵押贷款提供担保)、林权交易中心、森林资源调查评估机构“三中心一机构”,建立了从林权评估、抵押登记、流转交易、抵押担保到不良贷款处置的完善平台。

2007年,庆元县(丽水下辖县市之一)在龙宫乡发放了浙江省第一笔林权抵押贷款。随后,“清远经验”在丽水乃至全国推广。

2009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国家林业局在丽水龙泉召开了全国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现场会。会上讨论通过了《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全国全面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提供了制度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引。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末,全国金融机构林权抵押贷款余额847亿元。“林业是长期投资,最突出的问题是流动资金不足。”浙江南星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美强在接受国家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得益于林权抵押贷款,公司于2008年从当地农业银行获得贷款1000万元(后增至2090万元),不仅建起了新工厂,还发展成为“浙江省林业龙头企业”。2015年,公司实现产值9100万元,联系附近农户2600余户,农民增收1000元。

创新村级互助保障

2013年9月5日,龙泉市(丽水下辖县市之一)商鞅镇花桥村村民郑子友在龙泉林业局林权管理中心登记验证,领到了龙泉乃至全国第一张林地经营权流转证根据有关规定,该证书是林地流转受让方实现林权抵押、林木采伐和行政审批的权益凭证。

也是在那一年,回乡发展的郑子友被选为花桥村村长。“大家都那么信任我,我就想有什么办法为村民做点好事。过去,在村子里很难借到钱。村民借款超过5万元需要找夫妻担保。(经常)丈夫愿意,妻子不愿意。再一个,(不好)处置也很难。”郑子友说。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最担心的是不良贷款的产生。2014年,丽水中院发布《关于推进农村“三权”抵押工作试行意见的通知》,提供司法保障。然而,在法律程序的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困难。

为此,丽水开始探索“将林业部门移交村级处置”的机制。2014年3月26日,龙泉农村信用社商鞅分社与商鞅镇花桥村合作,成立了全国首个农村村级担保组织“惠农担保合作社”。

该担保合作社由村两委成员和热心村民自筹担保资金60万元(后增至80万元)成立,实行封闭式运作。农村信用社按最高不超过担保资金10倍的额度向农户发放贷款。

本村村民如需贷款,只需缴纳担保贷款额的1.68%(年)作为手续费,并以林权作为反担保,无需找人担保,还可享受一定的利率优惠。更重要的是,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如果有不良,二级市场难以转让的林权在村里更容易转让。

数据显示,担保合作社迄今已向农户发放贷款担保230笔1838万元,花桥村贷款满足率从不足50%提高到98%。

3年前,上述村民马德学通过村里的担保合作社获得贷款10万元。随后,他用这笔钱办了一家木材加工厂,第一年赚了10万,第二年赚了20万,第三年赚了20万,至今已赚了50万。

“(之前)种蘑菇,投了一两万。”马上,弗雷德说。对于这50万,马顺德做了一个规划:30万投资村里的生态农业项目,10万由妻子照顾,10万改善生活,买车。

国商报记者了解到,除了村级互助担保组织,丽水还推进财政出资、成立行业协会、商业化运作等“四级”担保组织体系建设。

截至2016年10月底,丽水已成立涉农担保组织3家,财政出资1.5亿元。9 .行业协会担保组织;20家商业担保公司;建立村级担保组织170个,为农民提供担保8.2亿元。

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长期以来,银行与农户信息不对称,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造成了银行“贷款难”、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据了解,信贷员往返丽水市区到村里往往需要一天的时间,费用在500元左右,而一笔贷款从提出贷款需求到发放往往需要跑至少三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给农户个人提供贷款,贷款额度不多,那么银行的贷款成本就会很高。

据调查,银行在农村设立一个物理网点,一次性投入约60万元,每年运营成本需要30多万元;如果架设移动网络,一年的费用就要20多万元。而且由于农民的信用信息不健全,一些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农民。如何解决金融机构自身商业利益与深入农村发展的矛盾,直接影响林权抵押贷款发展的可持续性。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丽水中心支行行长孔祖根表示,在市场化条件下,各级地方政府搭建一系列平台,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支付环境、信用环境、物理网点、法律环境等,降低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成本,非常重要。

为此,丽水不断深化以信用用户、信用村、信用乡、信用县“四信”建设为核心的信用体系建设。

2010年,丽水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农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市县两级联网的农民信用信息数据库。

据悉,为建立数据库,相关部门部署机关、镇、村干部17300人,组成3453个农民信息采集小组、198个农民信用评价小组、3个业务指导小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地毯式农民信用信息采集和信用等级评价工作。这也让丽水成为全国首个所有行政村完成农户信用评级的地级市。

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市共评估信用农户41.3万户,其中共有35.53万户信用农户获得贷款386.32亿元;农民信用信息更新率达90%以上;成功创建905个信用村(社区)、38个信用乡(镇、街道)和2个信用县。

有了这个数据库,农民就有了信贷资产,从此“穷可以贷”“富可以贷”。同时,金融机构依托数据库开展“整村批发”农户贷款业务,不仅可以节省物理网点建设成本,还可以简化贷前调查和资产评估工作,提高贷款发放速度,有效拓展农村市场。

2016年,丽水人民银行全面升级第一代平台,建立了覆盖农村居民和农村经济组织的第二代农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具备信息采集管理、信用评价和应用、联合激励和惩戒、风险监测预警、综合信用查询和数据分析统计等六大功能,实现了基础信息、生产经营信息、资产负债信息和公共信用信息等四大类信息的全面整合和共享。

截至2016年10月底,二代平台已为46万农村居民和19万农村经济组织建立了信用档案,占应建档数的95%以上,采集了金融、市场监管、安监、环保、给排水、社保、农林等近10个部门的数据,有效提升了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水平。

丽水模式取得成效。

11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集体林业良性发展机制基本形成,产权保护更加有力,承包权更加稳定,经营权更加灵活,林权流转和抵押贷款制度更加完善。

其中,《意见》第十五条指出,“建立健全林权抵押贷款制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适度提高林权抵押率,推广“林权抵押+林权收储+森林保险”的贷款模式和“企业申请、部门推荐、银行审批”的运行机制。

据了解,目前丽水已形成林农小额循环贷款、林权直接抵押贷款、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担保贷款、“林权+信贷”、“林权+担保”、林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等七类林权抵押贷款。

截至2016年10月底,丽水林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169.7亿元,余额52.6亿元,居浙江省首位,惠及林农16.22万人。但这背后的不良率只有0.13%。

当农民手中的资源成为优质的抵押资产,农民成为信用优良的优质客户,丽水出现了各大银行竞相进入农村市场的新局面。目前丽水的农业金融机构参与度为100%,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也普遍参与。全市25家金融机构全部启动林权抵押贷款。

有了金融支持,与2008年相比,丽水林业产业总产值增加260亿元,增长265%;农村居民人均林业收入增加3043元,增长260%。当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丽水的生态环境也更好了。与2008年相比,全市森林蓄积量增加了2100万立方米,增幅达40%。真的可以说“林权活了,农民富了,青山绿了”。

同时,在林权抵押贷款模式的基础上,丽水将相关经验成功复制到农房抵押贷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茶园抵押贷款、村集体经济股权抵押贷款、水利工程产权抵押贷款等农村产权融资中,并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全部农村基本产权抵押。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林权抵押融资丽水样本:农户信用信息更新率超90% 已发放贷款169.7亿":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418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