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为“南汇水蜜桃”等地理标志农产品赋能,沪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为“南汇水蜜桃”等地理标志农产品赋能,沪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记者冯报道

上海农商行,上海国际化大都市,以独特的方式推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上海一直在探索打造特大城市乡村振兴样本。根据上海市“十二五”乡村振兴规划,到2025年,上海致力于基本形成以都市现代绿色农业为代表的农村产业体系。

上海农商行作为地方性农商行,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助力上海提升都市村庄发展动力。涉农贷款余额持续上升,截至今年3月末达到650亿元,创新提供南汇桃等地理标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累计投入超过12亿元。

此外,借助35家村镇银行,上海农商行将把服务乡村振兴的步伐迈向全国,将信贷来源向石榴、茶叶、生猪等地方特色产业倾斜。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海农商行已投放涉农贷款近12亿元。

数字化赋能产业链生态金融,涉农贷款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6月8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的《2022年上海银行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报告》显示,上海银行保险业优化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建设的长期信贷支持。截至2022年末,上海市中资法人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574.92亿元,比年初增长18.97%。

目前中国有8个特大城市,上海排名第一。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传川认为,作为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上海有条件、有能力率先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打造全球城乡一体化示范样本。

上海的区位优势和乡村振兴的整体推进是相辅相成的。杨川川说,“背靠特大城市是上海农村发展的最大优势,农村也是上海城市发展最稀缺的资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余秋杨也认为,“农村是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亮点,是上海故事的底色。”

围绕特大城市的乡村特色,5月16日,上海市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发布了《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和《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

针对如何有效增强都市村庄发展动力,规划提出拓宽各类资金渠道,包括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鼓励证券、保险、担保等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倾斜,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担保、低息、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加快完善“三农”融资担保体系。

作为上海本地农商行,上市农商行中的“领头羊”,上海农商行着力打造上海“支农金融主力军”品牌。

据上海农商行介绍,该行从四个方面服务乡村振兴大局。一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公司与团市委、浦东新区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就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上海联合征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同,成为全市首家应用联合征信农业数据的金融机构。”

二是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赋能产业链生态金融。上海农商银行为核心企业的产业链提供定制化的全行金融服务,涵盖粮食作物、畜禽、水果、蛋奶等。,已向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放贷10.63亿元,服务农户等新型农业主体近2000家。该行还与上海担保中心合作,推出了首批跨市农户担保业务。

三是以整村信用为载体,助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据悉,上海农商银行已主动为840多户村民授信近1.75亿元;四是以渠道建设为支撑,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该行与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合开展“海派农家菜大平台”等活动,支持独家金融服务权。

上海农商银行聚焦乡村振兴领域,着力构建以“三农”金融为本质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2年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644.22亿元,增长11.48%,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在“三农”金融服务区域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其中,2022年上海市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累计向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0.43亿元,居上海同业首位。

2023年,上海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继续增加,截至一季度末达到651.61亿元,比年初增加7.39亿元。

为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提供贷款,帮助其他地区的特色产业。

为支持乡村振兴向深水区延伸,上海农商行创新信贷产品,“助力”全国其他地区特色农业。

上海农商银行表示,推动涉农领域金融生态体系持续增长。推出返乡“新农”专项贷款计划,切实增强他们在金融服务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制定家庭农场“农心乐贷”专项方案,通过清单营销推动家庭农场主动授信;发布“整村信贷”综合金融计划2.0,进一步细化和升级程心镇村配套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上海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盟的首批成员,上海农商行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据悉,上海新丰蜜露果蔬专业合作社是地理标志“南汇桃”的主要种植和销售单位,拥有注册商标。在合作社面临资金困难时,上海农商银行创新性地采用“地理标志”的方式,对合作社自有商标价值进行赋能,将“南汇桃”的品牌价值分解给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注册的商标所有人。新丰蜜露自有注册商标质押登记完成后,为合作社发放贷款100万元,成为全市首笔“地理标志”质押贷款。

自此,上海农商行进一步打造了“南汇桃”这一“地理标志”下的金融服务场景。该行已与多家桃种植销售企业签署战略合作计划,通过一对一结对模式,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助力上海地产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

2022年,上海农商行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120余家企业投资9.44亿元,质押登记150余项,质押金额超过25亿元。知识产权金融业务余额8.19亿元,比上年增加7.69亿元,大幅增长15倍以上。

2023年以来,上海农商行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投入,助力提升知识产权市场化运作和资本化运作的质量和效率。截至今年4月20日,该行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投入超过12亿元,惠及160余家科技企业。

上海农商行并不局限于以上海为“大本营”,推动乡村整体振兴。依托旗下35家村镇银行,该行辐射范围已扩大至全国。

据介绍,为补齐农村金融服务空 white,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促进县域、中小企业和“三农”经济发展,上海农商银行于2009年在崇明县设立了上海首家村镇银行,并于2011年在山东、湖南、云南三省和北京、深圳发起设立了34家村镇银行,形成“东、西、深”三足鼎立。

目前,上海农商行已有35家村镇银行为云南蒙自石榴产业、湖南桂阳唐婉村黄精产业、山东阳谷县狐狸养殖业等提供了信贷支持此外,上海农商行还将信贷资源向花卉、茶叶、生猪等特色产业倾斜。

截至2022年末,上海农商行“整村授信”工作已在湖南、山东、云南等地1000多个行政村开展,累计授信近1.4万户村户,授信总额近25亿元。从2023年初到3月,该行在农业贷款方面投入了近12亿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为“南汇水蜜桃”等地理标志农产品赋能,沪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370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