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新华社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记者万恒
游戏美术设计,产品UI设计,动画前端开发...看着培训课程和推荐工作岗位一栏里的“高端名词”,市民小张觉得自己的工作这次一定要“完成”了。于是,他想都没想就签了“入职培训”协议,并按照培训机构的要求办理了两万多元的“分期贷款”...
没想到的是,接受所谓的“入职培训”一年多后,不仅培训机构承诺的工作一直没有落实,这家培训机构也失去了联系。数十名培训生将继续偿还这笔“培训贷款”。记者了解到,这种引诱求职者申请贷款的“假招聘、真培训”,此前在我市也出现过。
想当“UI设计师”的家伙被忽悠去参加培训了。
小张告诉记者,2019年3月,他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某科技公司号称招聘美工、UI设计、前端制作等多个高端岗位,待遇优厚。”小张说自己没有正式工作,觉得科技行业“有前途”,欣然应聘。
在这家位于中山区人民路附近的科技公司,小张被告知需要视频制作、UI设计等多种岗位技能。"我说我必须接受专业培训才能参加工作."记者看到了小张公司出具的《培训协议书》,约定培训费18000多元。培训完成后,公司可以“保证为求职者提供企事业单位的推荐机会,直至成功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或劳动合同。”在公司承诺给求职者安排的岗位中,记者看到涵盖了游戏美工设计、影视后期制作、动漫设计、网络营销等十余种。小无法一次性支付18000多元的培训费。这时,这家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员开始给小张推荐一笔“培训贷款”,两年还清。“我开始告诉我没有兴趣。办理后发现,缴纳培训费后,还额外承担了近5000元的利息。”小张说。记者注意到,这笔“培训贷”是由四川一家小贷公司发放的。
如果工作没谈妥,公司失联就要还贷。
据了解,和小张同时报名参加这家科技公司“入职培训”的还有很多人。“我所在的地方有八九个视频制作软件培训班。算上同时上的其他课,有几十个学生。经过几个月的培训,我发现所谓的‘技能培训’只是一些很普通的内容。还有一些同学求推荐,也耽误了。”小张说,这时,这家“科技公司”突然失联了。搬离原办公室,教学老师联系不上。
近日,记者查询了这家培训机构的工商注册信息。该公司的注册电话号码已被注销。企业经营范围中备注:包括教育信息咨询,但不从事教育、培训、办学。有同学在签订的培训协议中发现了特殊的“保密条款”,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协议内容,否则要向公司支付5万元违约金。更让学生无奈的是,培训公司失联了,工作没了,“培训贷款”还得还。现在小张每个月要连本带利还近1500元,一直到2021年。
记者了解到,类似的“招聘培训,还要贷款”的套路,以前在我市也出现过。目前,小张等同学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也有同学就此事报警。
律师声明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王金海律师:要求入职者接受培训并缴纳费用是违反劳动法的,需要向第三方借款,涉嫌“培训贷”。这种“培训贷”的常见套路是在网上发布所谓的“招聘信息”和关于职场培训的“某某计划”,以此吸引求职者和求职大学生,邀请他们到指定公司“面试”,面试结束后再找求职者进行贷款培训。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还会给求职者灌输观念:就业的难度,掌握一门技术的重要性,自主就业等等。再加上“高薪工作”的承诺,引诱他们签订贷款培训合同。这种培训贷款的利率很高,对于大学毕业生或者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这类培训机构一般会给求职者讲一些不实用的理论。如果求职者不想参加培训,将被要求偿还所有贷款或支付一定的违约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有工作贷款二十万,还不了,怎么办,去银行贷款2万能马上到账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240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