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文包括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强化法律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等五个方面28条,也称“28条”。
“28条”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甚至让民营企业欢欣鼓舞,激动不已。因为《通知》的发布,意味着从政策层面直接步入操作层面,将此前发布的民营经济“31条”逐一分解,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由相关部门负责解决民营经济遇到的各种困难或问题,实现部门间的密切配合,整合政府和社会的各种资源,汇聚支持民营经济的合力,让民营经济“31条”能够被听到。
值得注意的是,在强化要素支持方面,《通知》提出将普惠性小额信贷支持工具期限延长至2024年底,不断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接入“易贷”等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和地方征信平台,加强跨部门信用信息沟通。扩大民营企业信用贷款规模。
诚然,加强信贷和金融支持无疑会为民营企业注入资本。28条发布前后,各部门、各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引导信用贷款增加,提高民营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边肖梳理了一些部门和地方政策,快来了解一下吧~
所有部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充分发挥信用信息的支撑作用
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抓好促进民间投资工作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征信的支撑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贷转通”模式,以信用信息共享和大数据开发利用为基础,深度挖掘信用信息价值,提高信贷支持实体经济金融服务能力,提高民间投融资能力。
加强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
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要加强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加大对住宿餐饮、文化旅游、运动健康、养老和家政服务的综合金融支持。更加关注真实消费行为,加强对消费信贷使用和流向的监管,促进消费信贷合理增长。
扩大民营企业信用贷款规模。
8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近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围绕5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提出并修订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将普惠小额信贷支持工具期限延长至2024年底,继续加大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扩大民营企业信用贷款规模。
商业部
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家庭生产企业的合作,提供融资支持。
7月12日,商务部等13部门近日发布《关于促进居民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家居生产企业、家居卖场、家装企业等合作。,并为商家商家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支持家居卖场等符合条件的商业网点在基础设施领域发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召开个体工商户座谈会
7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个体工商户座谈会,认真听取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情况、困难问题和诉求,就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措施,促进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
加大对扩大内需的金融支持。
7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银行保险业上半年数据发布会。会议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抓好前期出台的各项政策落实,加大对扩大内需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全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
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银行业协会
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
7月31日,全国工商联、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向各金融机构发出2023年“微助计划”倡议书,提出共同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帮助微型企业加快复苏。各金融机构要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为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MIIT(工业和信息化部)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积极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8月1日,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一链一策一批”融资促进行动的通知》,提出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融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加大对中小企业新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要优化信贷服务策略,提高信贷融资质量和效率。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积极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审批权限,丰富信贷产品,拓展首贷、信用贷款、有贷无还、有贷有贷和长期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
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支持的对策研究
8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听取有关意见建议,促进银企供需对接,研究加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措施。
各种地方
浙江: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贷款长效机制。
浙江明确加强信贷支持,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长效机制。深化“贷码”应用,迭代“浙江肖伟增信服务平台”,不断拓展个体工商户首贷、信用贷款,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为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提供首贷、续贷支持,深化“信贷”对“信用”的金融服务模式。
江苏:中小企业脱困增产增效专项资金贷款规模扩大至200亿元。
江苏将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贷款(以下简称“专项贷款”)规模扩大至200亿元。对符合条件的专项贷款,每年给予贷款额1%的贴息,贴息期限为一年。
陕西:推动全省信贷余额不低于1.2万亿元。
陕西“秦信融”平台每年新增实名注册企业用户不少于15万户,每年新增信用贷款规模不少于200亿元。截至2025年底,平台累计实名注册企业(含个体工商户)不少于50万户,助推全省信用贷款余额不低于1.2万亿元,小微企业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0%。
四川:开发推广“信贷+信贷”融资产品。
开发推广“信贷+信用”融资产品,利用“税电指标”等信用信息对经营主体进行精准授信,引导信用贷款增量,提高民营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
湖北:加大信贷投放。
上半年,湖北金融机构积极运用“301”网络快贷模式,发放贷款185.6万笔,累计金额2134亿元;利用“楚天贷款码”向3.52万户市场主体发放贷款550亿元;通过四方协商信用培育模式,帮助563户融资困难相对较大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52.5亿元。
江西:让金融产品真正“走进”民营小微企业
江西将建设集“市场主体获取、信用信息共享、融资需求对接”功能于一体的网上金融服务中心,让金融产品真正“走进”民营小微企业。截至6月底,44万家企业和个人通过三个在线金融服务平台获得融资4942亿元。
贵州:加强信贷产品集中推广。
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梳理创业担保贷款、脱贫攻坚小额信贷等惠民金融政策,向省内金融机构征集300余项个体工商户信贷融资产品,制作成手册,组织金融机构进行线上线下推广。
云南:加大科技创新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重智力”的特点,引导金融机构提高科技创新评价能力,丰富产业链融资、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加大信贷投入。
广西:撬动信贷资金支持交通物流微观市场主体
到2025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将通过政策引导、担保增信、融资支持等方式,撬动不少于4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区域内交通物流领域小微市场主体,助力经济周期顺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交通运输企业解困。
广东广州:鼓励银行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
广州出台《广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提出进一步鼓励银行增加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并进一步发挥广州“信易贷”平台的企业融资综合信贷服务功能。
山东潍坊:推进质量优势与融资活水双向流动
潍坊银行将市场监管部门力推的优质品牌优势企业和优质人才作为优质客户资源和金融服务的重点,为企业精准解决金融堵塞提供“立体画像”。截至目前,双方合作梳理并精准对接优质品牌优势企业266家,首笔1000万元“优质贷”落地山东连横新材料有限公司
(根据网络综合整理)
结束
来源:中国信用杂志编辑:正阳政审/终审:方方。
「」
国际展望|
在美元信心危机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可能形成。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信贷支持属于什么政策,信用贷款新政实施建议":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144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