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央媒看河南丨灵宝打好脱贫组合拳——只要能吃苦,定能过上好日子

央媒看河南丨灵宝打好脱贫组合拳——只要能吃苦,定能过上好日子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本报记者夏先庆通讯员邢博

在河南省灵宝市西延乡甘头村方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晾晒车间里,贫困群众正在晾晒辣椒。邢博社

“这车装了600个锅。我再算算。”刚在花棚旁装车完毕的王云刚,双手沾满泥巴地打开手机里的计算器:一年能大量销售三茬作物,收入15万元。种子种苗、管理投入、工人费用算了好几遍,他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串串红花、鸡冠花、孔雀石、秋海棠、羽衣甘蓝...五颜六色的花草树木倒映在王云刚的花卉温室里。

王云刚是河南省灵宝市苏村乡孙家沟村的贫困户。在政府的引导下,他享受工业大棚万元奖励政策,种植两个大棚,年收入15万元。村里很多贫困户都在他的基地打工。目前,他正计划再开发两个大棚,扩大生产规模。

从贫困户到小老板。在灵宝市农村,依靠党的好政策,大力发展王力可云冈特色产业的农民随处可见。王云刚说:“我曾经为别人打工,学习种花技术。只要我能吃苦,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我们走进了西岩乡甘头村方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挑选红辣椒和干蘑菇。公司总经理周建军掰着手指头:“公司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特色种植1000多亩。从春天的艾草、槐花开始,一年四季几乎不停产,每天为农民晾晒10000斤农产品,帮助贫困群众增收,安置贫困户。”

“穷人白天在地里忙农活,晚上来公司加班分拣蘑菇和辣椒,每小时10块钱。仅此一项,一年就赚了一万多。”周建军说。

在灵宝市昌盛食用菌产业基地,一派热闹的生产景象。基地采取服务带动模式、委托分红模式、转移就业模式、科技培训模式,帮助和带动1400多户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产业,走上致富路,累计安置3万多人。同时,基地还成立了专业的电子商务团队,开设了20多家网店,帮助菇农和贫困户销售产品。目前,该市为15个乡镇的303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免费提供硬件设备,其中51个贫困村覆盖率达100%。

金融扶贫也让贫困户高海泉尝到了致富的甜头。2017年,他开始养猪。通过申请财政扶贫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他多方筹集资金70万元,不断扩大规模,带动75户贫困户和200头生猪脱贫致富。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灵宝市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亿元,扶持产业扶贫项目249个;累计发放财政扶贫小额贷款3.36亿元,惠及农户4121户;建成了7个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立了180多个产业扶贫基地。全市形成了水果、烟草、木耳、蔬菜、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古贤镇上坡头村25岁的贫困户尹冬冬,通过政府引导,在江苏张家港一家橡胶工业公司工作了3年,月入5000多元,稳步脱贫。还有很多像尹冬冬这样的贫困户,得到了就业的妥善安置。

“今年以来,特别是面对疫情,灵宝市积极联系流动人口地区和企业,安排专车,开辟绿色通道,把农民工‘点对点’送到企业。同时,通过发布就业信息、举办招聘会、培训班、行业政策宣传等措施,共转移贫困劳动力14377人,1600多人在公益性岗位就业。转移就业率达到100%,确保农民工获得稳定就业。”灵宝市委书记孙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央媒看河南丨灵宝打好脱贫组合拳——只要能吃苦,定能过上好日子":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990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