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成立于2004年12月18日。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金融机构,注册资本5000万元,由全省83个县(市、区)联社共同出资设立。省联社的主要职能是根据省政府授权,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农村信用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安徽农村信用社有自己的优势:
第一,网点多。
安徽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拥有83个分社,近3万名员工,覆盖全省17个市、区、县。目前,省联社下设8个内设机构、2个直属机构和14个办公室。全系统法人单位83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5家,农村合作银行22家,县级合作社56家。拥有分支机构3048家,从业人员29054人,占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40%以上。
第二,市场资源。
截至2017年末,全系统83家农商行10项主要金融服务指标均居安徽银行业机构首位。存款市场份额第一:各项存款余额9151.33亿元,约占全省存款市场总量的20%;贷款市场份额第一:各项贷款余额5830.46亿元,约占全省贷款市场总量的17%;涉农、县域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排名第一:涉农贷款余额3643.42亿元,县域贷款余额3424.93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959.62亿元,均约占全省同类贷款总额的三分之一;服务网点数量第一:营业网点3097个,占全省银行网点总数的40%以上;服务客户数量第一:私人客户6382.28万,公司客户57.27万;ATM自助设备数量第一:已部署ATM自助设备5894台,约占全省ATM部署总量的19%;银行卡发行量第一:已发行借记卡5932.35万张,占全省发卡总量的27%。其中,金融社会保障卡发行量2974.89万张,占全省60%以上;税收贡献第一:2017年上缴税收51.98亿元,改革以来累计上缴税收超过310亿元,为地方财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有了以上优势,安徽农信社可以猜想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机会将会逐步扩大。
一是农村商业银行积极转型升级。
随着L型经济形势持续探底,经济下行压力迫使大中型国有银行将更多资源向县域金融市场倾斜。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地方性股份制银行、新型金融机构的广泛分布,给服务三农产业和县域经济实体的农商行带来了持久的冲击。要解决“铁壁包围”的困境,需要农村商业银行转变传统思维,突破原有发展格局,实现战略转型。针对当前激烈的竞争形势,安徽农商行充分发挥机制灵活、决策灵活、制度灵活的优势,有序推进资金组织、信贷投放、新兴业务、普惠服务、风险防控“五个转变”。在存量业务持续稳定的同时,增量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
二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加快。
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建立了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此同时,国家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防止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不正当和不公平竞争,切实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因此,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在发展农村贷款等业务时,更加合理,能够保证各项农村业务的质量。
总体来看,安徽农信社未来发展的机遇很多。未来的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将为服务安徽省“三农”做出巨大贡献。未来安徽省农村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也将促进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共同进步。
这些都是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想了解更多关于银行的知识,请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安徽金陵人】,让边肖带你备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待遇,2020年安徽省农信社发展前景怎么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384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