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王琦通讯员李攀刘晓林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0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802亿元,居全市首位...
2月26日上午,郑东新区党工委召开2018年度工作会议。去年交出一份漂亮“成绩单”的同时,郑东新区提出,今年将突出项目驱动、项目带动,以18个龙头项目为抓手,加快国家中心城市试验区、示范区、核心区建设。
去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领先全市。
去年以来,郑东新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总体规划,集中力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先导区、示范区和核心区。各项工作呈现新气象,实现新突破。
数据显示,2017年,郑东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6亿元,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亿元,同比增长13.2%,居全市首位;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55亿元,同比增长16.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2亿元,同比增长14.3%,位居全市第一。
通过数据看发展。2017年,郑东新区以金融产业、大数据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投资50亿元以上、总投资超过2400亿元的金融、总部、商业综合体、教育、科研、涉外平台等18个龙头项目相继规划出台,激发了转型升级新动能。抓智慧岛被确定为该省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核心区重大机遇,吸引了以华为、浪潮为代表的60多家龙头企业。全年新增大数据和科技信息企业638家,初步形成集聚效应。
总部经济和商务服务业快速集聚。推动优加集团全球结算中心等16个总部项目签约,完成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布局。经过9个月的挂牌运营,FTZ郑东区块已有1.26万家企业,占郑州地区近70%,占全年新增市场主体的60%。全年培育税收1亿元建筑35栋,其中税收超5亿元建筑8栋,税收超10亿元建筑3栋。
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规划的14个安置房项目全部开工,居全市首位,累计完成投资506亿元。同时,推进供水、电暖、学校等安置区配套建设,全年回迁3.2万人,网签安置房8000余套。大型棚户区改造四个季度考评和年度总评均居全市第一。
民生改善加快。推介洋人子弟学校、清华附中、上海师范大学附中、河南省实验中学等一批名校。医疗卫生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省部共建的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开业咨询。儿童医学中心和心血管医学中心两个国家级区域医学中心上榜。郑州国际医院成功落地。郑州颈肩腰腿痛医院开工建设。郑东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全区各类医疗机构总床位达到1.2万张,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度全省第一。
今年18个龙头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呼唤新作为。2018年,郑东新区将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和“四个重点、一个稳定、一个保障”的总体格局,以18个龙头项目为抓手,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先导区、示范区、核心区。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具体来说,郑东新区将围绕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做强主导产业,着力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以金融和大数据产业千亿级双引擎建设为带动,坚定不移推进以18个龙头项目为代表的重大产业项目,推进龙湖金融岛、宝能国际金贸中心、清华附中等外环建筑群。3月开工建设,上半年清华蒂奇科技城一期、中原总部基地等6个项目开工;龙湖北里、龙湖新天地、列子小镇等10个项目三季度开工,掀起重点区域项目建设热潮。推动楼宇经济提质增效,培育税收上亿元楼宇39栋以上。
坚定不移地壮大金融业。到年底,外环建筑群地下工程基本完成,内环20栋和金融智慧谷具备办公条件。全年将引进各类机构20余家,集资机构100余家。全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或公司6家以上,资本市场融资300多亿元。打造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新高地,积极推进大数据产业园建设。3月底前启动胡云项目及周边景观,9月底前启动胡云智慧城一期90万平方米项目,启动科学谷建设。上半年,智慧岛大数据总部、中原基金岛基地等一批项目开工。
加快开放创新步伐。发挥自贸区平台和窗口作用,抓紧梳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加快企业和高端人才集聚。推动卢森堡签证中心尽快投入运营,同步开展签证便利化服务等合作交流。
同时,推进军民融合,力争上半年签订军民融合先进技术创新产业园合同。加快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上半年赴清华大学等全国一流高校引进人才,力争全年引进2名院士、2-3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专业骨干人才150名,高技能人才1000名,实用人才2万名,吸引青年大学生4万余人落户。完善智汇郑州人才新政配套政策,力争5年内落户人才20万人以上。
生态建设和管理,创造宜居宜业的环境
2018年,郑东新区将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实施龙湖金融岛、胡云智慧城等重点区域规划设计。在建的12个安置房项目主体全部封顶。完成龙源嘉园等9个项目1035万平方米安置房分配,完成投资116亿元,安置3.5万人。总搬迁人数达8.5万人,安置房建设和群众搬迁工作告一段落。
突出金融岛、白沙片区等重点区域和共同沟等重大项目,全年实施基础设施项目319个,投资62亿元,加快推进重点区域一体化互联互通。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启动18个社区114个区级以上文明单位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30%以上。大力实施厕所革命,高标准建设道路、河堤、绿地等273座公厕,推进公共自行车一期工程,实现京港澳高速西部全覆盖。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继续以机动车和扬尘污染综合治理为重点,制定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现PM10和PM2.5平均浓度下降、优良天数达到市级目标。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强如意湖运河、“三江一渠”等重点河道整治,彻底消除黑臭水体,实现水质全面改善。围绕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部署,以九大山地公园等重点工程为重点,全年安排生态绿化工程47项,新增绿化面积7平方公里,投资18亿元。积极推进景观水系建设,启动13个生态水系工程。四月,贾鲁河展现了一幅风景画。年底前,胡翔C区、莲湖建成,龙湖、紫龙湖、胡翔等7个码头及相关配套工程完工,具备区域通航条件。
全年新建学校42所,提升人民幸福感。
加快布局高质量便民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规划的31个便民服务中心,上半年实现商都路、白佛路等5个项目运营,完成郑新路、龙源四街等8个项目主体工程。二期工程主要集中在龙湖区、科学谷、列子镇三大片区。全年开工项目14个,投资31.3亿元。
加快教育强区建设。以清华附中、上海师范大学附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名校为引导,全年开工42所,建设14所,投资28亿元,新增优质学位2.4万个,着力缓解“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
积极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开工建设河南省儿童医院二期(国家儿童医学区域中心)、河南省骨科医院二期、郑东新区中美美尔医院(卫生院)、第一、第二人民医院等一批重点医疗项目,加快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二期工程进度,实现郑州市人民医院郑东新区分院、郑州国际医院、郑东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服务中心建成开业,投资32亿元。
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拆迁人就业培训力度,力争全年新增就业4000人。积极落实小额担保、大众创业项目补贴、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积极推进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工作,完成全市人才公寓建设任务,加强公租房建设管理,积极推进安置区房产证办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河南商报编辑戴晨曦见习编辑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郑东新区2021新建学校,郑东新区学区房住宅新开盘项目":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317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