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疫情期间出台的金融政策,疫情期间金融政策解读

疫情期间出台的金融政策,疫情期间金融政策解读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3月10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通知,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谨防四类骗局。疫情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低息贷款诈骗、投资理财诈骗、信息窃取诈骗、非法集资诈骗等四种新型金融诈骗手段骗取钱财。本期我们将结合相关案例分析这四类诈骗的特点,提醒大家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01低息贷款诈骗

诈骗团伙会利用疫情期间少数人资金短缺急需贷款的情况,冒充各大知名理财平台或打& # 34;打着接受政府疫情专项贷款的旗号,给用户几万元的授信额度,通过收取中介费、押金等方式行骗。用户交费后,骗子杳无音信。

相关案例:

2020年2月,34岁的晋城市王女士因急需用钱,在某网站申请贷款,并填写了自己的信息。几天后,王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360贷款公司客服人员的电话,询问是否需要贷款。

王女士表示“需要”,并表示方便接待部门“刘经理”联系王女士的微信。王女士添加了“刘经理”微信,向对方询问贷款收费标准和贷款金额。刘经理告诉王女士,她只需支付5%的手续费。

随后,“刘经理”让王女士扫描发来的二维码,下载了360借条app,并指示王女士填写app内的身份信息。王女士完成指令后,“刘经理”以支付手续费为由,要求王女士在APP内支付2500元。

付款完成后,“刘经理”声称贷款已经过了,她还要再还2500元,三个月内可以退还,于是王女士又给对方打了2500元的款。过了一会儿,“刘经理”说贷款已经批下来了,但是王女士的银行卡号填错了,所以贷款不能及时到账。王女士需要支付15000元押金,并声称以后会退还。王女士又转了1.5万给对方。

当发现贷款一直没到账时,王女士咨询了APP里的客服。客服说她的分数不够,所以到不了。王女士再次联系“刘经理”,“刘经理”告知王女士需要分四期支付还款金额,以证明其有还款能力,于是王女士再次支付对方9600余元。之后,“刘经理”再次联系王女士,需要支付12000元解冻费,并表示之前的钱无法退还,于是王女士又转了12000元给对方。

“刘经理”称王女士解冻金额超过,12000元只是原借款的解冻款。后来钱也被冻结了,需要还8560元,于是王女士又转了8560元给对方。王女士交钱后,“刘经理”给王女士发来一份“银监会下发的通知”,表示需要再交35000元保证金。

这时,王女士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并向市区公安局报案。

02

投资和金融欺诈

诈骗团伙利用疫情期间部分普通民众强烈的投资需求进行诈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 # 34;区块链概念发行“冠状病毒加密货币”敛财,有人通过聊天软件向受害者推荐虚假金融投资产品。

相关案例:

张女士回忆,2月16日左右,她在玩微信时加了一个名为“投资理财”的好友。“加了之后就没说话了。”之后,“投资理财”陆续在朋友圈发布图片,内容是操作截图和详细的操作流程。张女士查询“投资理财”得知,对方公司设置了可以破解正规外汇交易平台数据的系统,从而保证投资客户的稳定盈利。张女士根据对方提供的二维码下载了一款名为“澳洲百汇”的APP。

通过注册等程序,张女士登录APP,通过购买比特币汇率进行投资。“一开始我赚了一些钱。我查了账户余额,真的多赚了钱。”尝到一点甜头后,张女士的顾虑打消了,继续投钱。2月19日,张女士申请提现,被系统拒绝。她咨询客服得知,如果要提现,需要补本金。在客服的一步步“指导”下,张女士又投入了几笔资金。直到当天晚上9点多,她才发现无法完成提现,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此时,她已经投入了49.52万元。

03窃取信息诈骗

诈骗团伙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人们的个人旅行信息,并发送虚假的“退改签& # 34;短信诱导受害人拨打虚假客服电话或点击短信中的不明链接,从而获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并转移卡内余额。还有一些诈骗团伙通过社交软件、二手交易网站等渠道发布销售口罩、防疫物资的虚假信息,收取消费费用后“拉黑”受害者。

相关案例:

3月6日,济源市公安局吴王分局案件侦查大队接到刑侦支队反诈骗中心指令,刘成镇一村民以卖口罩为由在网上实施诈骗。随后,在反诈骗中心的配合下,吴王分局民警立即对案件线索进行核查,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通过审讯,犯罪嫌疑人魏某交代了其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虚假口罩信息实施诈骗的事实。

据魏交代,疫情期间,他看到媒体报道市面上防疫物资短缺后,萌生了利用口罩实施诈骗的想法。在没有进货渠道和现货的情况下,魏某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虚假出售信息,以单个口罩1.8元至2元不等的价格,吸引受害人订购口罩。

受害人支付货款后,以各种理由推诿拒绝发货。期间,被害人要求返还款项的,根据被害人态度是否强硬,选择性返还部分或全部款项,未支付部分据为己有。

据了解,自2月8日以来,四川济源、信阳、眉山等地已有4名受害人在魏某处订购口罩被骗,诈骗金额共计44600元。其中33600元因被害人坚持乞讨被强制返还,其余11000元被其挥霍一空。

3月11日,犯罪嫌疑人牟伟被济源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诈骗所得11000元通过其家属返还被害人。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04

非法集资诈骗

诈骗团伙会利用“向疫区捐款& # 34;进行诈骗,还有不法分子以“为感染者众筹医药费& # 34;诈骗的大旗。

相关案例:

日前,双牌县的胡女士向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报案称,被一名自称“飞天小子”的男子在网上诈骗8600余元。经查,胡女士通过微信认识了一名自称“肥仔”的男子。该男子自称是支援武汉的防疫人员。在取得胡女士的信任后,她告诉胡女士,现在在武汉给疫区捐款,可以支援抗击疫情的前线,还能得到一笔不小的定期福利回报。胡女士信以为真,多次通过微信给她转账共计8600余元,后来发现被骗。经过进一步侦查,警方发现广东雷州市男子吴某有重大作案嫌疑。2月20日,在雷州警方的协助下,犯罪嫌疑人吴某被抓获归案。

经讯问,犯罪嫌疑人吴某对其冒充防疫员诈骗胡女士8600余元的事实供认不讳。办案民警已全部追回并退还胡女士被骗钱款。

目前,犯罪嫌疑人吴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律师提醒

针对以上骗局,民众要做到四个“应该”和四个“拒绝”,避免掉入诈骗陷阱。首先,选择银行等合规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拒绝小广告、小作坊式的网络金融产品;其次,投资理财要牢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拒绝高利率的诱惑;第三,应保护个人信息,拒绝透露个人敏感财务信息;第四,爱心捐赠要识别正规渠道,拒绝不法分子以疫情为借口非法敛财。

#烟台# #律师# #诈骗案# #北京银监会# #金融#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疫情期间出台的金融政策,疫情期间金融政策解读":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128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