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副总不仅玩内幕交易亏了钱,还被证监会“活捉”。这家四年三次嫁给上市公司的支付机构,再次成为资本市场的笑料。
副总搞了一年内幕交易亏了三万
12月5日,官网,证监会披露,a股上市公司新力金融(代码:600318)收到证监会安徽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书显示,海科融通副总裁吴京在新力金融收购海科融通中涉嫌内幕交易,没收违法所得2.98万元,罚款5万元。这起内幕交易引人注目的是,内幕交易者吴京持股已超过一年。他没有赚钱,反而亏了29800元。
处罚书显示,2016年7月起,安徽新力财务有限公司(简称“新力财务”)拟以发行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方式,收购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海科融通”)100%股权。2017年12月26日,新力金融披露了《重大资产购买预案》。
2018年2月6日,华普田健会计师事务所在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发现海科融通机械的摊销期限(5年)过长。随后,索尼集团建议海科融通对此进行调整。海科融通认为设备摊销政策调整将直接影响其业绩承诺,不予认可,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2018年3月22日前,海科融通高层召开内部会议讨论决定,重组的底线是机器工具摊销年限不能变。会议参加人员包括孟某新、李某辉、吴静、张某玲、侯某峰、张某等6人,达成终止改制意见。3月27日,新力金融发布公告,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根据处罚,吴京是海科融通的股东,担任副总经理职务,属于交易对方的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并参加了海科融通关于终止重组的会议,知晓上述内幕信息,属于知情人。
涉案“吴京”账户于2008年5月7日在中信建投证券北京单玲街营业部开立。吴京承认“吴京”证券账户是自己操作的。2018年3月22日,吴京申报将其持有的“新力金融”31200股全部卖出,实际卖出8000股,成交金额89040元。
2017年3月30日至2018年3月21日,“吴京”账户从未卖出,3月22日全部申报卖出(卖出8000股),卖出意愿强烈。
从交易价格来看,吴京的账户在2017年3月30日买入新力金融15600股,均价29.36元/股。加上后来的上市公司拆股,吴京的账户共持有新力金融3.12万股,平均持股成本为14.68元/股。2018年3月22日,根据计算,“吴京”账户的避损金额为29792.26元。
中国证监会安徽监管局认为,吴京作为内幕信息知情人,在内幕信息敏感期交易新力金融股票,违反了《证券法》的相关规定,决定没收吴京违法所得29792.26元,并处罚款5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吴京,女,1970年3月出生,住址为北京市海淀区。2013年起担任海科融通副总裁,持有公司1.3116%的股份。
四年三婚上市公司
相比这起内幕交易案,吴京所在的海科融通更值得关注。督察注意到,海科融通在过去的四年里曾三次试图“嫁”入一家上市公司,但可悲的是,虽然其价值一再降低,但至今仍未“嫁”出去。
海科融通成立于2001年4月,法人代表为孟立新,注册资本2.558亿元。北京海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35%。海科融通于2011年12月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业务类型为全国银行卡收单,将于2021年12月21日到期。
海科融通的主要盈利模式是为客户提供收单服务,收取相应的手续费。海科融通2014年、2015年、2016年1-7月净利润分别为-5971万元、-1868万元、1.13亿元;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10月,海科融通分别实现净利润9356万元、1.45亿元和1.57亿元。
海科融通已经三次试图嫁入上市公司。2015年9月,永达集团(荣宇集团前身)宣布有意收购海科融通,交易价格为29.69亿元。然而,2016年6月,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面临监管政策的极大不确定性”,永达集团宣布终止重组。
三个月后,2016年9月,新力金融宣布以23.79亿元收购海科融通全部股权。其中,交易对价为股权18.13亿元,现金5.66亿元。一年之内,成交价下降6亿,可见海科融通的“恨婚”有多强。
可惜新力金融也是形同虚设。如前所述,由于对部分条款存在不同意见,2018年3月,新力金融宣布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海科融通不为所动,愈挫愈勇,修剪一年后再次抛绣球。2019年11月22日,翠微股份(603123)发布公告,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关联方海淀科技等107名股东持有的海科融通100%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海科融通或许能圆上市梦,因为交易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北京市海淀区SASAC。
上市公司盲目追求互金热情
海科融通坎坷的婚姻史也折射出过去几年互联网金融在a股市场从火热到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以新力金融为例。它的原名是“朝东水泥& # 34;干水泥出身,实际控制人为安徽省供销合作总社。2015年,在互联网金融热潮的诱惑下,陆续收购多项金融资产,2016年剥离水泥相关业务,主营业务变为“类金融业务”。名字也变成了高大上的“新力金融”。
新力金融的金融子公司有合肥德善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安徽德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安徽德合典当有限公司、安徽德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安徽德众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其中,德众金融是公司旗下的P2P平台。截至2019年11月末,德众金融累计贷款33.75亿元,贷款余额9113万元。平台逾期金额7657万元,逾期90天以上金额7287万元,累计赔付金额5426万元,项目逾期率71.43%,金额逾期率高达83.11%。
据新力金融披露,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德众金融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082万元、1327万元和362万元,净利润1209万元、-103万元和-596万元,2019年上半年净亏损288万元。
逾期惊人,经营不善的德众金融真的走不下去了。2019年11月,新力金融发布公告称,德众金融拟于2019年11月起停止网贷新业务,专注于未到期业务的到期兑付和逾期项目的风险清理。
荣宇集团(SZ.002622)更离谱。从2015年开始,它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起了多次“忽悠式重组”,引起了足够的关注,但最终却一无所获。2019年10月15日,中国证监会对荣宇集团董事长尹宏伟发出《调查通知书》,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我们来看看荣宇集团有过哪些收购壮举。
2015年,融宇集团宣布斥资29.69亿元收购第三方支付海科融通,一年后以失败告终。
2017年4月,融钰集团宣布拟收购保险行业资产,交易金额约10亿元;6月,其重组标的由保险行业资产变更为移动互联网行业公司君博网络;9月,荣宇集团宣布终止重组。
2017年12月,融宇集团发布公告称,拟以23亿-28亿元的价格收购联保经纪100%股权,进军保险经纪行业,但这一收购不了了之。
2018年1月,荣宇集团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3900万元收购乾康金融43.33%的股权,并增资1500万元。2018年7月,荣宇集团宣布终止交易。
2018年7月,荣域集团再次大赚一笔,宣布引入CNNC国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合作方向包括后者战略入股上市公司,三年内打造100亿元的基金投资平台。然而,令人尴尬的是,CNNC央企的背景立即被媒体和CNNC揭穿。CNNC其实属于P2P领域早已臭名昭著的“华宇系”。
不过,目前尚不清楚CNNC是以假央企的身份欺骗了荣宇集团,还是后者与骗子公司合作,试图在二级市场收割投资者。
来源:检查员读钱。
作者:督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搞了一年内幕交易,这家公司女副总亏了3万,还被证监会“活捉”":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078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