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粮食系统腐败第一案。临近退休的国家发改委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九寨沟粮食收储公司董事长刘义刚,因收受某粮食轮换商贿赂35万元,近日被阿坝县检察院提起公诉。
他没能抵挡住粮商的追杀。
文瑶/漫画
“反思自己的犯罪行为,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价值观人生观被自己扭曲,忘记了入党誓词,忘记了自己的初衷,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伤害。”这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发改委教育培训中心主任、阿坝九寨沟国家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九寨沟粮食储备公司”)董事长刘义刚出具的一份自白。他本已享受副师级待遇,却在临近退休的那一年,因收受某粮食轮换商35万元贿赂而“晚节不保”。近日,刘义刚因涉嫌受贿罪被阿坝县检察院提起公诉。
异地查询,突破国有粮库腐败案
“在这种情况下,侦查员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主动排案。”阿坝县检察院检察长赵品安介绍,今年4月11日,阿坝县检察院反渎局局长刘雪枫介绍了自贡市检察院查办粮食系统案件的经验。受相关经验和做法的启发,阿坝县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将目光投向了九寨沟中储粮公司,该公司负责阿坝州的国家粮食储备。
九寨沟粮食仓储公司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在松潘县检察院的协助下,阿坝县检察院办案人员很快查明,九寨沟粮食仓储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有6名员工,董事长是阿坝发改委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刘义刚。该公司的主要职责是从事粮食储存和轮换。
阿坝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长马崇贵告诉记者,在对九寨沟粮食仓储公司进行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办案人员发现,该公司账户的资金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但只有一个叫吴某的账户多次向该公司打款。此时,吴某进入了医院调查人员的视线。
经过进一步调查,办案人员了解到,与九寨沟中储粮公司联系最紧密的是粮食轮换公司,轮换合作企业和合作方最终由董事长刘义刚确定;给公司捐款的吴某是一名谷物商人。2009年刘义刚出任公司董事长后,吴某承包了公司几乎所有的粮食轮换项目。
粮食轮换关系到国家粮食储备和粮食安全,但这么重要的工作却被同一个粮商垄断了多年。这个吴某有什么特别的?他和刘义刚主席之间会不会有不为人知的“特殊利益关系”?带着这些疑问,阿坝县检察院侦查员进一步推进侦查工作,了解到刘义刚有两套房产:一套位于成都,2009年购买,房价40多万元;另一套位于都江堰市,2013年购买,房价50多万;2015年还购买了一辆价值20多万的车。
“可疑的是,他在成都买房时家里借了30万,到2012年才还清贷款。一年后在都江堰买房时,他甚至一次性付清了房款,其中36万多元是现金支付,两年后买车也是一次性付款。”马崇贵说,刘义刚家的存款情况和收入情况,跟一个很大的财务问题有关,很可能跟吴某的利益输送有关。随即,该院将刘义刚确定为重点侦查对象,并将信息及时上报阿坝州检察院。
今年4月27日,阿坝州检察院侦查指挥中心抽调理县、黑水县、若尔盖县检察院侦查员成立办案小组,支援阿坝县检察院侦查工作,并将侦查员分成两组,一组由带队询问,另一组由赵品南带队询问。
4月28日中午,一组侦查员首先在都江堰市询问刘义刚;第二组去了南充市的一个度假村,把正在钓鱼的吴某带回都江堰市审问。两组都没有得到任何东西。和赵品安商量后,刘雪枫决定对他们进行异地讯问——通知吴某到澧县检察院接受讯问;通知刘义刚到阿坝州所在地马尔康市检察院接受讯问。
在马尔康市检察院休息室,侦查员有意向刘义刚透露他在都江堰市买房时有36万余元的现金支付,并询问这笔现金的来源。此时,刘义刚的眼神开始涣散,表情变得焦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调查人员抓住机会,继续提问。明知无路可走,刘义刚只好承认30万元是吴某送的。
“此时,吴某仍坚称与九寨沟中储粮公司有正常的业务往来,没有给刘义刚送过一分钱。”赵品南说。于是,赵品安揭露了吴某向刘义刚行贿的一些细节。吴某愣住了,很快承认他给了刘义刚30万元现金。同日,阿坝县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对刘义刚立案侦查。
粮食轮换,借机收受粮商贿赂
“在汶川看守所的这几天,我反思了自己...看新闻联播节目的时候,感觉自己是个另类。我把自己放在了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受到了良心的谴责。我唯一的出路就是迷路。”刘义刚在他的悔过书中写道。据马崇贵说,刘义刚的忏悔是深刻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主动交代了自己在担任九寨沟中储粮公司董事长期间,两次受贿共计35万元的事实。
“刘义刚的受贿行为主要发生在2012年至2016年九寨沟中储粮公司小麦、水稻等粮食轮换期间。”马崇贵介绍。
2009年11月,刘义刚开始兼任九寨沟中储粮公司董事长。2012年,该公司首次在省级轮换5000吨储存小麦。公司召开董事会,根据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农发行下达的轮换计划,讨论决定以旧粮换新粮。刘义刚交代:“因为我们公司跟吴某比较熟,所以决定让他轮换这5000吨小麦,约定我们付给他300元/吨的运费,差价0.07元/公斤,签了合同。”“事实上,吴某在都江堰市有一家米店,刘义刚的家就在这家店附近。两人早就认识了。”马崇贵告诉记者。
2008年汶川地震时,九寨沟中储粮公司储备了1800吨大米,由国家安排支援灾区。后来省内各市捐赠的1800吨大米重新入库,但质量不是很好。为此,2012年,该公司向国家发改委提出计划销售这批大米,销售资金用于偿还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1800吨大米的轮换权也给了吴某,售价1.1元/斤。轮换的时候,吴某说要给我一些好处。”刘义刚交代,在公司1800吨大米销售接近尾声,5000吨小麦轮换接近一半的时候,吴某打电话约他见面,两人约在他家附近的一个茶馆见面。与此同时,吴某递给刘义刚一个黑布袋,然后说了一些感谢的客套话,就离开了对方。
回到家,刘义刚打开黑色布袋,发现里面有30万元现金。怕家人知道,他把钱放回包里,放在客厅厕所附近的杂物柜里。“这个柜子又高又深,家里人多的时候可以当床用。我用扁担把装着30万现金的黑布袋推到最里面的位置,再用硬纸壳把袋子推到柜子最里面。”刘义刚交代,“收到30万现金后,我很害怕,就像心里有个包袱,睡不安稳。”
“即便如此,2016年九寨沟中储粮公司轮换1800吨国家级储备大米时,通过找到一家大米公司进行轮换,并收受该公司包工头杨现金5万元。”马崇贵介绍,根据刘义刚的账户,这笔钱用于个人日常开支。
“在收到吴某的30万元现金后,刘义刚一直不敢拿出来,直到他在都江堰市买了房子。但他骗妻子说,一部分是自己平时的积蓄,一部分是向朋友借的。”马崇贵告诉记者。
在利益面前,我没有控制住自己。
“我工作的单位就是我的温饱。我的违法行为给单位拉黑了,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恶劣社会影响。就我的衣食而言,我做贼心虚,为单位的教养感到羞耻。”刘义刚在自白书中写他的工作单位时非常激动。为什么?看看他的简历就知道了。1980年3月从阿坝财贸学校毕业后,在阿坝粮食局工作。1993年至案发,在阿坝粮食职工学校工作。期间进行了机构改革,学校名称变更为阿坝发改委教育培训中心。2013年开始享受副处级待遇。
在基层,能拿个副科级待遇不容易。为什么你会因为区区35万元而毁了自己的未来?面对记者的不解,检察官表示妻子也难以理解。当刘义刚在采取强制措施后通知他的家人时,他的妻子根本不相信,并反复询问是否有错误。刘义刚的妻子也在粮食系统工作。她是科级干部。她女儿女婿都在成都工作,单位都不错。没有必要接受这几十万元。
“在金钱和利益面前我没有控制住自己。”刘义刚忏悔书中的这句话给出了答案。
“民以食为天”。粮食储备是为保障非农业人口的粮食消费需求,调节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而建立的物资储备制度。国家储备粮库可谓“天下粮仓”,每个工作岗位都是肥肉。所以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粮库的钱没腰,看你能不能抓到。”
近年来,粮食储备系统腐败案件时有发生,主要作案手段有:以次充好、以旧换新、虚假轮换、套取国家补贴;拿各种项目回扣,做假账等。国人不禁感叹:“粮官”成了“鼠爷”,坏了“良心”!
据吴某介绍,九寨沟中储粮公司每次进行粮食轮换,利润空都很大,有时上百万元。很多粮商绞尽脑汁才拿到粮食轮换项目。因为给了刘义刚一笔“好处费”,双方结下了“友谊”。2017年该公司再次轮换5000吨小麦时,吴某顺利拿到轮换项目,至案发时已轮换2500吨。
“但其中有1000吨是老麦,重新整理后放入公司仓库,没有购买新麦进行轮换。”问起来,吴某说,轮换到1500吨的时候,刘义刚问他仓库里剩下的1000吨小麦就不轮换了,问他如果整理入库,质量能不能达标。“我说轮换之前测试过了,标准的三级小麦。他说既然已经检测过了,质量也达标了,那就整理好放回仓库没问题。”
刘义刚第一次拿到30万好处费后,就藏在家里储藏室的柜子角落里,一年多不敢动。第二次拿到好处费5万元后,放在家里用于个人日常开支;第三次主动“以旧换新”进行假粮轮换。在犯罪的道路上,刘义刚从一开始的恐惧变得越来越冷静。马崇贵告诉记者:“得益于案件的及时查处,他冒领国家轮换补贴的计划破灭了,也避免了他在犯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九寨沟中储粮公司曾多次将粮食轮换工程交给吴某。难道没有内外监督吗?”采访中,记者对这个问题感到不解。
据该公司一位副经理介绍,公司每次进行粮食轮换,都会在四川粮食网上公开竞价。但由于公司地处川西高原,交通极其不便,运输成本高,网上竞价每次都失败。因为没有硬性规定,要轮换的粮食必须通过互联网公开销售。最终,刘义刚决定让吴某承担公司的粮食轮换项目。
记者了解到,为避免类似案件发生,阿坝县检察院结合办案提出四点检察建议:加强外部监督,明确规定粮食轮换必须通过网上竞价,坚决杜绝国家粮食储备企业自主决定轮换粮商;加强内部监督,上级部门成立粮食轮换监督小组,对国家粮食储备企业粮食轮换情况进行检查;国家粮食储备企业应在每次粮食轮换过程中成立临时党组,组长由上级机关纪检监察人员担任;在国家粮食储备企业中,对销售、轮换等关键岗位的负责人员实行轮岗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其进行廉政谈话和警示教育。
“粮仓‘硕鼠’不仅受贿枉法,还威胁粮食安全。通过实施上述措施,使粮官不愿腐、不敢腐、不能腐,为百姓守住‘粮仓’。”赵品南说。(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粮食 国库,地方国有粮库":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064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