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稳经济、促消费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背景下,用户前期被压抑的消费需求正在不断释放,不少银行也推出让利活动,抢占消费信贷市场。7月24日,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调查发现,一个月前,只有少数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推出年利率低于4%的消费贷款产品。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中小银行加入了将消费贷款利率降至4%以下的“大军”。
多家银行消费贷款利率跌破4%。
消费贷款利率打折在过去并不常见。然而,从今年6月份开始,多家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继开始了消费贷款优惠利率的热潮。现在,这股风潮愈演愈烈,很多地方中小银行也开始加入其中。
7月24日,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发现,近日,珠海农商银行、中牟尹正村镇银行、福贡农村信用社均推出消费贷款让利活动。珠海农商银行推出了用户家庭备用金,为符合条件的用户提供信贷。信用完成后,只要用户需要消费资金,就可以在信用期内随时从手机银行提取,随取随还,随借随还。精英版,最高授信额度100万,最长5年,期限1-3年,年化利率低至3.88%。
中牟尹正村镇银行推出的“万元消费贷”活动,主要应用场景为购物,适用客户为银行辖内自然人。最高贷款金额不超过10000元,年利率(单利)低至3.99%。福贡农村信用社也推出了面向公职人员的个人消费贷款。最高无抵押贷款额度50万,最长贷款期限10年,年利率低至3.7%。还款方式可以灵活分期,也可以按月还本付息。
与地方中小银行相比,不少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也采取了消费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如中国银行“中银E贷”年利率低至3.9%,工商银行“融E贷”7月26日至8月31日通过手机银行等渠道可享受利率优惠。其中,最低一年期利率3.99%,招商银行“闪电贷”年化利率低至3.95%。
为什么银行纷纷下调消费贷款利率?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表示,一方面,为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国内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整,财政货币政策发力,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足,市场利率中枢下移,自然带动消费贷款等小额信用贷款成本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生产生活加速复苏,居民消费需求加速回升,带动消费信贷需求增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消费信贷支持,帮助恢复国内消费势头。
优质客户争夺激战“如火如荼”
市场观点认为,消费贷款利率一再下调的背后,是银行对优质客户的争夺。多位银行人士在接受《今日北京商报》采访时也持相同观点。
"不是所有的顾客都能申请低息消费贷款。"一位银行人士表示,“申请消费贷款有一定的门槛和条件,每个用户审批的利率和额度都不一样。比如我行利率最低的消费贷款产品,只有符合条件的国企、央企用户才能获得。在吸引到这个优质客户群后,我们会进一步完善相应的金融服务配套政策,努力让这些用户成为长尾用户。”
“做好零售业务一直是银行努力的重点,但受疫情影响,我们也发现了近年来网络消费贷款业务的优势。"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表示,"以前,消费贷款业务在我们零售业务中的占比并不是很高。在疫情的影响下,所有贷款业务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消费贷款业务却上升了,这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
在谈到消费贷款业务逆势增长的原因时,上述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提到,“线上是重要原因。线上渠道和服务之后,银行服务的客户群也是广泛的。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场情况进一步提高利率和宣传方式,吸引优质用户”。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发现,目前很多银行都可以在线申请消费贷款,而且流程简单。以某大国有行为为例,通过人脸识别提交姓名和个人身份认证后即可获得审批额度;而另一家股份制银行推出的消费贷款产品,用户只需填写公积金缴存城市,通过人脸识别即可申请贷款,申请后一分钟即可获得审批结果。
银行降低“姿态”促贷,也让不少消费者直呼“太难得”!“前两天接到多家银行的电话,说可以申请低息消费贷款。我可以在网上申请,不用去网点。‘货比三家’之后我准备去试试。”白领陈凯(化名)感慨道。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指出,银行下调消费贷款利率是为了降低利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部分高净值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未来这些用户可以增加配套理财、金融产品的销售,留住长尾用户。
短期下调的概率依然存在。
在降费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贷款利率下行是大势所趋,贷款市场牌价(LPR)对贷款产品定价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今年以来,央行已连续两次下调LPR数据。今年1月,1年期LPR和5年期LPR同时下行,随后连续3个月维持不变。直到5月,5年期LPR下降了15个基点,1年期LPR保持不变。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7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一年期为3.7%,五年期及以上为4.45%,与之前持平。对于后续的LPR走势,业内多方也做了预测,目前仍有空的下调空间。
与此同时,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正在逐步复苏。7月1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表示,上半年住户贷款增加2.18万亿元,其中消费贷款增加6468亿元。
对于消费贷款利率的走势,王红英分析,银行降低消费贷款利率的意图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目前消费贷款利率打折是银行的短期促销。消费贷是基于用户信用的短期综合授信行为,还是有一定风险溢价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短期下调的概率还是存在的,但长期下调的概率不大。
在周看来,各银行个人贷款中小额消费贷款的比重存在差异,占全部银行贷款的比重较小。小额消费贷款降息无疑会拉低息差,但由于占总贷款比例较小,且考虑到小额消费贷款的扩张,影响有限。
工业经济高级研究员王建辉表示,消费贷款利率的下降表明银行的资金成本处于整体下降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会选择给消费者优惠活动来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空的短期降息空间依然存在。但目前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仍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在此期间银行需要控制风险。如果消费者过多使用消费贷款造成个人信用风险,相当于变相创造了新的坏账来源。
北京商报记者宋艺彤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各银行消费贷利率对比,各大银行消费贷款利率对比":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212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