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流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指南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流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指南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已经开始了!省教育厅要求各县(市、区)根据人数、地区和工作安排确定具体时间,并向社会公布。此外,为更好地服务贫困家庭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今年再次强调,各县(市、区)在申请资助时,不得要求学生提供其家庭所在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出具的盖章证明,由申请人签字并书面承诺代替。

如果您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申请有任何疑问,可以点击下图查看详情,也可以拨打您所在县(市、区)的热线电话进行咨询!

广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热线单位电话广东省教育厅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公室020-37629029020-37626460广州市教育局020-22083680、22083659荔湾区教育局020-81939960、81938913越秀区教育局020-83520267、89029749海珠区教育局020 32197535从化教育局020-87922462珠海市教育局0756-2121171香洲教育局0756-2611303斗门教育局0756-5521302金湾教育局0756-7863901高栏港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局0756-72288853、7718915横琴新区社会事务局07 教育局0757-22835800高明区教育局0757-88282313韶关市教育局0751-6919671始兴县教育局0751-6927326仁化县教育局0751-6343782翁源县教育局0751-2818193曲江区教育局0751-6689723信丰县教育局07523局0751-3869500乳源教育局0751-5369639乐昌教育局0751-5560532镇江教育局0751-8898603吴江教育局0751-8153372河源教育局0762-3388711源城教育局0762-33188。2-6833963李安平教育局0762-4331686和平县教育局0762-5631039东源教育局0762-8832955梅州教育局0753-2180868梅江教育局0753-2196543、2196839兴宁市教育局0753-6105385梅县教育局0753-258995522惠城教育局0752-2677423惠阳教育局0752-3826030惠东教育局0752-8818113博罗教育局0752-6291008龙门教育局0752-7793931仲恺教育厅0752-2609842大亚湾教育局0752-5562152。3市区教育局0660-3376502海丰教育局0660-6691803陆丰教育局0660-8916339六合教育局0660-5663226东莞教育局0769-28331223中山教育局0760-89989202江门教育局0750-35032。1214江海教育局0750-3861640新会教育局0750-6623061台山教育局0750-5522302开平教育局0750-2286952鹤山教育局0750-8938620恩平市教育局0750-7822115阳江市教育局0662-333823阳春。江城区教育局0662-3281598阳东区教育局0662-6383166阳西县教育局0662-5552075海陵区教育局0662-3881738高新区教育局0662-3825232湛江市教育局0759-3336736赤坎区教育局0759-8208361 8208167 8855299南三区教育局0759-3587797麻章区教育局0759-3587670茂名市教育局0668-3330989茂南区教育局0668-2825659电白区教育局0668-5130130高州市教育局0668-6601316化州市教育局0668-。 教育局0668-8813655高新区教育局0668-3969355滨海新区教育局0668-5353990肇庆市教育局0758-2821904端州区教育局0758-2268948高要区教育局0758-8397100、8393962鼎湖区教育局15728851686四会03清城教育局0763-3366390清新教育局0763-5822163佛冈教育局0763-429902英德教育局0763-2813090连南教育局0763-8660016连州教育局0763-6638390阳山教育局0763-7806830。市教育局0768-2801720饶平县教育局0768-7503411潮安区教育局0768-5811424湘桥区教育局0768-2337872枫溪区教育局0768-2926835、3905269揭阳市教育局0663-8724403榕城区教育局0663-8656917揭东港经济区教育局0663-5688776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教育局0663-8801252乔普区教育局0663-2762540大南山华侨区教育局0663-6452029南海石化工业区教育局0663-6392728云浮市教育局0766-8830608云城区教育局0766-8828。-8638073郁南县教育局0766-7592188、7337121罗定市教育局0766-3735299新兴县教育局0766-2978311、2978221深圳市教育局0755-82386753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本人户籍所在地县教育局办理。省市两级不负责办理具体业务的国家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国家开发银行扶贫金融部地区发展局对做好2019年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确保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贷尽贷”

各地教育部门和开发银行分支机构要按照“用好贷款、精准补助”的原则,重点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需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贫困家庭残疾学生、残疾人子女等特殊群体的支持力度,坚持不设贷款总数和总规模的上下限,确保学生贷款需求得到满足。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今年高职院校将招收100万学生。为保证学生在不同录取时间申请贷款,开发银行各分行要充分保证助学贷款业务规模。

各地教育部门要认真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办发〔2018〕16号),不得要求学生在申请资助时提供其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出具的盖章证明,改为由申请人书面签字并承诺。如有必要,可要求学生提供现有相关材料的复印件。

推进受理场所标准化。

各省级教育部门要积极大力推进助学贷款受理场所标准化建设,结合各县(区)本地高考人数、贫困生比例、管理半径等情况,确保贷款受理场所宽敞、网络设施畅通、办公设备正常、受理流程顺畅、学生和家长放心。各县(区)要根据需要、往届受理经验和今年受理进度,通过调配人员或选派志愿者等方式,配置合适的工作人员,确保指导、咨询、受理工作有序开展。

有效提高贷款管理效率。

01

及时完成预申请工作

各分行要会同省(市)级资助中心,按照《国家助学贷款操作规程(2019年版)》(教助中心〔2019〕57号)的有关规定,督促各地教育部门大力推进高中阶段预申请工作。对于高中阶段未进行预申请,但因自然灾害、家庭变故或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需要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县级资助中心或高中可根据其相关材料和实际情况为其申请预申请,然后再受理贷款。同时,各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应于7月25日前在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管理系统完成2019年高中阶段预申请。

02

积极推进电子合同全覆盖

各地教育部门和开发银行分支机构要加强电子合同培训,组织各县完成硬件设备安装调试和网络环境速度测试;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重点关注响应的及时性和相关IT系统运行的顺畅性。如有问题,应及时反馈给开发银行总行。在问题解决之前,开发银行分行经理应及时通过生源地贷款信息管理系统的“机构管理→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管理”功能,将存在问题的县级资助中心调整为纸质管理模式,避免出现贷款受理工作中断、学生和家长多次奔波的现象。开发银行各分行应打印足够的纸质合同,确保纸质处理和电子处理模式的平稳过渡和衔接。

03

平稳有序地组织贷款处理。

一是实施错峰受理,各县级资助中心要采取高中、乡镇、续贷等方式进行错峰受理。二是实行分散受理,年均受理5000人以上,应在相关镇、高中设立贷款办理点,避免学生和家长排长队等待或多次往返。第三,预约。各县级资助中心要积极使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和网上预约,采取“网上预约、现场编号、集中受理”等方式,掌握受理动态。四是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各地要在贷款受理点提供遮阳防晒、免费饮用水、免费打印申请表等人性化服务,尽可能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便利。五是加强助学贷款学生信息管理,进一步消除网络安全风险隐患,切实维护重要数据和学生信息,防止学生个人信息泄露。

加大受理宣传力度。

在验收过程中,各地教育部门和开发银行分行要进一步加强宣传。一是继续加强对申请助学贷款的宣传,确保学生和家长了解贷款政策和办理程序。特别是针对今年补贴资格政策的调整,要加强诚信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全面准确理解和掌握政策。二是进一步丰富宣传材料和方式,通过悬挂横幅、制作展板、印发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做好助学贷款办理流程和还款流程的宣传工作,增强宣传实效。三是各级资助中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等平台宣传助学贷款受理情况,广泛报道各地有序受理现场,积极介绍受理一线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编辑:蔡

修改:胡海

来源:广东教育

热文推荐

2019年广东“三支一扶”招聘2000人!5月6日起报名!

扶贫干部也需要“帮助”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截至去年底,已有662名基层扶贫干部献出了生命。

第一书记:去广大农村建功立业。

一个扶贫干部家庭的日记

全国扶贫举报监督热线:12317

提交电子邮件:gdfpxw@163.com

扶贫政策、扶贫趋势和经验交流

主办单位:广东省扶贫办

主办单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流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指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204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