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
编辑苏建勋
2021年是煤炭行业历史性的一年。由于煤电短缺,煤炭价格已经冲到了最近7年来的最高点。
煤价飙升让各大煤炭公司过了一个丰收年。不久前,煤炭企业陆续披露了2021年的业绩预测,各家公司的财务数据都很华丽。其中,一骑绝尘的是“美锦能源”。
据披露,2021年,美锦能源预计盈利25亿至30亿元,同比增长260%至331%。反映在股价上,美锦能源从去年初的6.68元到去年底的16元左右,翻了一倍。
支撑美锦能源股价的不仅仅是去年煤炭行业的历史波动。
在“双碳”和“去产能”的双重背景下,煤炭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环保限产风险极大,但这家极具代表性的山西煤炭企业背后的姚氏家族,却在5年前做出了转型决定——探索氢能。
从工业副产品到制氢加氢站,再到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美锦能源是目前氢能布局最全面的公司之一。
煤炭主业让背后的姚氏家族多次登上富豪榜。如今的氢能转型无疑成为支撑美锦二级市场叙事的重要一极,搭上了新能源和碳中和的顺风车。美锦能源最新市值达到近660亿元,让姚氏家族稳坐“山西首富”的位置。
姚巨货时代的战争决策
从最初的1.6万元白手起家到今天的100亿市值,姚氏家族的创业是一个煤老板决定抗争的传奇故事。这背后的一个关键人物是姚家第一代掌门人姚巨货。
姚巨货创业较晚,50岁。改革开放后,1981年,他借了16000元,买了两辆旧车开始运输,带动村民致富。第二年,他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然而好景不长。次年,他被认定为“典型的资本家”,被判入狱一年。但很快,由于当地纠正了思想错误,他被无罪释放。
为了抚养六个孩子,照顾生病的母亲和妻子,姚巨货决定继续做生意。1984年,姚巨货借了10万元在清徐县开了一家煤炭加工厂,也就是美锦能源的前身。从入狱到创业,这家工厂为姚巨货未来的事业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启动资金。
当时村民看到,采用土法炼焦的工厂越来越多,村里的河滩上竖起了100多根烟囱。面对激烈的竞争,姚巨货很快找到了新的出路。
在大家都用公路运煤的时代,姚巨货重点发展铁路运输。1985年,姚巨货迅速建立了山西第一个私营焦炭火车站,并通过租赁、贷款和集资的方式接管了数百辆铁路车辆和站台。
这是姚巨货创业最关键的决定。当时没有个人跑火车的先例,铁路运煤的经验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铁路运输成本更低,强度更大,更适合煤炭的长途运输。
拥有自己的煤厂和足够的运输能力,姚巨货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就已经进入了煤价飙升的时代。
买煤的人往家里寄大捆大捆的现金,姚巨货的煤批量发往全省各地,美锦的生意越做越大。短短十几年,美锦已经成为以煤炭、焦化、煤化工为主业的大型公司。2006年,美锦借壳上市。
今年是山西大煤老板最滋润的一年。姚巨货的姚氏家族以40亿元的净资产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41位。
回顾姚氏家族的创业故事,他从一个“囚徒”决定继续创业;从挖煤到包下整个产业链,美锦当时做的每一个决定,而这一切自然都取决于姚巨货宣战的决心。
煤炭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作为姚氏家族的传承人,美锦第三代传人姚金龙并不排斥“煤老板”这种偶尔带有贬义的称呼。
上世纪70年代后,他已经拥有了美国伦斯勒理工大学的金融学位,站在了比祖父和父亲姚更高的起点上,但当他接手庞大的美锦能源时,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迎来更好的煤炭时代。
2009年,恰好是山西煤炭行业大整合的一年。当时山西省出台意见,明确控制山西煤矿企业的规模、数量和生产方式。发展方式将从“粗放黑”向“精细绿”转变,“小煤老板”时代将正式终结。
同时,上游煤炭行业的大整合也影响到了以煤炭为核心能源的下游行业(如钢铁)。综合影响下,自2009年开始,美锦能源财报账面数字跌至冰点:当年美锦能源营收仅为8.7亿元,同比下滑49%,开始亏损,净亏损448万元。
此外,在去杠杆的背景下,美锦能源的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资产负债率常年保持在40%。
为了弥补高库存和经营亏损空,美锦能源在姚家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带领下,一度以变卖资产、质押股权的方式回血。但这未能给美锦能源的股价注入一针强心剂:2019年之前,美锦能源的股价一直在3-4元内徘徊,2018年12月27日,美锦能源还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3.11元/股。
美锦的兴盛是抓住了煤炭是社会主要能源的时代大机遇。那么,在新一轮能源改革中,如何留住企业?如何拯救丢失的织锦?这是姚金龙作为公司掌门人十年后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他曾在一次采访中回答过这个问题:传统能源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吃干榨尽”,对原有产业进行升级,使其更加清洁;另一个是转型探索和清洁能源的协调发展。
大量手握巨额现金的煤老板已经退场,他们大多在其他“热钱”领域崭露头角:比如炒房,比如影视剧投资。
姚金龙选择了第二条路。
关键的一步
对于美锦来说,从传统煤转到氢能是一个顺利的决策转变。
氢气有三种制备方法:灰氢、蓝氢和绿氢。灰色、蓝色和绿色,根本区别在于原材料的环保程度,即化石燃料、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风能/光能)。在美锦核心业务的炼焦中,煤焦炉气的副产品中有一半以上是氢气,通过提纯可以实现氢气的工业化制备。
过去煤炭行业的做法是将这些污染副产品释放到大气中。发展工业制氢不会增加太多成本——梅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原料,氢气产量也高。美锦此前宣布,从煤焦炉中提取的氢气已经达到6.4万亿吨/年——据估计,这是4万辆轿车、1.3万辆重卡和1万辆大卡车的年耗氢量。
氢能的产业链太长,大部分想跨界进入氢能的厂商都要从自己的长板切入。比如中石化从加氢站突破,光伏厂商从光伏绿色制氢起步。虽然美锦能源的优势是低成本生产氢气,但一个关键问题是:氢气生产出来后如何利用?
氢应用的最重要的成本之一是氢的运输和储存。应用场景离气源越远,成本越高。但姚金龙决定在下游氢应用产业链形成之前,做好全产业链的布局。
2017年,美锦能源以现金方式直接收购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佛山飞驰汽车51%的股权,切入氢燃料电池物流车领域;2018年,美锦能源与广东宏运高新共同投资成立广州金鸿投资,是美锦投资在氢燃料电池行业的排头兵。
此后,该公司投资了研究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膜电池的公司鸿基创能,还收购了主要研究方向为氢燃料电池堆的郭虹氢能。
在加氢环节,美锦目前也布局了约8个加氢站,并发布了“十四五”期间建设100个加氢站的目标。
美锦还表示,将斥巨资建设氢能示范区,如计划斥资100亿元在嘉兴建设氢能汽车产业园,100亿元在青岛建设“氢能小镇”。
一系列的举措确实让美锦再次尝到了转型的甜头。
2019年以来,美锦股价一路飙升,从此前低迷多年的3元/股,一路飙升至21元,涨幅超过500%,一度被称为“妖股”。
虽然姚金龙本人一再澄清转型并非“市场热”。但美锦目前的资金储备能否支撑如此庞大的氢能产业链投资,一直受到质疑。
煤炭仍然是美锦的主营业务。然而,自2019年以来,美锦能源净利润出现下滑,公司负债也出现肉眼可见的增长,2020年达到140亿元。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美锦能源资产总额273亿元,负债总额140亿元,资产负债率53%。
受限于资金,有些投资承诺没了。此前,梅津在被问及上述两个百亿元氢能产业园的投资只是意向,并非实际建设。
氢能的转化是有风险的。如何利用煤炭这一主业,筹集巨额氢能进行前期投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姚家族的创业史,也是一部国内煤炭产业集中的发展史。《美锦四十年》的故事中不乏这样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就像姚巨货在创业之初曾经说过的那样:“市场经济就像一盘棋,一方是对的,整盘棋都是活的。”。
今天的“氢”棋,对美锦能源来说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山西制氢,山西氢能源公司":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115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