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发布了第四批国家级“专精创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全国共有4357家企业,前三批共有9199家企业。
自2019年首批国家级专业化新巨头上市以来,张江科投生态共有49家企业获此殊荣,约占获得国家级专业化新巨头的上海企业的10%。此外,张江84家小巨人企业中,属于张江科投生态的企业有42家,占比50%。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张江科投生态的小巨人企业都是什么样的。张江科投如何帮助小巨人企业成长?
四年培育49家国家级专业化创新“小巨人”
对于企业来说,国家“专家创新型”小巨人称号是国家的认可,是企业科技实力的体现。“专、新”是指企业要有专、有专的技术;产品要精致,技术要精深,企业管理要精细化;产品或服务应该是独特的;另外,还要有自主创新。
总结一下,专、新就是“专、精、特、新”。专、新的灵魂是创新,基础是科技实力。
国家级“小巨人”专做创新,是“专做创新”企业中的佼佼者。
国家级专业化和新颖性巨头的评估标准是严格的,主要包括以下标准:
在经济效益方面,企业需满足近两年主营业务收入或净利润平均增速5%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专业化方面,企业从事特定细节市场3年及以上。
主营业务收入方面,主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在省内前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自第一批专业化新巨头名单发布以来,已有49家张江生态投资企业获此殊荣,约占获得国家级专业化新巨头的上海企业的10%。此外,在张江全部84家小巨人企业中,属于张江科投生态的企业有42家,占比50%。
张江科学投资有限公司立足于张江科学城,以专业的方式发现、支持和培育各个成长阶段、不同行业的科技项目。张成立18年来,投资了安吉科技、半导体、百济神州、微创机器人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帮助一大批企业登陆二级市场。
在这49家企业中,第一批获奖1家,第二批8家,第三批22家,第四批18家。其中,39家企业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
扶持张江三大产业,帮助16家“小巨人”成功上市。
这49家“专业化、创新型”企业都位于不同的行业,发展阶段不同,心智过程也不同。
从行业分布来看,49家国家级“专精创新”小巨人中,集成电路、医疗健康、人工智能行业的企业最多,分别达到18家、15家和5家。此外,企业服务、智能硬件、汽车交通、新材料、新能源、新产业等领域的多家企业也获此殊荣。
目前的产业分布正好对应了张江的三大产业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也显示了张江的投资特点和资源禀赋。
从集成电路细分来看,安陆科技、林楠电子、奥捷科技等13家公司从事芯片设计,长园伟安、安吉科技等2家公司生产半导体材料及化学品,吉峰电子、捷策创电子等2家公司从事封装测试,1家公司从事ip集成。
从医疗保健细分来看,设计生产医疗器械的有新麦医疗、之江生物、欧普生物等7家公司,生物技术行业的有欧普麦、美吉生物、吉凯基因、姚远基因等4家公司,生物医药行业的有李鹏生物、浩源药业、卞安济研发生物医药等3家公司,医疗信息化的有1家公司。
从人工智能的细分领域来看,有两家公司深度涉足机器人行业。此外,计算机视觉、智能驾驶和AI行业应用各1家,包括Ti Mi机器人、大观数据和何塞科技。
从投融资情况来看,已上市16家,未上市33家。在这些未上市公司中,分别有2家、8家、9家、9家和3家公司的最近一轮融资是从A到E。此外,还有一家企业尚未获得融资。
上述16家上市公司中,13家在上交所科技创新板上市,另外3家在上交所主板、深交所和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这些企业之所以选择在科技创新板上市,正是因为小巨人企业属于中小型科技企业,所以选择科技创新板上市是合理的。
这16家企业中,有3家获得了张江科投的直接投资,1家获得了张江科投投资基金的投资,5家入驻了张江科投相关的孵化器,5家获得了科创的小贷,1家获得了资金和孵化,另一家获得了直接投资、资金和孵化。
从成立时间来看,有3家企业成立于2000年之前,最早的是欧普生物,成立于1994年。2016年之后成立了两家公司,最新的一家是芯翼信息科技,成立于2017年。
另外,2011-2015年是小巨人企业的高峰期,这期间成立了21家企业。此外,2006-2010年建立了14家企业,2000-2005年建立了9家企业。
直投、基金、孵化、分贷“组合拳”助力小巨人企业成长
专业化和创新不仅代表了企业的科技水平,也反映了企业的发展阶段。中小企业是国家级专业化创新巨头的大多数,其发展阶段仍处于中早期。在资金、供应商、经营方式、市场开拓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完善,难以抵御风险,急需外部支持,而投资机构的资源支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资金。张投资生态投资,帮助企业解决棘手的资金问题和急需的工商赋能问题。直投、基金、孵化、分贷构成了张江分投多层次的投资赋能方式,每种方式都对应着明确的投资目标和使用场景。
直接投资方面,投资项目超过100个,投资额超过30亿元。在张江生态投资企业中,有10家小巨人企业获得了直接投资资金,包括半导体材料开发商安吉科技、疾病关键基因开发商吉凯基因、医疗机器人服务商Ti Mi机器人等。其中4家已登陆上交所主板或科技创新板。近年来,张江科投还在探索主动管理资金的模式,以丰富投资产品,提高投资效率。首只主动管理型基金——浦发生物医药子基金一期(张克和润)于今年7月顺利结束募集,已完成10余个生命健康领域创新项目的投资布局。
在基金方面,作为有限合伙人,张江科投投资了50只基金,合同投资额超过30亿元,参与基金总规模超过600亿元。在张江科投生态企业中,有17家小型巨头企业获得了基金投资,包括功率半导体设计制造商恒泰科、医疗大数据服务提供商科林伯里、电路保护和功率半导体产品提供商长园卫安。
在孵化方面,张江科投旗下的张江孵化器、张江药谷平台等孵化器会选择有潜力的小微企业,给予资金、场地、管理培训、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服务等资源服务,帮助其成长。以张江孵化器为例。拥有9个孵化器空 room,300多家企业,涵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数字医疗、科技金融等多个子领域。张江科投生态已有29家小巨人企业入驻这些孵化器,包括基因测序服务商美琪生物、文本智能处理服务商大观数据、细胞培养产品及服务商Opmai等。
分贷方面,张江分投旗下为初创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的张江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分贷)分贷是上海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科技小额贷款,规模位居全国前列。除了股权融资,科创企业可能还急需资金来布局不同的产品线,用于产品技术研发、人才储备、设备更新等。,而债务融资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合作手段。张江科投生态科技的8家小巨人企业获得了其小额贷款,包括锂电池储能系统提供商派能科技、新型薄膜材料开发商海友新材料、汽车动力测试系统开发商华谊科技。
直投、基金、孵化、贷款也会相互配合,多元化,让不同发展情况的企业得到相应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比如类脑智能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石狮科技,2020年落户张江人工智能岛。2021年,Pre-B融资由张江科投参与,入驻默克上海创新基地。
通过直投、基金、孵化、分贷的“组合拳”,不少企业成功上市。如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奥捷科技,2019年入驻张江科技投资孵化器,获得基金注资。一年后,再次获得张江科技投资的直接投资。2022年1月,奥捷科技登陆上海科技创新板。奥捷科技已经出货超过3亿颗芯片,量产超过30颗全新芯片。年营收增长率达到206%,R&D人员数量增长53%。
张江科技投资生态在49家国家级专业化、创新型、小巨人企业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给予企业发展的必要帮助,无论是直接投资、基金、孵化还是科技贷款,每一种方式都能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互补,使企业茁壮成长,使创业者实现理想。
在这个硬核科技、产业一波接一波、科技创新一波接一波的风暴场中,张投资致力于成为产业领域的观察者和领航者,坚守服务硬核科技的本色,以科技创新和社会效益为准绳,衡量张江乃至上海的科技发展,助力科技创新之都上海,跟随历史步伐,面向未来前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张江科创投资,张江科投怎么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976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