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网络平台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断直连,个人信息能网贷吗

网络平台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断直连,个人信息能网贷吗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本报记者叶

当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和数据优势消失后,网贷模式可能会再次被重塑。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央行征信局向部分网络平台机构下发通知,要求平台机构不得以申请信息、身份信息、基本信息、个人画像评分信息等名义,向金融机构直接提供个人自愿提交的信息、平台内部生成的信息或从外部获取的信息。,而且要实现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的全面“直连”。

北京互金平台一位人士向本报证实了这一消息,并表示,该通知是此前央行等部门约谈13家互金平台的后续,需要在平台和金融机构中增加征信机构。

据新华社报道,4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对13家从事金融业务的主要网络平台企业进行了监管约谈,指出被约谈企业业务特点全面、业务规模大、在行业内有重要影响、暴露问题典型,必须首先认真整改。

因此,虽然很多名单外的贷款机构对本报表示没有收到相关通知,但他们都非常关注这一消息,这有助于贷款机构评估直连被切断后可能产生的影响。

如果贷款行业开放“直连”,可能意味着过去银行提供牌照和资金,互联网平台提供流量和技术,互联网贷款的形式将进一步改变。

直接连接风险:信息安全和许可问题

为什么监管要求平台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直接断开”?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论文采访时指出,“直连”存在数据处理规范和许可的问题,前者涉及信息安全和保护,后者涉及征信管理系统的干扰。

他进一步指出,第一,“直连”可能导致平台或数据公司收集的隐私数据被滥用和泄露;第二,数据公司在实践中扮演征信机构的角色,往往会将客户画像或风险评级、信用评级直接发送给银行,作为风控的依据,所以涉及到牌照问题。从理论上讲,征信区分不良信用等级,按照信用等级违约进行处罚,有点社会治理的内容。因此,有资格进行信用评级的机构应受到强有力的监管,或至少获得经营许可。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也对本报表示,个人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实现需要个人征信牌照的支持。此前,对营销服务或系统技术服务收费,对模糊数据直接收费,是互联网平台的变通办法,也造成了数据收集和使用的混乱。

他还指出,而且,相关合作机构过于依赖互联网平台的数据黑箱,无法实现风险控制的独立性,这可能意味着大量的潜在金融风险。

事实上,在4月29日对13家互联网平台的约谈中,央行等部门提出要打破信息垄断,依法通过持牌征信机构严格开展个人征信业务。

根据央行征信局的上述通知,要求互联网平台机构整改与金融机构形成“平台-征信机构-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模式。上述北京互金平台表示,需要在平台和金融机构之间增加征信机构。未来平台可能会根据征信机构对数据的要求来取数据,征信机构会把数据给金融机构。

曾刚认为,直连被打破后,三方的业务流程保护了数据安全,同时规范了整个征信管理市场。

金融科技专家苏也指出,三方业务合作模式有助于保护个人信息,规范个人信息在不同机构间的传输和共享。但是,目前个人征信牌照数量仍然偏低。在持牌征信业务的广阔市场和前景下,可以推动和促进更多机构纳入个人征信牌照范围,进一步激发征信市场活力。

目前个人征信机构主要是央行征信中心和两家市场化的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和朴道征信。其中,朴道郑新的股东包括北金控集团、京东数码分公司、小米等5家企业,百兴征信由中国互金协会、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等8家机构发起设立

贷款机构:模式重塑与行业分化

网贷是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平台优势互补下的共生产物。一位民营银行从业者此前告诉论文记者,在市场端,互联网平台依托渠道优势和数据优势,帮助银行完成贷款流程,被称为“助贷”。在资金端,如果银行和互联网平台一起放贷,就叫“联合贷”。

此前,在2020年7月发布的《商业银行网络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20年11月发布的《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2月20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网络贷款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共同影响下,联合贷款规模受到极大限制。只赚客户(流量)和风控服务费的轻资本模式,成为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助贷业务的新方向。在乐心和360主题的季度和年度财务报告中,多次强调了轻资本模式的发展。

但轻资本下的助贷模式因为“直连”形式,仍然存在风险。

“轻资本的转型在于手中的数据。只有少数重要的互联网平台才有这个可能,但现在数据治理的规范,可能意味着互联网平台手中的数据不能随意变现。如何在金融领域实现数据化,意味着需要探索新的合规模式。”陈文说。

“在这种背景下,未来助贷行业恐怕会面临比较大的调整,行业分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曾刚说。

他认为,轻资本还是重资本都无所谓,但放贷机构一定要找个人征信公司合作,或者取得个人征信牌照。合作可能导致中小贷款机构成本增加,业务效率下降。因为资料齐全,头贷机构更容易找到征信机构合作,也可以自己申请征信牌照。原来的商业模式只是调整了业务流程,对应的合作空依然存在。如果小机构找不到相应的征信机构,那么未来助贷的商业模式很可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一位上海互金行业员工也对本报表示,如果借贷行业出台“断直连”政策,其业务部门可能会调整后续业务合作模式。

“例如,联合贷款作为一个资助者,在帮助贷款的逻辑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说。也许贷款机构会再次尝试联合贷款。“现在,每个模型都被一一压制。经过一圈打压,能活下来继续做下去的就是赢家。”

7月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银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表示:“目前存在多个市场主体乱收费的问题。比如一些大型互联网平台通过引导客户的方式收取费用,可能占到6%、7%,再加上一些提供风险缓释措施的市场主体收取6%、7%,真正的银行收益可能是4%、5%。”郭武平提到,降费让利不仅要监管银行,还要加强对其他与融资收费相关的市场主体的监管,比如大型互联网平台。

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能力进一步恢复

“目前我们不知道征信机构会如何向贷款平台求助。如果征信机构严格要求平台获取的数据类型,可能会改变平台与金融机构共同构建的风控模型的逻辑,贷款辅助的风控逻辑会发生很大变化。”上述北京互金平台人士表示。

“对于严重依赖助贷、联贷业务的持牌金融机构,将倒逼其加强获客能力和风险控制,加强内在修炼。”苏对说道。

曾刚提到:“虽然短期内可能对银行业务有一点影响,但长期来看可能有助于督促银行建立核心能力。”

他指出,在原来的直连模式下,银行和持牌银行的成本确实比较低,但一方面获取数据和数据分析是一个风控的过程,风控交给了放贷机构,放贷机构控制不了风险。另一方面,从银行的长远发展来看,核心能力并没有提升。

“下一步,银行和征信机构的合作,以及基于征信机构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在未来会有很大的提升空,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或者可持续发展。”曾刚进一步指出。

事实上,加强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一直是监管的重点趋势。

此前,2020年7月出台的《办法》增加了“商业银行不得因推出担保增信而放松对贷款质量的控制”的表述。中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新宇、陈家伟认为,这强调了商业银行对网络贷款应具备独立的风险控制能力。通知明确提出落实风险控制,要求商业银行强化风险控制主体责任,独立开展互联网贷款风险管理,独立完成对贷款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有重要影响的风险控制环节,严禁关键环节外包。

如何发挥征信机构的桥梁作用,还有待解决。

曾刚认为,监管的目的是规范网贷的合作模式,管理风险,但模式转换过程不能影响助贷的正面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贷款援助提高了银行的放贷能力,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加显著。如果改变了模式,原来的信贷就放不进去了,也不符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

“如果短期内造成信贷投放下降太明显,也可能对充分发挥银行的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有一个长期和短期的权衡。”他说,短期内需要考虑节奏的问题,实现平衡。

此外,曾刚还表示,未来的三方合作模式还需要时间来探索。

“征信机构作为渠道桥梁会起到什么作用?被动还是主动?征信机构层面有没有新的模式创新?整体模型变得比以前稍微复杂了一些。三方利益要在一个模式中很好地平衡,各方通过充分博弈来探索。”他说。

同时,平台的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脱节”也不容易。苏提到,要全面整顿市场,需要双管齐下,分别从平台机构和持牌金融机构入手,督促各方明确各自的权责,理顺业务结构,按照个人征信的合规要求,收集和共享个人信息。

“从业务层面来看,未来个人信息共享过程需要按照个人征信的基本要求进行和实施,各方需要主动与持牌征信机构对接;从技术角度来说,如何在提高贷款风控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兼顾个人信息的保护,有赖于隐私计算的不断发展。”她说。

责任编辑:郑京新

校对:张燕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网络平台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断直连,个人信息能网贷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970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