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各级农信社严控大额贷款,科学调控票据资产规模,加大行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构建科学合理、均衡健康的信贷资产结构,助力信贷转型取得实质性成效。
楚帅
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六字方针和“八项创新”总体要求,山西农信社深化信贷转型,有效落实管控措施,推动全系统信贷结构合理化,资产质量有效改善,经营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了信贷业务的稳步提升和持续改善,继续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持续增加信贷投放。
山西农村信用社各级组织保持了稳定的投资步伐。通过合理调整信贷目标,持续巩固支农支小成效,加大对重点客户的支持力度,持续向年度目标迈进。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扩充了公司贷款专职营销队伍,通过访谈、调查等方式,为重点项目、大中型企业、小微客户提供“一对一”的针对性服务,进一步扩大了授信、用信覆盖面。截至目前,该行贷款发放较年初增加21.63亿元。临沂农商银行以提升小微企业质量为新方向,坚持网格化走访营销、行业对接营销、外联精准营销,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持续增加信贷投放,促进信贷业务提质增效。截至8月末,该行贷款余额102.7亿元,较年初净增13.67亿元,其中新增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3.43亿元,同比增速22.03%。夏县农商银行对“整村授信”未覆盖的客户群体进行了全面调查,每个村选出3名优秀考评员,对每个村的村民进行初评。根据初评结果,积极对接村“两委”,召开现场信贷会。借助“金仙贷”小额贷款平台的网贷申请功能,现场授信,累计授信1.95万户,授信金额28.7亿元,授信金额23。
稳中求进,优化信贷资产结构
山西各级农信社严控大额贷款,科学调控票据资产规模,加大行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构建科学合理、均衡健康的信贷资产结构,助力信贷转型取得实质性成效。平顺农商银行细分市场主体类型,分别进行对接。在中药材产业经营主体对接上,依托“上党中药材”专业镇建设,与县农业农村局合作,推出政府贴息贷款“兴药贷”。在养殖业对接上,依托种植养殖协会对接县域内的养殖户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8月末,该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49亿元,增速25.47%。绛县农商银行积极与种植户对接,根据需求增加信贷覆盖面、信贷产品、贷款额度和金融服务,降低贷款利息,通过“四增一减”的信贷产品为特色产业赋能。这样的贷款得到了特色产业种植户的好评,短短几个月就发放了2.24亿元。芮城农商银行锁定农户、小微客户、脱贫人群、“专精创新”企业、“六大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上下游客户等五大重点客户群体,实施营销拜访机制,持续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截至目前,该行1000万元以下贷款占当季净增量的71.67%,控制在70%以上。
长期做扎实的信用基础工作
山西各级农信社积极落实信贷转型要求,推广市场认可的信贷产品,构建完善可靠的系统,打造便捷高效的信息系统,有效提升信贷管理能力。樊氏农商银行注重现有客户的维护和新客户的拓展,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客户申请贷款的时间,满足个性化的信贷需求,加强与现有客户的情感纽带。围绕优质客户、未续贷的有效个体工商户等重点客户开展定期走访,切实提高普惠金融的服务覆盖面。截至目前,该行贷款较年初增加5.34亿元。襄汾农商银行深入推进“信用主体创建”工程,积极探索集中授信模式,主动与村“两委”对接,签订“党建与村镇银行共建”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信用村创建考评小组,制定考评方案,确保“不落下一个人”。截至目前,已创建信用村109个,其中24个行政村达到A级信用村创建标准。运城农商银行扩充人员编制,实施岗位分流,推进中后台和柜面人员转型,壮大基层营销队伍。优化学习配置,通过“零”“全”“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提高信贷团队的综合能力。同时升级产品配置,对20多个原有产品进行精简、优化和升级。截至8月末,该行实体贷款余额154.06亿元,比年初增加18.62亿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山西农信信贷产品,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办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436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