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世界中,很多借贷平台以“小额无抵押、以贷还贷、即借即还”等美好承诺吸引贷款需求者。然而,在这些诱人的广告标语背后,却是一些以“助贷”为名实施的诈骗陷阱。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获悉,上海警方近日成功破获一系列涉及信贷业务的套路合同诈骗案件。在招揽需要贷款但征信有缺陷的借款人时,不法分子引导其寻找征信良好的亲友作为担保人,但实际上是以亲友的名义借钱,骗取借款人高额的贷款援助服务费。
此事不仅让很多人的亲友陷入不知情的信用债务,还可能引发借款人、亲友、中介之间的纠纷。今年3月至7月期间,上海警方开展了多次收网行动,摧毁了11家非法助贷中介公司,逮捕了130多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超过2亿元。
去年11月的一天,借款人李先生通过网络偶然看到一则贷款广告。因为他之前有一笔贷款逾期,但是项目急需流动资金,他决定联系客服了解详情。
客服告诉他,公司可以为征信不好的客户办理信用贷款,并邀请他到店里详细咨询。
在商店里,一名公司销售人员带李先生去了附近的一家银行,并帮他拿到了一份信用报告。随后,业务员表示,因为李先生的信用评分不理想,需要找一个好的见证人来提高他的信用评分。这个见证人不需要担保,不需要签字,只需要到场见证贷款办理过程。于是李先生找到弟弟,去公司做见证。
在办理贷款的过程中,业务员声称由于李先生信用状况不佳,需要以其弟弟的身份开立“虚拟账户”进行贷款操作,但贷款的实际还款人和借款人仍是李先生。李先生和弟弟毫不犹豫地签订了一份贷款中介服务协议,协议约定,一旦成功办理20万元贷款,李先生需支付贷款金额的19%作为贷款辅助费。不久后,该公司业务员以“帮忙开虚拟账户”为名,多次使用其弟的手机,通过人脸识别认证,将贷款金额转入李先生的银行账户。
他们还要求李先生按时还贷。
李先生收到贷款后,非常自信的认为自己申请贷款成功,并按约定支付了手续费。然而没过多久,李先生的弟弟发现自己的账户里有一笔贷款需要偿还,于是两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被骗了。
李先生不是唯一一个遭受这种骗局的人。今年3月,上海警方发现,在本市多起助贷纠纷的背后,是一些非法信用中介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对借款人进行欺诈。对此,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成立专案组,牵头普陀公安分局等四个分局展开调查,迅速锁定了一批非法中介公司。
这些非法中介公司通常会在网上打出“低息”和“无抵押”贷款的广告,吸引信用信息不良的潜在借款人注册。然后,他们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与借款人取得联系。,冒充银行合作伙伴或银行签约中心,以“信用信息不良客户无抵押贷款”为承诺,邀请借款人前来详谈。面试时,公司的业务员会带借款人去附近的银行查询他们的信用记录,然后,即使知道借款人的贷款资质有问题,也会以担保、增信为由,诱导借款人找信用信息好的亲朋好友,以所谓的贷款见证人、担保人的身份前来帮忙贷款。
一旦借款人同意,公司将与其签订中介服务合同,约定公司在借款后收取15%至30%不等的贷款辅助费。然后在借款人及其亲友到达公司后,业务员将借款人的亲友困在层层设置的陷阱中,确保不会被发现
实际上是贷款的实际借款人。如果亲戚朋友后来发现这个事实,公司业务员会用各种话来搪塞。
自2022年7月以来,警方调查发现,一些犯罪嫌疑人成立了非法贷款援助中介公司,通过互联网宣传“低息”和“无担保”贷款,以吸引信用信息不良的潜在借款人。
他们冒充银行合伙人,邀请借款人到公司详谈,然后以各种方式骗取借款人手续费,获取非法利益。这些犯罪团伙在运营过程中,以推广运营为目的,设立了业务部、渠道部、人事部、财务部等不同的部门。
这种犯罪非常具有迷惑性,显示出网络传播的趋势。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为应对这一问题,上海警方在公安部的协调下,采取综合打击整治措施,有效遏制了犯罪行为,以打击行业风险促进预防和整治。
截至目前,上海公安机关共侦破涉及信贷领域的经济犯罪案件200余起,涉及贷款诈骗、信用卡诈骗、非法高利贷、虚假贷款援助服务等多个信贷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打掉犯罪团伙100余个,挽回经济损失1.15亿元。
上海警方表示,将继续严厉打击信贷领域各类违法犯罪,配合监管部门,加强区域风险管控和源头管理,维护全市经济金融安全稳定。警方也提醒广大市民,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抗风险能力,警惕落入信用陷阱,珍惜个人信用信息,理性借贷。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上海正规助贷公司,上海助贷机构":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369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