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费行业发现,融捷集团(002192。SZ)正在招聘消费金融副总裁,年薪高达100万。
此外,公司还发布了信贷业务部总监、信贷业务项目经理、风险管理部总监等一系列岗位要求。
之前我们已经报道过卖眼镜的,玩游戏的,做软件的,都涉足了消钱领域。如今,拥有“亚洲锂王”称号的荣杰集团也进入了这一领域。这是原有业务增长乏力的后续,还是集团内部酝酿已久的转型?
转型之路一波三折,“亚洲锂王”跨界灭金。
近日,消费行业发现,融捷集团(002192。SZ)正在招聘消费金融副总裁,年薪高达100万。
在职位描述中,该职位要求应聘者“根据集团公司的业务发展规划和核心业务类别,设计并制定消费金融业务的战略规划,制定相应的行动策略和计划,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负责消费金融产品模型的设计和创新;负责围绕集团公司内部业务,如家装、健康医疗、终端消费金融市场等金融业务的开发、管理和服务。”
一位接近融捷集团的人士告诉消费行业,最近集团很多核心人员都在看新的工作要求,工作年限甚至长达二三十年。
种种迹象表明,融捷集团正在进行一次比较大的业务重组。
公开资料显示,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成立于1995年4月。实际控制人吕向阳持有公司89.50%的股份;公司主要以新能源材料和光电显示材料为主。
众所周知,吕向阳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王传福的表哥。1995年,他们共同创办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王传福任董事长兼法人,吕向阳任副董事长。荣捷集团也成为比亚迪最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商。
事实上,尽管荣杰集团拥有“亚洲锂王”、亚洲最大锂辉石矿的地位,但其业绩并不尽如人意。公司锂矿扩建项目暂停5年,至2019年5月。
2019年财报显示,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6亿元,2019年同期为净亏损703.63万元。
此外,融捷集团的转型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一方面,早在2013年和2014年,为了不持续亏损,公司就表明剥离了沥青业务,进入锂业务。旗下融捷健康(300247。SZ)也宣告转型失败,2019年亏损7.16亿。
另一方面,集团一直在加快金融产业布局,旗下有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商业保理等公司。此前,集团通过旗下子公司广东融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和广东融捷融资贷款有限公司一直在试水消费业务。
一位接近融捷的人士告诉消费行业,“集团内部老板说了算。”因此,这种跨境消除黄金很可能也是吕向阳的决定。
可以预见,在这种情况下,融捷集团和吕向阳都在积极寻找新的商机。
“跟风试水”还是“自主转型”?
目前,消费金融行业正在引发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讨论,而融捷集团在这个时间节点的转型备受业界关注。
实体行业的跨境消费金融早就有了,也就不足为奇了。比如我们之前关注过,卖眼镜的,做游戏的,做软件的,都涉足了这个领域;在统计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股东时,还发现了特步、洋河酒厂等企业。
但除了海尔、国美、苏宁、TCL有天然的产业背景和电商优势外,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大部分转型结果都不理想。
比如,作为国内最大的眼镜供应商,康奇股份(30061。SZ)近年来围绕信用卡、消费金融、保险等迅速进入金融科技领域,转型后近一年的财报并不乐观。
“没有经验,很难做到。目前公司正在向政府项目转型。”一位接近康奇股份的人士表示。
此外,郑钧集团旗下的小额贷款公司也连年亏损。“老板看着小贷业务一直不赚钱,现在又面临降息的调整。大概率是放弃这个业务。”
具体来说,一个实体企业要想做好消费金融,不仅需要公司战略层面的支持,还需要集团资本和渠道的战略互补。
“作为一个实体来思考和做金融有很大的区别,”一位跨界玩家告诉金融行业。总的来说,做实体金融是“一个不知道怎么做的人领导一个知道怎么做的人”,所以不能内部约束。
其次,想要深化金融,需要围绕相关产业进行深度合作,否则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比如消费金行业发现,金城消费金曾联手股东方周大福、浩泽净水推出珠宝分期产品“福贷”和净水器分期。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
新产品的开发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一旦产品是专门为集团原有业务设计的,就需要打破很多现有的规则,需要金融和产业之间不断的磨合。
互联网平台做金融也是如此。有趣的头条做财经导流,最后告一段落。“用户培训需要时间和金钱。老板没有时间。他要的是快。”
目前消费金融的布局,要么走巨头的科技路线,要么深耕小而美领域。融捷集团要想做好消费金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比亚迪创始人兼ceo,比亚迪 总裁":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157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