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青岛海控集团待遇,青岛海控集团怎么样

青岛海控集团待遇,青岛海控集团怎么样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近日,中诚信国际发布了《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信用评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评定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海控集团”)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青岛海控集团成立于2018年11月,注册资本50亿元,是青岛市黄岛区国有资产发展中心下属两大控股集团之一,战略定位为服务新区海洋经济,主要负责园区开发建设运营、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并同步发展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会展、现代农业、棚户区改造和城市更新等业务。

青岛海控集团旅游及酒店业务主要由旗下旅投公司负责,经营景区包括大珠山、小珠山、琅琊台、金沙滩、银沙滩、唐岛湾以及公司收购的青岛野生森林动物公园,旅游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景区经营收入、网站分销收入、景区内摊位费、租赁费等与旅游相关的增值性服务。

青岛海控集团酒店业务收入主要来自收购的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综合体项目,由旗下青岛红树林旅业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综合体项目尚处于开发建设阶段,项目总投资77亿元,分两期进行建设,已投资4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已完工并投入运营,二期项目正在规划中。目前收入主要来自项目一期产生的客房收入、会议会展收入、餐饮娱乐收入等。

《报告》显示,2022年,青岛海控集团(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增至465.11亿元,净利润降至4.11亿元;2020年和2021年,其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61.93亿元和324.9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32亿元和4.66亿元。

截至2022年末,青岛海控集团(合并口径)总资产增至 1598.2 亿元,经调整的所有者权益合计 467.15 亿元,总负债 1053.76 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暴降至-55.63 亿元。

中诚信国际认为,青岛海控集团业务状况较好,公司作为西海岸新区重要的园区开发、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投资 主体,具有很强的业务竞争力。公司业务多元化很强,除政府业务外,公司通过上市公司万马股份、诚志股份开展电力产品、清洁能源产品等销售业务,相关业务市场化程度很高,是公司利润重要来源;

贸易业务在青岛海控集团营业收入中占比很大,但其毛利率水平很低。公司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开发及房地产业务后续投资规模很大,业务稳定性和持续性很强,但项目回款进度整体较慢,公司面临一定的项目投资压力。

青岛海控集团下属子公司董家口公司、海高公司、农高公司、旅投公司负责各自功能区范围内的基础 设施建设业务,黄发公司、海投公司从事黄岛区的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业务,业务竞争力很强。

业务模式方面,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每年年初对各大功能区管委、区属各单位等下发本年度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公司下属子公司根据下发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负责 相关项目的投融资、建设,项目建成后移交给委托方,经竣工审计后,青岛西海岸新区根据当年财力情况支付公司款项,项目收益一般按照项目建设总成本的5%~18%进行确认,回款期一般在项目完工后7年内,不同功能区所对应的加成比例及回购期限各有不同。

收入结算方面,近年来青岛海控集团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收入规模相对稳定,受结算项目不同,项目毛利率水平有所波动;项目回款方面,公司项目回款期较长,项目回款进度整体较慢。

截至2023年3月末,青岛海控集团主要完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水城、灵山湾旅游度假区项目、唐岛湾南岸岸线整理(含清淤)等13个项目,项目已投资规模为30.86亿元,拟回款金额为32.94亿元, 已确认收入15.4亿元,回款10.11亿元,结算及回款进度较慢。

截至2023年3月末,青岛海控集团主要在建项目包括临港产业园区项目、冷链物流基地项目、档案馆等15个项目,概算总投资312.8亿元,已完成投资193.15亿元,业务持续性较好,但面临一定的投资支出压力。

青岛海控集团土地一级开发业务主要由董家口公司、海高公司、旅投公司和海投公司负责。

具体来看,根据董家口公司与黄岛区人民政府签订的《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暨 冷链物流基地区域土地一级开发整理授权协议》,由董家口公司全资子公司青岛西海隆盛综合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海隆盛”)负责冷链物流基地土地一级开发整理、项目区域内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及授权范围内资产的开发、经营和管理;建设资金由西海隆盛筹集。该地块位于董家口港区胡家山作业区,占地面积12.2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8.2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平方公里。

根据该协议,西海隆盛实施的土地一级开发整理项目按土地开发整理实际成本收取开 发管理费;项目区域内实现的土地出让收入等扣除上缴国家、省、市部分外作为国家资本金注入西海隆盛;项目区域开发完成后,西海隆盛在该区域内的投资总额扣除注入资本金的差额部分由 区政府纳入区财政预算拨付给西海隆盛。

此外,董家口公司受原董家口深水港和临港产业区建设 指挥部委托,负责泊里镇东魏家滩西侧、泊里镇东庄村东、滨海大道南侧和盐场土地平整工作,整理面积分别为23.85亩、422.5亩和292.75亩,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由董家口公司自筹,由黄岛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根据项目实际投资成本等额拨付项目收益。

根据黄岛区人民政府、青岛海洋高新区(中央活力区)管委会和海高公司签订的《土地一级开发 整理授权协议》,海高公司对青岛海洋高新区(中央活力区)内海洋产业园12平方公里土地实施一级开发整理,建设资金由海高公司自行筹措,该区域内土地出让收入扣除上缴国家、省、市基 金费用外,剩余部分用于区域开发建设投资、增加海高公司注册资本、归还园区开发建设项下融资款和支持入园企业发展。

根据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与旅投公司签订的《土地平整项目协议书》,旅投公司主要负责青岛海洋高新区内青岛中央活力区14.46平方公里的土地一级开发,具体包括海洋活力区6.96平方公里、海洋国际创新示范区7.5平方公里。旅投公司自筹资金开展项目建设,西海岸财政局按照 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金额加成10%与其进行资金结算。

海投公司受黄岛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委托负责清洁能源客车场地和唯品会土地平整工作,整 理面积分别为 351 亩和 680 亩。根据双方签署的《土地平整项目协议书》,项目建设资金由海投公 司自筹,按照成本加成 5%的比例由黄岛区财政局支付管理费。

截至2023年3月末,青岛海控集团先后开发整理了兰石重装回填项目、泊里镇东魏家滩西侧、泊里镇东庄村东、滨海大道南侧等7个项目,总投资规模2.58亿元,累计确认收入2.1亿元。同期末,公司在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包括海洋装备产业园一期配套项目、唯品会土地平整工程等7个项目,概 算总投资合计为39.46亿元,已投资21.19亿元,尚需投资18.27亿元。收入结算方面,公司土地 整理项目收入结算规模整体不大,近年来收入结算规模约2亿元/年,公司将土地整理业务收入纳入工程收入核算。

青岛海控集团房地产业务包括保障房业务和商品房业务,保障房业务建设内容包括安置房、经适房、公租房、限价房等,建设用地包括划拨地、出让地,建设主体包括黄发公司、海投公司和旅投公司等,项目建设完成后由政府进行回购或者进行定向销售,另外还有部分房产用于对外出租。公司保障房于2018年及以前年度基本完工并已基本销售完成,近年来无新增安置房项目。

青岛海控集团商品房业务主要由子公司黄发公司、旅投公司和海投公司及其下属公司负责,展业区域范围西海岸新区全区。黄发公司及其子公司青岛灵山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均拥有房地产开发三级资质,各个子公司的房地产业务均以自主开发为主,部分储备地块用于合作开发或整体转让。

截至2023年3月末,青岛海控集团主要已完工商品房项目包括阳光大厦、蓝岸郡景等项目,总投资50.47亿元, 完工项目已基本对外租售,近年来房产销售收入呈增长趋势。

截至2023年3月末,青岛海控集团主要在建商品房项目主要有张家楼蓝调商街、海清茶博园一期项目、山水尚街等项目,合计总投资规模77.86亿元,尚需投资28.53亿元,未来仍面临一定的项目投资压力。

土地储备方面,青岛海控集团主要土地储备包括蓝湾中心A、B座等6个地块,均为出让地,总面积14.54万平方米,土地储备较为充足。

青岛海控集团贸易业务主要依托前港湾、政府支持以及自身资金实力开展国内、国外贸易。公司贸易业务 主要由农高公司、董家口公司、黄发公司、海投公司、旅投公司、海高公司6 家子公司负责。此外,2020年将海王纸业、琅玡台股份纳入公司合并报表后,公司将海王纸业的纸品销售收入、琅玡台股份酒产品销售收入纳入贸易业务进行核算。

青岛海控集团贸易业务品种以建材、煤炭、橡胶、有色金属、钢铁等大宗商品的代理贸易为主。业务模式方面,公司贸易业务包括“以销定采”和“自营”两种模式,且以“以销定采”模式为主。“以销定采”模式下,公司一般通过锁定上下游客户的方式控制业务风险,该模式下盈利主要体现为代理费和资金占用费。自营模式下,公司采购商品后向下游客户进行销售,公司承担商品库存风险及价格波动风险,自营模式下公司贸易收入占比很小。

结算方面,代理模式下,青岛海控集团一般通过锁定上下游客户及产品价格的方式控制业务风险,公司一 般收取下游客户 10%-20%左右的定金,公司向客户订货并根据合同约定的比例和时间进度支付货款或对外开立信用证,其中对外贸易主要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国内贸易一般采取现金结算,待货物到港后收取下游客户剩余货款后将货权交付下游客户。

自营模式下,包括先款后货模式和先货后款模式,先款后货模式下,公司收取下游客户预付款,该模式不占用公司资金;先货后款模式下,需要公司垫付货款。各个子公司在开展贸易业务时根据上下游客户需求以及具体情况商定结算方式与结算周期,先货后款的结算周期基本都在 3 个月以内。

上下游客户方面,青岛海控集团贸易业务由多家子公司独立经营,上下游客户较为集中,公司通过制定并 严格执行客户准入制度、加强客户尽职调查、严格资金收付管理等内控措施把控业务风险。近来随着农高公司、董家口公司等子公司贸易业务拓展及将海王纸业、琅琊台股份产品销售收入计入贸易收入核算,公司贸易业务收入增长很快。毛利率方面,公司各个贸易品种的采购均价与销售均价的价差较小,贸易业务处于微利状态。

2020年9月19日,浙江万马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张德生、陆珍玉与青岛海控集团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万马股份2.59亿股股份(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25.01%)转让给海控集团, 股份转让价格约为9.17元/股,股份转让价款合计23.76亿元,公司收购万马股份形成商誉12.49亿元,2020年11月5日,相关股权转让手续已经完成,万马股份控制权已变更为海控集团所有,万马股份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截至2023 年3月末,万马股份总资产为113.76亿元,总负债为63.6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5.96%。

股权收购资金来源方面,青岛海控集团以自有资金支付9.76亿元,申请并购贷款14亿元(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作为并购贷款牵头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作为参与行),并购贷款以信用方式先行放款,在股权完成过户后,需要追加公司持有的万马股份股权用于质押担保。

2021年1月14日,青岛海控集团将持有的万马股份股票129487911股(占公司持股总额的50%)质押给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黄岛支行,但公司未按照监管时间要求披露上述股权质押事项,直至2021年3月18日才予以披露,2021年6月16日,浙江省证监局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管理措施,计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万马股份由浙江万马集团电缆有限公司于2007年2月整体变更设立,并于2009年7月10日在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万马股份主要业务是电线电缆生产销售、新材料生产销售以及新能源充电 桩业务。按照产品结构分类,主要分为电力产品生产销售、高分子材料生产销售、通信产品生产 销售以及充电桩及充电服务等。

2020~2022年及2023年1~3月,万马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3.22亿元、127.67亿元、146.75亿元和30.75亿元(其中,万马股份于2020年11 月纳入公司合并范围,2020年纳入公司合并范围收入规模为17.99亿元),2022年收入规模较上年增长14.94%。其中高分子材料销售收入、电力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占万马股份收入总额的89.65%。

具体来看,新材料生产销售主要包括化学交联电力电缆绝缘、屏蔽材料、电缆用阻燃性材料以及环保型高分子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电力电缆生产销售业务主要产品包括电力电缆、防火耐火电缆、特种电缆、高端智能装备线缆等系列产品;通信电缆主要围绕5G室内系统用通信线 缆,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此外,公司经营新能源充电桩生产销售和充电桩运营管理业务,主要从事充电设备制造与销售,以及在全国主要城市范围内从事充电设施投资、合作及充电网络建设运营,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及一站式服务,该业务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收入规模相对较少。

生产方面,2021年以来公司临安本部,清远、四川及湖州子公司高分子材料项目均实现全面投产, 公司产能及生产量均有所增长,公司电力产品、高分子材料生产量均有所增加。从产品库存看, 2022年高分子材料库存量同比增长59.20%,库存增速较快;通信产品库存量增幅为负,去库存情况较好。

供应商采购方面,公司制定供应商准入机制,主要原材料均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采购,2022 年万 马股份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 46.34 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 37.67%,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其中,公司电线电缆的最主要原材料为铜材,2022 年铜价年初冲高后又急剧回落,再度震荡上行,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公司与客户签订采购合同时即锁定铜材价格,此外,公司还采用套期保值、远期合约等方式降低铜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产品销售方面,2022年万马股份实现销售收入146.75亿元,同比增长14.94%;销售毛利率为 13.53%,较上年增加0.60%。其中,电力产品和高分子材料产品销售增速分别为10.28%和 23.55%, 通信产品销售增速亦达到 22.39%。

客户构成方面,万马股份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 13.49 亿元, 占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为 9.20%,万马股份客户集中度较低,公司销售客户以央企、地方国企为 主,客户行业包括电力、地铁、工程企业等;销售回款方面,因销售产品同质性较强,万马股份 赊销占比较高,但公司产品销售规模较大且多元化较强,整体竞争力较强。

截至2023年3月末, 万马股份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科目余额分别为39.3亿元和6.87亿元,合计占万马股份资产总额的40.59%。应收账款回款方面,截至2022年末,万马股份账龄一年期以内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36.34亿元,占万马股份应收账款总额的91.536%;截至2022年末,万马股份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余额为1.86亿元,需关注万马股份应收账款回款情况。

新建产能方面,万马股份拟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经济区投资建设青岛万马海工装备产业园项 目(一期),项目总投资为9.9亿元,项目产品为特种装备电缆、海洋海工电缆、新能源电缆等, 建设期 2 年;此外,万马股份同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项目公司(万马股份持股 60%)投资建设“万马万化上下游一体化项目”,项目投资总额为10亿元,项目产品为环保线缆高分子材料,总产能为60万吨,项目建设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

2021年12月29日,青岛海控集团公司发布《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公 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海控投控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摘牌方式收购国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 诚志科融控股有限公司 98.2326%股权,股权收购对价为55.58亿元(公司本次收购诚志科融控股 有限公司股权形成商誉7.46亿元),上述股权转让款支付及工商变更手续已于 2021 年 12 月底全 部完成。上述股权收购事项完成后,公司通过子公司海控投控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诚志股份29.37%股权,为诚志股份第一大股东,拥有对诚志股份控制权。

截至2023年3月末,诚志股份总资产245亿元,总负债60.6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4.74%,需要注意的是,诚志股份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的账面价值为67.55亿元,占资产总额27.57%,诚志股份商誉系前期收购南京诚志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诚志”)、云南汉盟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被收购企业若经营状况未达预期,则存在较大的商誉减值风险。

诚志股份成立于1998年,系深交所上市公司,诚志股份形成以清洁能源为核心主体,以半导体显示材料、生命医疗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

2022年及2023年1~3月,诚志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117.17 亿元和33.6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83%和上升0.18%;同期,分别实现净利润1.58亿元和-0.29亿元,同比分别减少8.97 亿元和2.06亿元,2022年净利润大幅下降主 要系原材料价格上升、部分盈利产品销售价格下降较大及客户需求减少、生产负荷下降等因素影响。因公司于2021年12月末将诚志股份纳入合并范围,2021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均未纳入合并范围。

从收入构成看,青岛海控集团主要收入为清洁能源产品、半导体显示材料产品和生命医疗服务,其中,清洁能源产品是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占2022年公司收入总额的83.14%,因清洁能源产品收入下降,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减少3.83%。

南京诚志为公司清洁能源业务的主要经营载体,南京诚志作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区内唯一一 家化工原料综合配套企业,运营模式为立足产业园区,为下游大型客户提供基础化工原料综合配 套,主要产品包括CO、氢气及合成气等工业气体以及乙烯、丙烯等液体化学产品。生产方面,南 京诚志利用洁净煤技术联产工业气体和甲醇产品,同时以自产和外购甲醇为原料通过 MTO 装置生产烯烃及下游丁辛醇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双碳”背景下,化工行业面临较大的节能降耗压力, 南京诚志60万吨/年 MTO装置进行了临时停产的措施,停产时间为2021年10月14日至2021年12月底,2022年1月已有序恢复生产,受此影响,南京诚志乙烯、丙烯产能损失较大,对公 司营业收入及利润规模产生负面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公司已通过增加技术改造、根据市场情况 调整生产线运营负担及产品结构等方式,减少上述事项对公司不利影响。

原材料采购方面,南京诚志主要原材料为煤炭,同时在生产烯烃时外购部分甲醇弥补缺口,2022 年受国际局势动荡影响引发能源市场供需危机、通货膨胀加剧,致使公司清洁能源业务主要原材 料及燃料动力成本大幅上升;销售方面,叠加能耗双控影响,公司清洁能源业务的气体和烯烃产 品产销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辛醇等产品销售价格下降,致使公司清洁能源业务本年度利润大幅 减少。

其他业务方面,诚志股份显示材料业务主要由下属公司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诚志永华”)、安徽诚志显示玻璃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在液晶显示材料领域,诚志永华为全 球最大的 TN/STN 混合液晶材料供应商、大中华地区最大的混合液晶材料供应商及 OLED 材料新 锐供应商,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2022年,在经济下行、地缘政治紧张、通胀高企等多重不利因 素的冲击下,全球面板行业整体的景气度呈现一定程度的下行态势,主要体现在电视、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主流终端产品的出货量相比往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生命医疗服务业务包括D-核糖产品制造、工业大麻及医院运营,D-核糖主要作为医药中间体的原料以及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主的人造肉添加剂;工业大麻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施工及生产设备安装,已具备带料试生产条件,截至2022年末尚未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厂房交付工作仍在积极协调中;诚志股份间接持有丹东市第一医院60%的股权,丹东市第一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22年丹东诚志实现 营业收入5.22亿元,是生命医疗服务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拟建产能方面,诚志股份拟通过全资子公司青岛诚志华青新材料有限公司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 口经济区投资建设 POE(聚烯烃弹性体)项目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预计投资金额分别为 40 亿元和 8 亿元,项目建设期为 3 年,随着新建产能投产,诚志股份收入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青岛海控集团管理服务收入包括人才代理服务、物业管理等。其中,物业管理服务主要由子公司海高公司负责开展,其业务模式主要为向园区业主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和餐饮服务,收取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等和餐饮费等;代理服务主要由其子公司海投公司运营,服务内容包括人事代理、人才派遣、人才培训等。近年来管理服务收入呈增加趋势主要系政府相关部门将人力资源服务等交由海投公司负责,带动人才代理服务业务收入增加所致。

青岛海控集团旅游及酒店业务主要由旅投公司负责,2020~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旅游与酒店服务收入1.18亿元、2.29亿元和2.45亿元,公司旅游及酒店业务受旅游市场行情影响较大。

青岛海控集团经营的景区包括政府注入的大珠山、小珠山、琅琊台、金沙滩、银沙滩、唐岛湾以及公司收购的青岛野生森林动物公园,旅游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景区经营收入、网站分销收入、景区内摊位费、租赁费等与旅游相关的增值性服务。

青岛海控集团酒店业务收入主要来自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综合体项目,该项目由 青岛红树林旅业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系由公司及旅投公司收购取得。

目前,青岛红树林度假 世界综合体项目尚处于开发建设阶段,项目总投资77亿元,分两期进行建设,已投资4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已经完工并投入运营,二期项目正在规划中。目前收入主要来自红树林度假世 界综合体项目一期产生的客房收入、会议会展收入、餐饮娱乐收入等。截至目前,青岛红树林度 假世界综合体项目现已开放珊瑚酒店、椰林酒店共计1571间客房,12,000 m²会议总面积的红树 林会议会展中心、10000m²1+X红树林影城、15个特色餐吧酒吧、6000m²德国小镇广场、4000m²探险王国游乐场、9600m²红树林汤泉场、西海岸婚礼地标-哥特式婚礼堂等。

青岛海控集团租赁收入主要来自黄发公司、海高公司和海投公司,近年来租赁收入增加较快。2020~2022 年 及 2023 年 1~3 月,公司分别实现租赁相关收入3.43亿元、3.53亿元、3.22亿元和0.52亿元,公司租赁资产包括房产、停车位、土地资产以及管网资产等。

其中,黄发公司租赁资产主要系职教中心、金融广场等项目,承租单位为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和黄岛区机关事务局;海投公司租赁资产主要系黄埠岭公共租赁住房、新安公共租赁住房等项目。2022年上半年,公司以2.35亿元收购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聚大洋)项目,项目总面积为4.24万平方米,未来用于对外出租。

此外,截至2023年3月末,公司在建自营资产规模较大,项目完工后,主要通过资产租赁实现收益,青岛海控集团主要在建项目总投资24.41亿元,已投资20.79亿元,未来随着项目的完工及对外出租,公司租赁收入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加,但投资回收期较长,未来出租率及收益情况仍需关注。

青岛海控集团业务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开发、产业及金融投资、服务业务”四大业务板块,基 础设施建设及园区开发业务主要由海高公司、董家口公司、黄发公司等子公司在西海岸新区范围 内开展,相关业务形成存货、合同资产、在建工程在公司资产总额中占比约 33%,且因承接政府 拨款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政府资产注入,公司形成一定规模公益性资产(22.29 亿元),较大规 模资金沉淀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司资产流动性。

青岛海控集团产业及金融投资业务以集团本部为主,2020年以来公司取得上市公司万马股份和诚志股份控制权,2家上市公司在公司资产总额中占比约23.27%,上市公司主要资产包括产品生产形成的存货、机器设备形成的固定资产及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等,需要关注的是,公司收购万马股份、诚志股份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商誉,若未来被收购资产经营状况无法达到预期,公司将面临资产减值风险;

此外,青岛海控集团还通过基金投资、股权直投等方式参与产业项目投资,计入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但投资收益率整体不高。同时,公司保有一定规模的货币资金用于经营周转及债务偿付,约30%货币资金因用于保证金、定期存单等因素使用受限。

总体来看,青岛海控集团资产结构以流动资产为主,但项目建设形成较大规模资金沉淀且回款进度较慢,公司资产流动性较弱,公司资产收益性较好。

近年来,受益于政府的增资、资产注入和收购上市公司,青岛海控集团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及少数股东权 益大幅增长。2022年,公司收到西海岸新区国资局货币资金注资11.03亿元,增加了公司的实收资本。

此外,2022年西海岸新区将矿山经营权、水库经营权、房产和管网等资产 21.00 亿元划拨至子公司农高公司,将部分土地、房产及资金等 21.65 亿元划拨至旅投公司、海高公司等子公司, 增加了公司的资本公积。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增长带动经调整的所有者权益1增长,尤其是收购 上市公司万马股份、诚志股份后,2022 年公司经调整的所有者权益增加至 467.15 亿元,较 2020 年末复合增长 35.73%。其中少数股东权益亦有大幅增加,截至2023 年 3 月末,少数股东权益占 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已达到 38.90%,占比较高。

财务杠杆方面,2021年受益于新增诚志股份纳入合并范围,青岛海控集团财务杠杆水平阶段性下降,但总体来看,近年来公司资产负债率、总资本化比率基本在68%左右,杠杆水平较高。

受益于业务的扩张及较快的多元化发展,青岛海控集团近年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公司收入结构中贸易业务、 产品销售业务占比很高,相关业务回款情况较好,但2021年以来,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回款进度放缓等因素影响,收现比波动下降。近年来,公司收现比始终保持在 1左右,公司收入质量一般。

青岛海控集团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受工程业务、房地产业务和贸易业务影响较大,贸易业务收入规模大幅增 长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逐年递增的主要原因。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方面,工程业务、房地产业务的 前期投入较大,公司购买并接受了较多商品及劳务服务,且随着合并范围的扩大,支付给职工的资金逐年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规模大幅增加。

2022年,受万马股份和诚志股份业务开展影响,青岛海控集团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呈现大额流出态势。整体来看,公司经营活动获现能力总体表现一般。

近年来青岛海控集团自持物业的投资、投资业务的发展及收购计划的推行致使其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规模较 大,且基金等股权投资尚未进入回报周期,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规模依然较小,近三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呈现大幅净流出状态。根据其自身发展计划及投资业务的定位,预计公司未来两三年内投资 活动现金流仍将保持这一态势。

如前所述,青岛海控集团投资活动的资金缺口逐年增加,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较小且存在一定波动,加之债务偿还金额逐年快速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公司对外部融资的需求。公司主要依赖于银行借款和债券发行来弥补资金缺口,借款金额及债券余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需持续关注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再融资能力及融资监管政策变化。同时,受益于股东的持续支持,近三年公司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亦是其资金补充的重要渠道。

总体来看,公司通过外部债务融资叠加政府拨款等股权融资方式筹集的资金,基本可以覆盖资金缺口。

青岛海控集团总负债主要系刚性债务以及因承接基建项目形成的专项应付款、应付工程款与政府单位往来款构成,其中刚性债务占总负债的比例约为83%。近年来公司债务规模增长较快,2020~2022年末债务的复合增长率约为28%,主要系近年来公司金融投资及基建项目投资支出增加,尤其是2020年及2021年收购上市公司万马股份和诚志股份控制权并加大基金及股权投资支出。

青岛海控集团债务以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为主,且银行借款多有抵质押及担保措施,同时有一定规模的非标借款,债务类型及渠道较多元;近年来公司短期债务占比有所提高,但债务仍以长期为主,与其业务特征相匹配,债务期限结构较为合理。

青岛海控集团EBITDA主要由利润总额、费用化利息支出及折旧构成,随着债务规模增加及子公司万马股份纳入合并范围,2020年以来公司EBITDA增长较快;考虑到利润总额中贡献度较高的资产处置收益等不具有可持续性,在计算EBITDA时进行剔除。公司债务产生较大规模利息支出,EBITDA对利息的保障倍数不足1倍,无法有效覆盖利息支出。

此外,随着短期债务规模大幅增长,青岛海控集团短期偿债压力有所增加,资金缺口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很高。考虑到西海岸新区良好的区域经济财力支撑、公司在资本市场通畅的融资渠道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力度,预计公司未来的再融资渠道将保持畅通,可通过银行续贷、借新还旧等方式为偿债资金形成有力补充。

受限情况方面,截至2022年末,青岛海控集团受限资产占当期末总资产的7.87%,其中受限货币资金50.33亿元、受限投资性房地产41.37亿元、受限在建工程2.22亿元、受限存货19.69 亿元。此外,公司将持有的万马股份股票129,487,911 股(占公司持股总额的50%)、持有的诚志科融控股有限公司98.2326%股权用于质押借款。

或有负债方面,截至2022年末,青岛海控集团对外担保余额为24.99亿元,担保余额占同期末经调整所有者权益的比例为5.35%,担保对象均为国有企业,其中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为公司参股企业,实际控制人为青岛市人民政府。截至2022年末,公司以及下属主要子公司无重大诉讼事项。

根据公司提供的《企业历史违约记录情况表》及企业征信报告,截至 2023年5月,公司近三年一期未发生违约事件,也不存在三年以前发生且当前未结清的违约事件。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青岛海控集团待遇,青岛海控集团怎么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089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