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信“贴钱送车” 掉“校园贷”陷阱

信“贴钱送车” 掉“校园贷”陷阱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文/荣玉婷记者刘羽琦

中国江西网讯“全额退款”、“促销返现”、“免费送”……在一些地方,类似的促销模式屡见不鲜。但部分商家在促销合同中设置消费门槛,或者要求消费者加入微贷平台,使得“免费领”变成了“贷款购”。有些人甚至在晋升后逃跑,使馅饼成为一个陷阱。

近日,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了一起案件。江西某网络公司向学生推销“你分期付款,我还”的购车业务,以完成任务后零元买车为幌子,诈骗300余名学生,集资2548907元。公司负责人高因犯集资诈骗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只要你帮忙推广,汽车公司会贴钱送的。”

“只要参加活动,就可以免费赢取价值7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电动自行车或平衡车。”看到朋友圈的消息,还在南昌工程学院读书的小石(化名)很感动,也看到有朋友在朋友圈回复说,他免费得到了一辆价值6986元的电动自行车。

于是,小石在同学的指导下,与江西社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社宝公司”)签订了一份名为“个人消费合同”的合同,并提供了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学校、家长、同学联系方式、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根据协议,他只需要按照公司的要求完成宣传,即每月发3到5次朋友圈或者成功推荐一个人在公司分期成功购买商品,公司会每月按时足额将钱汇至客户提供的账户。

其实在还款的前几个月,小石心里并不踏实,但看到账户每月按时来还款,心里的石头就落了地。“原来有个‘好事’可以免费得到一辆电动车。”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声称,学生如果被推荐完成一笔订单,就可以获得提成。抱着“大家一起分享就好”的想法,他们开始频繁发朋友圈,消息广为传播后,吸引了几所大学的学生参与,甚至有辅导员成了公司的业务员。

好景不长。几个月后,小石收到了社宝公司的单方通知,称益生公司决定停业,导致社宝公司资金链断裂,他们无法再支付分期付款。

怀疑被骗的小石急忙和同学商量,才发现他们都是同样的情况,只能面临两种选择:逾期和提前还款。而这两个选择,他们都承担不起。最严重的是,很多陷入贷款陷阱的同学发现,未能按时还款的人,大部分都有逾期记录,这可能意味着,对于20岁出头的他们来说,在申请助学贷款、买房买车方面,也会遇到麻烦。

于是,小石和多位校友一起去了派出所报案。

300多名学生向警方报案成立专案组。

与此同时,南昌红谷滩公安分局经侦大队陆续接到类似诈骗案件报警。受害者均为在校学生,均称被公司以“推广免费送车”为由诈骗,其中有300多名举报人提交了个人信息。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同年10月7日,高被抓获归案。

多名受害学生表示,贷款金额与车辆标示价格一致。如果车辆分期付款的价格较高,就意味着每个月要偿还的金额较高。在信用宝平台分期购买的电动自行车和平衡车,价格从6000多一个月到10000多元不等,每月金额也有300到500元不等。

据东湖区检察院侦查,2013年,高某注册成立信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11月开始,高派多名公司工作人员到南昌多所高校招聘学生代理,宣传其公司推出的“你分期,我还款”购车业务。

据负责检察官介绍,该活动要求学生自行选择分期付款几个月购买某品牌电动车,然后与天津易盛小额贷款公司签订协议,申请电动车市场价3倍左右的贷款,并约定将贷款委托至岁宝公司账户。公司会与学生签订承诺书,承诺学生每月完成公司的宣传要求,公司会将每月贡献的电动车返还到学生账户。

根据公司的承诺书,所有参加活动的商品都有重新定价的权利。记者了解到,当时的参与者包括新日、平衡车等商品。以SUNRA为例。当时淘宝价格3200元左右,官网4000元,信用公司9000元。

公司负责人一审被判十年。

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岁宝公司实施校园贷诈骗半年。他的骗术之所以能屡试不爽,一是因为“免费送车”和推广提成的诱惑,二是因为他自称和电动车厂家有合作,赚取厂家的销售返点。

此后,天津益生小额贷款公司因风险控制停止审核放贷,岁宝公司“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逐渐失效,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期偿还助学贷款。至案发时,高已采取上述措施向306名学生集资2548907元,已还款612332.26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诈骗方法,以单位名义非法集资,其行为已构成集资诈骗罪;高非法集资数额达人民币1936574.74元,数额特别巨大。鉴于高参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可以酌情从轻处罚。近日,东湖区人民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该公司负责人高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20万元。庭审后,高不服,提起上诉。

承办检察官提醒,近年来,“套路贷”一词频繁出现。作为大学生,有必要提高自己的信用意识和风险意识。面对购物不付钱“你分期还我”的诱惑,要有防范意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轻信蝇头小利。最后,如果遭受不法侵害,要及时向司法机关举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信“贴钱送车” 掉“校园贷”陷阱":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086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