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不平的上市之路
海南某县级联社,为农业金融机构进军国内资本市场,点燃了第一把火。
虽然未能赶上1月24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挂牌首班车”,但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仍然获得了农业和金融机构进入国内资本市场的第一名。
作为首家拟挂牌新三板的农信社,琼中联社此前受到银监会2008年发布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中对各类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起人或出资人资格的严格规定,以及自然人参与此类机构的条件和比例限制。新三板挂牌并没有立即得到肯定。直到1月24日,银监会表示原则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新三板挂牌,给予其政策推动力。
农村金融市场的“生力军”小贷公司青睐海外资本市场。2013年8月,位于江苏苏州吴江区的鲁巷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正式登陆纳斯达克,IPO价格为每股6.5美元,普通股137万股,融资890.5万美元,成为中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小额贷款公司。
然而,小贷公司海外上市之路并不平坦。2月28日,汉华金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启动h股发行,计划融资28.45亿港元,将于3月13日在港交所上市。仅仅一周后,3月7日,汉华金控再次发布公告称,鉴于目前市场波动,公司决定推迟上市计划,未来将继续关注市场情况,寻找上市机会。直到6月19日,汉华金融控股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香港成功上市融资担保和小额贷款两大平台的普惠金融机构。
不仅上市之路曲折,也不代表上市后能顺利“吸金”。
路翔小贷的“后IPO时代”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到来。此次IPO定价为6.50美元,发行了137万股普通股,融资890万美元,比原招股书计划发行270万股,融资1800万美元少了近一半。公司股价表现不尽如人意,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虽然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飙升,一度引发了海外市场投资者的热情,但这种热情并没有持续多久。
截至2014年12月17日美股收盘,潇湘小贷收于每股2.98美元,较原发行价每股6.50美元缩水一半。
黎明伊始,市场迎来了一针强心剂。
六月,曙光初现。
6月6日上午9点,琼中农信社在北京金融街26号金阳大厦正式登陆全国中小企业股权转让系统。这是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农村信用社,也是农业金融机构首次进入内地资本市场。
“五一”前夕,银监会正式同意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新三板进行交易试点。公司上市后将采取协议转让的方式,在各地银监局的监管下进行交易。
据了解,琼中农信社上市股份总数为7920万股,每股面值1元。由“琼中模式”发展而来的“一本通”小额贷款业务已成为该公司的特色业务,并在海南全省推广。
6月底的另一个消息同样令人兴奋。6月30日,证监会发布第50批23家预披露名单,包括江苏无锡、吴江、常熟、江阴、张家港5家农商行。除了江阴、张家港农商行,吴江、常熟、无锡都准备在上交所上市。
多年来遥遥无期的上市之路终于露出了惨淡的曙光。
相比农商行的谨慎稳健上市,小贷公司有更大的空展示实力的空间。
一些小贷公司很早就开始尝试资产证券化。以中联投资有限公司为例。年初,位于江苏的中联投资有限公司旗下的6家小贷公司已开通资产证券化、私募债等中间业务。
公司总经理沈泽涛认为,中间业务的放开和杠杆率的取消,将进一步加快小贷公司表外业务的发展,实现担保、P2P等中间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日前,中国小额贷款协会理事长杜晓山在接受《农村金融》记者采访时透露,新的小贷公司管理办法即将出台,将允许小贷公司经营包括资产证券化、担保业务、保险代理业务在内的中间业务。这无疑是监管部门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猜测2015年:
融资模式仍需探索,未来充满机遇。
在此之前,农村金融机构从未如此贴近国内资本市场。
进入资本市场几乎是农商行等区域性银行的必然选择。由于区域银行前期整体资产扩张较快,利润相对于资本的扩张和补充速度跟不上,资本缺口难以弥补。资本补充可以通过再融资和上市有效获得。
但目前来看,农业金融机构进入资本市场仍是个例。企业上市必须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包括企业自身的规模和发展潜力、当地的经济实力、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支持等。,而且不可能一概而论。
但好处显而易见。
股权结构的优化,资金的注入,管理的规范,包括强大的品牌效应,将给重压之下的农业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活力。
可以预见,在金融业动荡的未来,进入资本市场将是提升农业金融机构竞争力的可行途径。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农金官方网站,农银金融资产投资待遇":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913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