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22年我国综合国力将进一步增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达到121万亿元,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再上新台阶。
在业内人士看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尤其是货币政策的支持。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通过完善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和宏观调控体系,积极推进以利率为核心的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接下来,我们跟随宜信普惠来看看央行的金融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去年以来,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积极成效,有力支持了经济企稳向好。货币信贷合理增长。2022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年末人民币贷款、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分别增长11.1%、11.8%和9.6%。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年末普惠类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3.8%和36.7%。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步下降。全年公司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12月份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利率为4.26%,比去年12月份下降1.37个百分点。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9646元。
报告称,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从战略全局出发,改善社会和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坚持系统理念,实现“六个更好统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建设现代中央银行体系,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有效性,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精确而有力。要做好跨周期调整,既要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又要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坚持“大水漫灌”原则,稳定对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支撑。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有利于实现促进消费、扩大投资、带来就业的综合效应。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突出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在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金融服务,促进消费强劲复苏,增强经济增长潜力。继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撬动有效投资。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的重要作用,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的有效性和导向作用,促进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报告提出,下一阶段将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保持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稳定,继续向涉农、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金融支持。实施普惠性小额贷款支持工具,保持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有效满足制造业、社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设备更新改造信贷需求。
这些都是央行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带来的正面效应。作为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宜信普惠也将积极落实央行金融政策,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宜信旗下普惠金融业务品牌宜信普惠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信普惠”),利用大数据金融云等创新金融技术,深度研究各类高成长人群的现状和需求,为有创业、经营、自我增值、消费等正当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便捷、专业的贷款信息咨询服务。
声明:本网站转载本文的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宜信普惠金融机构,宜信普惠金融致力于服务的人群是什么":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0312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