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便利!“兴速贷”支持农贸市场托稳百姓“菜篮子”,下面是极目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兴业银行便利贷款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文星
双节临近,清晨走进武汉四季美农贸城,触目所及却是一派火热景象,各个批发点位询价、打包甚欢。“为国庆、中秋两节备货,进货量翻番,资金需求猛增,好在有兴业银行线上农批贷款,随借随还,按需提款,真的很便利!”一位主营蔬菜的小微企业主边忙活边说道。
四季美农贸城是国家级、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四级政府重点工程,也是目前武汉市最重要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之一。随着市场的逐步回暖,农批商户资金需求增大,但由于市场商户存在缺抵押、少担保的问题,传统的授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其融资需求。兴业银行武汉分行通过市场调研,第一时间向商户推荐了“兴速贷(农批农贸专属)”,并协助其准备相关材料,一周内发放200万元信用贷款,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获得了商户的好评。
“手机上就能提款,还不用抵押,兴业银行的这个产品真是好!”资金到账后,四季美农贸城蔬菜批发市场一名商户老板不禁称赞。
“兴速贷(农批农贸专属)”是兴业银行响应国家政策专为农批市场优质商户量身打造的经营性贷款产品,从申请到放款全流程线上化,单户最高授信额度可达1000万元,随借随还,按需提款,循环使用,支持信用、保证、抵押担保多样化的担保方式,加之乡村振兴、普惠小微企业的专属利率优惠政策,一站式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
“下一步,兴业银行武汉分行将凭借‘兴速贷’的产品优势,进一步扩大涉农支持覆盖面,从走街串巷到平台对接,从线下触达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让金融活水浇灌到更广的领域,为全面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再添‘兴’动力。”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小额贷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览青 上海报道
编者按:2020年以来,小额贷款行业进入加速洗牌阶段。
2020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资信水平、入股资金来源、风险管控能力加强审查,并对小贷公司融资杠杆进行限制。
2020年11月,银保监会与央行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又明确了监管体制、网络小贷业务的准入机制、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基本规则,对机构跨区展业、注册资本、风险控制等提出要求。
在此背景下,小贷机构行业洗牌加剧,增资和清退成为两大关键词,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旗下21资管研究院推出《小贷行业洗牌观察》系列报道,试图探索小贷行业发展趋势与转型方向。
本系列报道第一篇将通过梳理2010年以来央行披露的各季度末小贷公司统计数据,分析近年来全国小贷行业整体趋势。
全国小贷行业十年趋势纵览
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2022年一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22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232家,贷款余额9330亿元,从业人员61039人,实收资本7711.38亿元,各项指标较2021年末均有所下降。
事实上,2021年以来全国小贷行业余额是逐季攀升的,但这个上升趋势在今年一季度突然被打断,首次出现余额下降。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了2010年以来全国小贷公司贷款余额总量曲线,如下图。
在2014、2015年小额贷款行业达到顶峰后,贷款余额快速增长的势头戛然而止,在2015年到2018年二季度末缓慢攀升至9700亿元左右的最高点。
2017年11月,针对现金贷业务乱象,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要求各级小贷公司监管部门不能新批互联网小贷公司,同时禁止新增批复的小贷公司跨地区开展小额贷款业务,部分机构与从业人员开始退出小贷行业。
记者据央行披露报告统计,在2018年一年从事小贷行业的员工人数减少1.3万人,机构数也从2017年末的8551家减少至2018年末的8133家。
2020年,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的小贷业务与网络小贷业务迎来严监管,小贷行业“清退潮”加剧。
2020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资信水平、入股资金来源、风险管控能力加强审查,并对小贷公司融资杠杆进行限制。同年11月,银保监会与央行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又明确了监管体制、网络小贷业务的准入机制、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基本规则,对机构跨区展业、注册资本、风险控制等提出要求。
小贷行业的贷款余额在2年半的时间里骤减1000亿元,从2018年三季度末的9721亿元回落至2021年一季度末的8653亿元,在此期间共计减少1491家小额贷款公司。这样的余额下降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21年,增幅逐渐转正。
集中度提升下,头部互联网小贷增资与行业出清同现
在行业出清的同时,小贷行业的集中度逐步提升,一方面体现在网络小贷公司贷款余额的增加,另一方面体现在头部互联网旗下小贷公司的大幅增资。
2021年全年,全国小贷公司贷款余额总量每季度末环比均呈现上升趋势。在2021年3月末、6月末、9月末、12月末,贷款余额总量分别为8653.15亿元、8865.05亿元、9352.52亿元、9414.7亿元,全年新增贷款余额527.16亿元,同期末的存续机构数量分别为6841、6686、6566、6453、6232家,按此计算,每家小贷公司的平均贷款余额分别为1.26亿元、1.33亿元、1.42亿元、1.46亿元、1.50亿元。
这主要是2020年以来,为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部分地区放宽了对小额贷款公司的限制,广东、重庆、山东、深圳等地明确对小贷公司阶段性放宽融资杠杆、拓宽融资渠道、扩张展业区域等。
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国小贷机构放贷规模的整体提升,事实上在全国31个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的省市中,共有17个省市在2021年全年贷款余额总量减少,而不受区域展业限制开展网络小贷业务的贷款余额依然可观。
2021年全年,重庆市小贷机构新增贷款余额共计新增635.15亿元,超过全国全年新增贷款余额527.15亿元,广东省小贷公司以新增贷款余额130.55亿元次之。
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今年1月披露的《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名录》显示,在重庆成立的253家小贷公司中,共有49家开展网络贷款业务。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这些互联网小贷公司股东可分为互联网系、产业公司系、投资集团系等三大方面,互联网股东包括蚂蚁、京东、聚美优品、度小满、美团、携程、瓜子二手车、滴滴等,产业公司系包括小米、海尔、苏宁、美的、永辉超市、神州数码、千方科技、中国支付通、世茂集团、中国旅游集团、拉卡拉、数禾科技、融易信等,投资集团系包括中国人保、瀚华金控、普洛斯金融、九鼎控股、银联商务、平安普惠、众安科技等。
同时,2021年以来,多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对旗下小贷公司进行了增资,例如,2021年4月,腾讯旗下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由25亿元增资至50亿元;字节跳动旗下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在2021年6月由30亿元增资至50亿元;美团旗下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在2021年8月由30.58亿元增至50亿元。
就在2022年4月27日,今日头条对旗下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资40亿,深圳今日头条科技有限公司对中融小贷的出资额从50亿增加至90亿元。从工商信息来看,中融小贷的业务范围包括经相关部门批准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
随着头部小贷公司大幅增资,记者根据各季度末实收资本与存续机构数量计算,2020年以来全国小贷机构平均实收资本也在不断增加,尤其在2021年后呈现快速增长。
在小贷行业清退潮中,除了大手笔增资的互联网企业,还有哪些机构在加快入场?请关注《小贷行业洗牌观察》系列报道第二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兴业银行便利贷款(小额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785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