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蓝宝石抵押贷款(钻石可以抵押贷款吗)

蓝宝石抵押贷款(钻石可以抵押贷款吗)

贷款知识 红网 原创

浦发银行长沙分行助力岱勒新材成功上市,下面是红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蓝宝石抵押贷款

浦发银行长沙分行行长李征(左)与岱勒新材董事长段志明(右)合影留念。

红网时刻9月12日讯(通讯员 孔令鸿)9月12日,长沙岱勒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岱勒新材”)成功登陆深交所,股票代码300700,其上市募集资金全部顺利归集到开立在浦发银行长沙分行科创新材料支行的监管账户,至此与浦发银行长沙分行深度合作的新材料上市企业再添新锐。

作为全国最大的金刚石切割线生产制造商,2016年岱勒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实现净利润3930万元。岱勒新材自成立以来就与浦发银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公司从与浦发银行长沙分行合作初期年销售不足1000万元的典型小微企业,发展为目前享誉全国的硬质材料切割行业领导者,其自身发展及与浦发合作的各个阶段无不闪耀着金融创新的智慧。岱勒新材的成功上市是浦发银行长沙分行积极探索专业化经营科技金融领域的辉煌见证,是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果典范。

与其他上市企业拥有多家合作银行不同,岱勒新材在上市前仅有浦发银行长沙分行一家合作银行,两者可谓“两小无猜”的合作伙伴。合作之初,浦发银行长沙分行突破传统银行普遍要求强担保和强抵押增信措施的思维束缚,依靠其在新材料领域深度经营的专业能力,适时为岱勒新材提供信用贷款,助力其产品成功打开了市场,岱勒新材迎来了第一个转型发展期。随后岱勒新材凭借产品和价格优势,获得了大量国内外优质订单,全面打开了蓝宝石切割领域的市场,同时继续巩固了在硅切割领域的领导地位,成为真正的行业领导者。在此过程中,浦发银行长沙分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一举解决了岱勒新材履约订单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和产能扩大的项目建设资金,双方也签订并完成了第一个三年规划战略合作协议。

2015年11月,岱勒新材正式上报创业板IPO材料并于2017年7月顺利通过证监会的审核。历时多年的辛勤耕耘,今天的成功上市,生动谱写了一个小微企业成长壮大的奋斗诗篇。

岱勒新材的成功上市仅仅是双方合作的第一个目标。下一阶段,双方将签订第二个三年战略发展协议,借助上市平台,双方将在市值管理、上下游产业链整合、资本运作、多元化发展等领域展开深入的合作,努力将企业打造成全球领先的硬质材料切割工艺供应商,打造成属于中国的民族工业品牌。

浦发银行长沙分行入湘13年以来,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已和省内80%以上的知名和重点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累计投放各类信贷资金4000余亿元,服务客户近150万户。近两年以来该行在区域率先探索银行业面向实体经济发展的专业化、特色化经营,已成立2家专业化支行、12家特色化支行。浦发银行长沙分行行长李征表示,“岱勒新材模式”的成功,是浦发银行长沙分行专业化经营改革的成果体现,是多年来在科技金融领域积累与探索的行动体现,是浦发“融资+融智”“商行+投行”经营思维的创新体现,更是浦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决心体现。

“岱勒新材模式”的成功无疑为商业银行转型经营、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全力支持中小微壮大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丰富了银行业创新经营的新思路。

双方合作历程

2012年,浦发银行长沙分行在前期合作了解的基础上,突破传统银行强担保措施的束缚为岱勒新材提供信用贷款,双方正式建立合作关系。金融强势助力公司产品成功打开了市场,迎来了第一个转型发展期。

2014年,在全球光伏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岱勒新材以敏锐的眼光和战略将产品转战蓝宝石行业,迎来了第二个转型发展期。浦发银行再度创新产品和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双方根据岱勒新材发展战略,签订了第一个三年合作发展协议,规划在三年时间内将岱勒新材打造成上市公司。

2015年,随着光伏行业的持续复苏,良好的经营使岱勒新材产品市场需求量倍增,原有产能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浦发银行长沙分行继续提供项目融资,帮助公司建成年产12亿米的金刚石切割线生产基地,使公司产品够迅速占领市场,成为真正的行业领导者。

2015年11月,岱勒新材正式上报创业板IPO材料并于2017年7月顺利通过证监会的审核。在双方协作下,第一个三年规划顺利达成。

2016年,作为全国最大的金刚石切割线生产制造商,岱勒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实现净利润3930万元。

2017年9月12日,长沙岱勒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00700。

钻石可以抵押贷款吗

由于内容过多小编今天先给大家介绍13颗,明天再给大家介绍剩下的11颗罕见钻石,下面就请大家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钻石居世界五大珍贵高档宝石之首,素有“宝石之王”、“无价之宝”的美誉。国际宝石界定钻石为“四月诞生石”。世界上最早发现金刚石的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钻石是最坚硬的物质,无坚可摧,永不磨损,一经切磨便光辉永恒……



海之光


千禧之星

1992年一位挖钻人在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姆布吉马伊(Mbuji-Mayi)地区一个小村子附近的河流冲积砂矿里发现了一颗晶体近乎完美,重777克拉的毛钻。他把这颗具有吉祥数重量的神奇钻石卖给了戴比尔斯公司驻当地的采购商。经过数年研究之后,钻石专家们才决定如何加工这枚稀世瑰宝。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现该钻的光彩,世界顶级钻石切割师们竟然把这颗重777克拉的毛钻的自身重量切割掉75%,最后被加工成了一颗203.04克拉,火光耀眼的梨形钻。

为了迎接人类进入三千纪,戴比尔斯公司把这颗巨钻命名为“戴比尔斯千僖之星”。这枚宝钻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D级无色,内外均无瑕的稀世珍宝。专家们普遍认为“戴比尔斯千僖之星”是人类历史上最美丽的钻石,属于无价瑰宝。 这颗203.4克拉的钻石于2000年1月1日在英国格林威治“千禧大厅”向公众展示以庆祝千禧年。著名影星苏菲·玛索应邀为“千禧之星”名贵钻石揭幕。当苏菲·玛索手持“千禧之星”时她几近眩晕,不停地说“太美了!”据说该钻在伦敦展出时,有一批江洋大盗计划开着推土机冲进展厅,把珍宝抢走。由于伦敦警方事先发现了这个盗窃阴谋,真品及时被复制品取代了。



Nur-ul-Ain“眼之光”皇冠,共有324颗钻石做


“Star of the East” 东方之星钻石

1908年,一对美国新婚夫妇在巴黎度蜜月。两个年青人每人从父母那里得到100万美元。男青年的父亲是出版业巨头,而女青年的父亲则是矿业巨子。法国珠宝商卡地亚向新娘展示了一颗94.8克拉的梨形钻石。本来就酷爱珠宝的新娘瞪大了眼睛,对丈夫说:“亲爱的,这粒钻石太迷人了,令我头晕目眩。”男青年说:“亲爱的,打听一下价钱,你就会清醒了。”男青年对珠宝根本不感兴趣。卡地亚先生报出了价格,年青的夫人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钱包里的所有现款,并向丈夫要了一点,用127万美元买下了这粒D色梨形大钻。 那位新娘就是玛克琳夫人。

这两件首饰(包括“噩运之钻”与“东方之星”,玛克琳夫人常一起佩戴),使美丽的她更显庄重、富有,“珠光宝气”用在她身上再恰当不过。 玛克琳夫人对这两颗钻石十分珍爱,有时将它们串在一起。

后来,这两颗巨钻还是到了哈里·温斯顿手中。1951年埃及国王法鲁克新婚,请温斯顿夫妇在家里吃饭。温斯顿与国王饮酒畅谈一直到黎明时分。温斯顿向国王展示了94.80克拉的梨形大钻,并讲述了钻石的来历。埃及国王十分兴奋,手拿钻石站在窗前,口中念念有词:钻石的星光,我们俩的眼光,我新婚王后的美丽眼睛,东方的阳光和即将退去的星光,啊,“东方之星”,这就是“东方之星”。于是,“东方之星”就成了这粒钻石的称谓。埃及国王留下了“东方之星”,商定的价格是112.5万美元。

然而,1952年埃及国王还没有付清钻石款就被革命者推翻而流亡。 温斯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追回了钻石。 1969年温斯顿将其卖掉。 1977年“东方之星”的主人请温斯顿为其重新镶嵌成V型项坠。 1984年温斯顿将“东方之星”买回第二次又卖了出去。 1992年最后一次将其购回并一直拥有至今。



Cullinan“库利南”(非洲之星Ⅰ)

1905年南非发现了重达3106克拉的钻石原矿,新开通的跨大西洋电缆将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当时宝石界行家就估计原矿的价值高达75亿美元。由于南非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大家一致认为应把它运往伦敦,献给爱德华七世国王。这件举世无双的珍品引起世界各地珠宝大盗想入非非,有关人员花了几个月时间考虑如何保障运输安全。最后,伦敦警察厅决定,最佳原则是“越简单越安全”。大如茄子的钻石被装进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包裹邮寄出去,一个月后出现在白金汉宫的皇家邮局里。1908年2月10日,这颗巨钻被劈成几大块后加工。加工出的成品钻总量为1063.65克拉,全部归英王室所有。最大的一颗钻石取名为“库里南1号”,也被称做“非洲之星(Cullian)”,重530.02克拉。

说起钻石之王,“非洲之星(Cullian)”当之无愧,这颗当时世界上第二大的宝石级金刚石是1905年1月在南非的普列米尔金刚石矿山发现的,当时称“库利南”钻石,是一块晶体不太完整的金刚石块,颜色为无色透明、无任何瑕疵、质地极佳、重达3106克拉。“库利南”这个名字是取自当时该矿总经理的名字。

1905年1月,南非普列米尔金刚石矿山的监督员佛烈德维尔,在矿场散步时,在夕阳的反射中发现一件闪光物体,起初他以为是掉在泥里的玻璃瓶,当他用手杖把它挑起、刮去泥土之后,他一下子惊呆了,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竟是一块大如拳头的金刚石。由于他获得奇宝,而得到了一万美元的赏金。



Regent“摄政王”

这颗钻石是在1701年,由在戈尔康达的克里斯蒂纳河畔帕特尔钻石矿干活的印度奴隶发现的,原重410克拉。这名奴隶为了把钻石带出矿山,忍痛割破自己的大腿,将钻石藏在皮肉之中,然后缠上绑带,逃出了矿区。他向一个英国船长吐露了秘密,并提出与该船长分享钻石,而条件是帮助他逃离这个国家,船长表面上答应了这个奴隶的要求,但在旅途中,船长偷走了钻石并把他扔入了茫茫的大海之中。

据说船长以1000英镑的价格,把钻石卖给了商人杰姆村德。后来,马德拉斯的英国总督托马斯·皮特以2.4万英镑的价格买下了这颗钻石,并把它命名为“皮特”钻石。

钻石由“贝德福特号”商船运回伦敦,在伦敦,该钻石由约瑟夫·库帕进行切磨,钻石的重量也从410克拉减少到400.5克拉,切磨工作所花去的费用高达5000英镑,在18世纪初期,这可是一笔相当惊人的开销。约过了两年,对“皮特”钻石又进行了重新切磨,又共耗费了一年的时间。经过精心策划设计,“皮特”钻石被切割、加工和琢磨成若干颗钻石,其中最大的一颗重140.5克拉。因售价昂贵,要出售这颗巨钻也相当困难。而另一方面,许多人对这颗钻石非常感兴趣,想方设法想见识见识。因此皮特常担心钻石会被盗,总把钻石带在身上,从不离开自己一步,经常变换住地,还经常伪装自己。总之,皮特被这颗钻石折腾得疲惫不堪,为了解脱这种困境,他急于出售这颗钻石。

由于钻石价格昂贵,许多欧洲王室闻之却步。法国国王路易斯十四死后,他5岁的曾孙子登上了法国王位,而由奥尔良公爵伊沙克·阿本戴纳担当摄政王。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势,阿本戴纳花费了13.5万英镑买下了这颗钻石,并取名为“摄政王”钻石。

1772年,在路易斯十六的加冕典礼上,“摄政王”钻石镶嵌在他的王冠上。1792年,“摄政王”钻石与法国王室的其他珠宝一起被盗,约过了一年多时间,在巴黎的一幢木结构房屋顶楼的裂缝内,找到了“摄政王”钻石,因此它又回到了法国皇家珍宝库。

l799年拿破仑自命为第一执政官,法国王室珠宝被用作各种筹集贷款的担保,阿德吉唐特将军经手抵押了许多钻石,包括“摄政王”钻石和“桑希”钻石,从柏林和马德里得到了贷款。拿破仑率领的军队征服了意大利,带回了大量的贵金属和宝石,法国的珍宝库又开始丰富起来。拿破仑还赎回了曾经典当和抵押的大多数钻石,其中包括“摄政王”钻石。拿破仑把这颗钻石镶嵌在宝剑的护手上。此后,镶有“摄政王”钻石的宝剑被拆开,又把这颗钻石镶在另—把新做的宝剑上,周围还镶有玫瑰型的钻石和其他的钻石。滑铁卢战役,拿破仑被击败了。恢复君主政体后,查理十世把“摄政王”钻石镶嵌在王冠上。

拿破仑三世和欧仁妮结婚时,王室珠宝匠曼塞尔·巴布斯特为欧仁妮王后设计了一顶新的王冠,并镶上“摄政王”钻石。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后,王室珍宝又收归国有,在此后的大拍卖中,“摄政王”钻石由于身价太高,而未被列入拍卖的清单中。



噩运之钻“希望”

三百多年前,在印度发现了一颗硕大无比的蓝钻石,经粗糙加工后重量还有112.5克拉。路易十四时代之,后来,法国珠宝商人达文尼(Jean-Baptiste Tavernier)从印度从当地王公贵族那里用翡翠换取了价值33万美元的宝石,其中包括这颗名贵的蓝钻石,44块较大的钻石和1122块小钻石,被称作达文尼之蓝(The Tavernier Blue)。他回到法国后,把这块蓝钻石献给了法王路易十四,并将其重新切磨成鸡心型,重量为67.125克拉取名为“王冠蓝钻石”(Blue Diamond of the French Crown)。达文尼也因此授予了男爵爵位。

此后不久,灾难就降临到法王路易的身上,他最宠爱的孙子突然死去。他早年的光辉战迹也开始衰退,并且娶了一个宗教的狂热信徒梅恩特侬夫人为妻。她给路易的生活带来许多不幸。而塔沃尼后来据说在俄国被野狗咬死。

路易十六在得到了这块“王冠蓝钻石”后不久,他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法国大革命的风暴中上了断头台。1792年大革命中,法国国库遭到劫掠,这颗蓝钻石一度去向不明。在这期间,西班牙画家戈耶曾画过的一张西班牙皇后玛丽亚·露易莎的画像上,戴着一颗宝石很像那颗失踪的钻石。当时有人推测,或许是法国保皇党人在国外得到它后送到西班牙人手中,或者是西班牙人从盗贼手中买下了。

1830年这颗失踪38年的蓝钻石重新出现在荷兰,属于一个钻石切割人威尔赫姆·佛尔斯所有。为防止法国政府追寻,他将这颗钻石切刈成现今的样子,重量为44.4克拉。后来,佛尔斯的儿子汉德利克从其父那里将这颗钻石偷走,并带到了伦敦。在那儿,他自杀了,无人知道自杀的原因。

几年之后,英国珠宝收藏家亨利·菲利蒲侯普用9万美元买到了这颗钻石,从此这颗钻石得名“希望”。因为“侯普”(Hope)这个名字在英文中意为“希望”。1839年,老侯普暴死。他的侄子托马斯·侯普继承了“希望”钻石。小侯普与他的前人不同,没有把这颗钻石藏于密室,而是放到水晶宫展览馆公开展出,据说他后来寿终正寝。



“Supreme Purple Star”

这颗罕见的彩色钻石现在在伦敦,2002年的时候,在伦敦由 英国宝石协会(British Gemological Institute in London)进行鉴定,被命名为Supreme Purple Star(顶级紫色之星),颜色评定为深紫色和深鲜紫红色,2-5 克拉。有人猜测,4-5克拉的重量可能更加合理。

这是一颗比红色钻石更为罕见的钻石,绝无仅有的色彩让它的价格非常之高,据说达到了每克拉400万美元。



奥洛夫钻石

关于Orlov钻石最早的记载是在18世纪,印度马德拉斯附近考维里河中的岛上有座神庙,Orlov钻石就镶在庙宇中的神像上,被当作神像的第三只眼睛。一个法国驻外军的逃兵在神庙中发现了这颗钻石,便讨好庙中的僧侣,当上了这座庙的管理人之一,然后他偷走了钻石潜逃,以2000英镑的价格卖给一位英国船长,这位船长回到伦敦又以12000英镑的价格将它转卖给了珠宝商。

1773年,格里高利·奥洛夫伯爵(Orlov)从阿姆斯特丹珠宝商拉萨列夫(Lasarev)手中买到这颗古印度的名钻,价格为40万金卢布,相当于9万英镑,外加每年4000英镑的年金,钻石由此得名为Orlov。奥洛夫伯爵曾帮助他的情人叶卡捷琳娜二世策动政变,并于1762年使她成功登上俄国的王位,但不久后,女皇又移情别恋,奥洛夫买下这颗钻石就是为了赢回她的芳心。这颗重达189.62克拉的大钻当然是送给女皇的绝佳礼物,叶卡捷琳娜二世立刻被这颗稀世罕有的钻石给迷住了,她欣然接受了钻石,并向奥洛夫伯爵致谢,但仍不接受他。奥洛夫伯爵因此大受刺激而精神失常,最后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但Orlov钻石却从此成为俄国皇室的珍藏,被铸进一个纯银的座中,镶嵌在象征着王权的沙皇权杖上,并在俄国大革命中也幸运的被保存了下来。

“奥洛夫”钻石在18世纪之前的历史已无从知晓,而至于其原石的出产年代也并无确切记载。据推测“奥洛夫”钻石可能与名钻“光明之山”同样切割自巨钻“大莫卧儿”(Great Mogul)。因为“奥洛夫”与“光明之山”同样都是带有淡蓝色调的宝石级金刚石,而且比起现代的钻石切割法,古印度的切割方法更倾向于使钻石在切割过程中重量损失最小,所以根据历史上对于“大莫卧儿”钻石重量(787.50克拉)的记载,“大莫卧儿”同时切割出两颗200 ~300克拉的钻石也是比较合理的推测。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奥洛夫”的原石出产于十七世纪,重309克拉。

“奥洛夫”钻石一直保持着古代的高玫瑰花形切工,高27mm、长35mm、宽32mm,具有非常美丽的淡蓝色。这颗钻石还有其它的名字: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拉萨列夫(Lasarev),权杖(Scepter)。钻石目前仍镶嵌在沙皇权杖上,保存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俄罗斯钻石库(Russian Diamond Fund)中。



泰勒—伯顿

1966年,在南非的"普列米尔"(premier)矿山发现了一颗重240.80克拉的优等钻石原石,1968年被美国宝石商哈里·温斯顿(Harry Winston)买到此钻,并让人琢磨成一枚杏仁一般大小、重69.42克拉的梨型饰钻。

这颗宝石级金刚石,经过精心设计,被切割、加工和琢磨成十几颗钻石,其中最大一颗钻石,重量为69.42克拉,呈梨形,成为世界罕见的十大名钻,排名第九位,经美国宝石学院交易实验室鉴定为无暇级,颜色为无色,色级达D 级,净度极高,为FL级,光彩夺目;极为漂亮,极为珍贵。次年,哈里·温斯顿(Harry Winston)将钻石卖给美国女富翁哈里特·艾姆斯夫人(Harriet Ames)。两年后,这位夫人又将钻石拿到纽约的苏思比·帕克·伯内特拍卖行出售。

与此同时,正在为自己的妻子——好莱坞传奇影星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寻觅一颗上等钻石作为生日礼物的理查德·伯顿(Richard Burton)对这颗梨形饰钻发生了兴趣,并经过辗转购得。1972年, 当理查德·伯顿的爱妻伊丽莎白·泰勒过40岁生日的时候,理查德·伯顿将这颗极为美观的钻石赠送给伊丽莎白·泰勒,故这颗钻石被命名为——“泰勒一伯顿” (Taylor--Burton)

伊丽莎白泰勒与理查德·伯顿的爱情被人们称为跨世纪的绝世之恋,后来发现“泰勒-伯顿”钻石的普列米尔矿主托马斯为纪念两人的恋情,在1980年推出了泰勒伯顿钻石品牌,并让此高贵血统有了传承。



世纪钻石

戴比尔斯钻石公司成立于1888年,在其成立100周年之际,即1988年3月11日,在南非著名的盛产宝石级金刚石的“普列米尔”(Premier)金伯利岩管发现了一颗重599.00克拉的特优质宝石级金刚石,被命名为“百年”。这颗金刚石纯洁无瑕,颜色极佳,呈淡玫瑰色,异常美丽,是难得的稀世珍宝。

“百年”金刚石,经过高级专业切磨师耗用三年的时间,精心研究、设计,并切割、加工成一颗重273.85克拉的巨钻,被命名为“世纪”(The centenary diamond)钻石。该钻石顶部有75个切面,底部有89个切面,腰部有83个切面,总计有247个切面,致使这颗毫无瑕疵的巨钻终于展露万丈光芒。按重量来说,“世纪”钻石的重量仅小于Cullinan-1钻石(530.20克拉)和Cullinan-2钻石(317.40克拉),居世界第三位。目前“世纪”钻石由戴比尔斯收藏,估计价值1亿美元。



蓝色之心


KOH-I-NOOR“科.依.诺尔”

在印度莫卧儿王朝创建者巴布尔回忆录《巴布尔纳玛》(BABURNAMA)中第一次出现了有关这颗钻石的文字记载。1526年在帕尼巴特战役中,巴布尔以一万之众打败洛迪的十万大军并击毙了洛迪,获取了洛迪所拥有的珠宝,其中包括科·依·诺尔钻石。民间还流传这样一个传说:当时巴布尔派他的儿子胡马雍专门寻找科·依·诺尔钻石,在王宫的藏宝库中没有找到。当胡马雍下令不许士兵凌辱宫中嫔妃时,洛迪的母亲为表示感谢,向胡马雍献上了一个金盒子,里面盛着科·依·诺尔钻石,因此当时被称为“伟大的莫卧儿钻石”,或“巴布尔钻石”。当有人问这颗钻石的价值时,胡马雍说:“这样的宝石不能用钱买,只能用利剑夺取,应该作为神赋君权的标志。”王朝的传国之宝,传了八代皇帝,其中包括修建了泰姬陵的沙贾汗。

1739年,伊朗国王纳迪尔沙攻占德里,大肆劫掠莫卧儿王朝的宝物,花了几十天的时间把所有宝物装载在七百只大象和数万匹马和骆驼背上,准备运回伊朗,但仍找不到科·依·诺尔钻石。后经莫卧儿皇帝穆罕默德·沙的一个妃子告密,纳迪尔沙得知那颗钻石就藏在皇帝的包头巾里。于是他召来穆罕默德·沙,提出要交换包头巾,这本来是穆斯林之间一种友好的表示。穆罕默德·沙明知其中有诈,但作为阶下囚不得不换。纳迪尔沙当即打开换来的包头巾,其中果然藏着这颗大钻石。纳迪尔沙第一眼看到这颗钻石禁不住惊呼:“KOH-I-NOOR!”波斯语意为:山之光。当时这颗钻石重191克拉。

后来,纳迪尔沙14岁的孙子继位时,为寻求庇护,将这颗钻石赐给了护国大将军艾哈迈德。艾哈迈德凭着钻石回到阿富汗称王。艾哈迈德死后,他的儿子扎曼沙又因先得到这颗钻石而在兄弟争王中获胜。但不久又被印度旁遮普锡克王国的创建者,人称“旁遮普雄狮”的兰季特·辛格夺走。英国殖民军攻占旁遮普时,又从锡克人手中夺走这颗钻石。当时的英国驻印总督达尔豪西勋爵派人秘密将钻石运回伦敦,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皇。女皇对原来的切工不满意,花了八千英镑雇能工巧匠用38天时间重新切割成椭圆形,重量减为108.93克拉。以后科·依·诺尔钻石就做为大英帝国权力的象征镶嵌在英皇的皇冠上。现在的女皇伊丽莎白二世于1953年加冕时就用的这顶皇冠,平时就在伦敦塔中向公众展出。


(内容过多所以小编决定拆分成两篇文章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感谢小伙伴们今天的阅读,谢谢!不过不要忘了明天来真库看看剩下的11颗罕见钻石是什么哟!)

爱珠宝的你,快来真库吧。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蓝宝石抵押贷款(钻石可以抵押贷款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747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