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如何面对催收?记住这几句话,暴力催收,咱也不怕,下面是执念wo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面对贷款催收人
现如今这个社会,不像以前,家家电视都普及不了,现如今,下到几岁孩童,上至七八十大爷大妈,智能手机都玩的六的很。所以,网络借贷这一块,就尤为猖狂。
很多欠款客户对于如和正确面对网贷和暴力催收,心里都有很大的负担。我觉得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今天特意准备了比较实用的反暴力催收方法和技术。你们不需要在掏钱去咨询,也不要掏钱让别人如和银行谈,你们自己是可以的,其实并没有你想的那么恐怖和害怕。只是刚逾期不懂,病急乱投医。让这些人骗钱,你已经很不容易了,结果再被骗一次,实在令人心痛。这些人在赚你们的这些钱,我觉得是有违道德良知!
首先,催收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和系统的培训上岗。所以他们才能拿捏住你的心理和脾气。引导你去想尽一切办法让你尽快还款。不管他们是真懂,还是假的。但他们都会抓住下面这几条问题来轰炸你,影响你的思路!
1催收打电话来问你什么是你还钱?如果态度十分强硬恶劣,你可以直截了当说没有
他们可能不会让你找亲戚朋友同事之类的借钱,你可以对他们说:我能找亲戚朋友同事借到钱就不会借你们这种网贷了。。。
2发短信、打电话轰炸威胁。
这些的通通不用怕,首先,咱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相关的民典法。
威胁恐吓类短信截图留证,通话内容最好录音,攒足证据去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上门暴力催收。
报警是唯一合法有用的办法。
非法扣留或拘禁。
想办法报警,或者跟扣留人员协商,比如承诺多久还钱,要求人身自由。
不雅照片、视频等私自散发。
未经允许传播他人信息,是违法行为,可直接起诉对方。
不过,如果我们在银行借的款,那我们还是一定要去把钱还给银行的,不然就真成一个老赖了,银行的能还还是要还的。
当我们去和银行客服说还钱的时候,客服会通知催收和你联系,这个时候你和他们谈减免,记住,千万不要立即还本金,谈的时候就说很困难,没有钱,只还本金,如果还不行就说本金加百分之五的利息,还不行再加到百分之十的利息。最多就给这么多,催收还不同意你接下来就直接不谈,这个时候主动权在你的手上,他们说利息滞纳金可能是本金的很多倍,你们也不要管,只还本金和一点点利息,不管欠了多少年,不管他们说现在是你本金的多少倍,都不要管,你只要记住你的本金,这个是经验,不要告诉催收你在什么地方,可以胡乱说一个,至于催收发给你们的报警短信起诉书都是催收的一种要钱的手段,只有法院寄给你的起诉传票是真的,如果给银行起诉了,你可以选择应诉也可以不去,去了法院会让你们和银行先协商还款,一般就是本金加法规定的利息,如果不去,法院会缺席判决,这个时候银行说多少,法院就会判多少,但是也没有关系,按照判决去还就行,不愿意的话就上诉。
基本上网络上的借贷的利益都很高,国家规定,银行最高的利率是百分之6.56。而民间借贷的利息最高不能超过银行年化利率的四倍,即百分之26.24 所以,你可以自己算一下。再去看看自己还多少钱合适。
3催收会拿出轰炸通讯录这条来吓唬你了,你千万不要怕(正常情况下,他们也会这样做)。你直接说:爱炸就炸,炸了之后亲戚朋友同事都知道我借钱的事,更加不会借钱给我了,你们的钱也还不上了。但是你们骚扰到别人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别人报案我可管不了。 其实短信轰炸我被轰炸过,哈哈,后来换了个手机号。
最后,一般信用卡催收现在比较正规,基本上不会像小贷催收员那样乱发过分的短信爆通讯录,所以他们的短处就是最怕欠款人投诉,投诉马上见效,还有一般催收员都自称是律师,这个不要管,都是假的。信用卡逾期一般一年半到两年半就变成呆账了,呆账的意思是所有费用都不会再增加,一般进入第三方催收公司的案件就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了,中国没有催收公司,催收公司要在中国合法存在,就两种形式,第一是注册律师事务所,第二是注册投资管理公司。所以,为了自己的征信和下一代,我们还是尽量把正规的,上征信的借贷能还就换上吧,毕竟,欠钱真不是个滋味!
最后请大家尽量收藏,转发和评论。让更多欠款人看见,解救他们。让他们不在因为被暴力催收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善有善报 借的钱迟早要还的,所以大家还是养成良好的信誉吧!
感谢观看
[泣不成声][泣不成声]
一直没人催收的贷款
说实话,仲裁机构在违背《仲裁法》的基本规则下裁决的结果,是否具备影响在P2P平台向地方法院申请执行的客观因素呢?仲裁机构为何会执意受理无资质P2P平台单方面提交的网贷纠纷案件呢?双方或仲裁机构内部成员和这些P2P平台是否存在“利益关系”呢?这些问题截止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答案,甚至可以说就连一个明确的说法都没有。
河南新乡的张女士联系我们称,自己在去年就收到了一份来自某仲裁机构的裁决书,而这份裁决书是否能产生法律效益我一直保持一个质疑的态度,因为,我和某P2P平台确实存在纠纷,但完全不像这家仲裁机构裁决的这样,说白了就是,这份仲裁裁决是我压根不会承认它存在的合法性。
首先,我是借过P2P平台的贷款不假,但我是分期贷款的,一共借款20000元分24期偿还,申请贷款的时候,我银行实际到账的金额是17850元,与我实际申请的金额不符,而我每期还款1784.39元,目前已经还款了22期(39256.58元),如果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按照实际到账本金计息偿还的话,我也早就还清了,而这家网贷平台非要我还款42825.36元,这我很难承受的了,因为这已经超过了我申请贷款金额的一倍还要多。
其实,我也找我的会计朋友帮我计算过,我如果按照我申请贷款金额20000元偿还的话,年化综合利率就算按照36%红线计算,我也才还28342.75元了,而仲裁裁决书上要求我再偿还4556.69元,我实在是不愿意,因为这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年化综合利率了,完全是高利贷了,而这份仲裁裁决书却成为了“高利贷”的帮凶。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我银行卡实际到账的金额是17850.58元,按照2017年贷款利率的四倍来还的话也才有19%,就算按照综合年化利率24%计算的话,我也只需还款22650.71元,但是,我并未按照这样的合法利率进行偿还,因为我们双方约定的年化综合利率是24%,还包含了各种服务费在里面,但就算是这样,我还是按照综合年化利率36%进行偿还,这对于我来说,已经对于这家P2P平台很客气了。
而这家P2P平台却拿着我的“客气”不当回事,非要让我按照他们的超利率标准偿还这笔贷款,这口气我还真是咽不下去,于是,我就停止了还款,因为我还款的金额早就不知道超过多少了,所以,我就这个底气停止还款,因为,我既不想把自己辛苦赚来的血汗钱都给这些放高利贷的人,也想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的年化利率进行还款,毕竟,没有任何的合同或借贷关系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可我想象的实在太天真了,就在我刚刚停止还款的第三天,不仅我接到了各种身份不明人员的电话,重点是这些给我打电话的这些还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他们在电话中自称为是受到P2P平台委托对于我逾期的债务进行催收,但他们就连P2P平台委托他们的证明都提供不出来,原本我想着,他们可以不提供P2P平台委托他们的证明,但总得提供一下我欠钱的证据,比如说,我借款时的相关资料,我的债务清单和他们所属的公司名称吧,但是,就算是如此简单的要求,还是被他们拒绝了。
在他们拒绝向我提供这些信息之后,我就一直在想,这些人真的是P2P平台委托他们对我进行催收的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是多次拨打这家网贷平台求证,但求证的结果却是,这家P2P平台不承认给我打电话的这些人身份,还在电话中说他们是骗子,不要向他们提供任何个人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但是,最关键的是,我虽然还款已经超过了我实际借款金额的一倍多,虽然从表面上看我是欠这家网贷平台两期的贷款,但是,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如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显示,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相关规定的话,我也确实不欠他们的钱。
反而,我也曾多次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的相关规定,要求这家P2P平台返还年化综合利率超36%部分,但大家也能想象的到,他们不仅不同意,甚至还通过他们委外的身份不明人员不断的威胁我,甚至还要求我撤掉我在相关部门的投诉,不然就会加大对于我亲属好友、通讯录、通话记录里面的联系人的恶意骚扰。
说实话,我生活在法治社会,我遵照我国法律规定的年化综合利率还贷款这有什么错呢?更何况,现在的问题是,在法治社会按照法律规定来算的话,不是我欠他们的钱,而是他们应返还给我多还的钱,在未返还之前,这笔应返还的钱就自然生成债务,说白了就是这家P2P平台欠了我的钱。
张女士还表示,其实他们的优势也不过是没有资质,利用的是身份不明的陌生人,使用的是虚拟拨号软件和106短信运营商,而真正到实际现实打官司我并不怕他们,因为,我不欠他们的钱,他们委外身份不明人员如此侵害我以及我的亲属好友,已经涉及到了刑事犯罪行为了,我更不惧怕和他们在法庭上相见,因为法院审理也需要依据我国的法律条款,我也不怕他们说我是“反催收”,更不怕他们说我是欠钱不还的失信人员,因为这些都没有法律依据,反而,我不后悔自己做的事,因为我并不是真正的“反催收”,更不是他们所属的“失信人员”。
不管他们说我不接催收电话也好,说我欠钱不还也好,我不接催收电话是因为,我并不认为给我打电话的这些身份都不敢提供的人是催收,反而,我搜集更多的证据都能证明他们是在实施违法犯罪的犯罪分子,我不还钱是因为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我并不欠他们的钱,是他们欠了我的钱,只不过在利用他们委外的身份不明人员对我实施敲诈勒索,因为这种行为是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所以他们借着我剩余未还的高利贷诱导大家的视线而已,大家说我说的对吗?
声明:本稿件为原创稿件,备案号为202303061503C,转载必须注明“壹家媒”来源,私自转载或转载后恶意投诉我们,我们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面对贷款催收人(一直没人催收的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743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