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惠州分行:整村信息建档 让农户不再等“贷”,下面是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农户信息建档
来源:今日惠州网
作为金融服务覆盖城乡的国有大型银行,农行惠州分行始终牢记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今年3月以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该行利用科技金融优势,全面启动农户信息建档工作,通过数据信息为广大农户精准“画像”,实现农户贷款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运作。
“农行贷款真是‘及时雨’,没用抵押担保,就让我拿到30万元的资金扩种中草药。”惠东县平山街道碧山村村民高泳彬的信心,来源于农行惠州分行“整村信息建档”工作的推进,2020年以来,农行惠州分行已为辖区100多户村民授信1000多万元,高泳彬是受益者之一。
为有效解决广大农民贷款慢、贷款贵、担保难的问题,农行惠州分行在政府、监管部门以及上级行的指导下,积极推进整村农户信息建档工作,利用大数据,为农户提供线上快速放贷服务。通过实地考察,今年5月,碧山村成为该行农户信息建档首个“金融信用示范村”。
高泳彬在碧山村经营一家农业企业,今年受疫情影响,企业出现了资金困难,以往贷款需要跑到银行去申请,利率也高,无奈之下甚至需要找亲朋戚友借债,如今只需要通过农行掌上银行,点点手指,就可以完成线上贷款,解决了他的资金困扰。
像高泳彬这样可以通过农行“整村信息建档”,享受到信用评定、授信、利率评定等业务上门服务,足不出户就可实现贷款需求的农户还有4千多户。据介绍,2020年3月以来,农行惠州分行已设立18个“金融信用示范村”,建档户数4000多户,通过“整村建档”的模式,这18个村的村民如有融资需求,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农行APP线上用信,随借随还。
据悉,为推进我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惠州农行积极响应政府、监管部门及上级行的号召,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打破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以“整村授信”为切入点,让农户不再等“贷”,将金融服务送到家门口,不断扩大贷款覆盖面。
根植“三农”沃土,创新服务方式,今年农行惠州分行将通过建档为2万户农户建立信息数据库,打造更多的“金融信用示范村”,以扎实有效的信贷投放、便利快捷的渠道服务、丰富多元的金融产品,全方位、多层次为惠州乡村振兴建设注入金融活水、为农民发家致富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林晓茹
贫困户并户建档
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贵在精准,方能最大限度减小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而精准,源于清晰的底数。兴宁市宁新街道扎实的社区网格摸排建档工作,为实施精准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1月30日上午9时,在高速路口连夜值班回到家的90后社区临聘人员罗育鑫就接到了宁新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电话,辖区内某小区出现一例外来返兴初筛阳性人员,需立即组织风险排查管控工作。正想好好休息一下的他,连忙骑上摩托车又出发了。与此同时,街道办领导、三人小组成员、社区其他干部也陆续赶到现场。
上午9时30分,宁新街道组织人员在该小区14栋楼下拉开警戒线。下午4时,经专家综合研判,将风险排查区定格在14栋05、06座,精准至15户55人。随后,兴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各工作专班陆续到位并展开工作,人员转运、物资保障、流调、心理疏导、应急准备……一切“暖心”的防控措施快而有序。
“能够做到这样精准,快而有序,与我们前期对辖区内科学划分网格并做好全面摸排建档是密不可分的。”宁新街道疫情防控组负责同志说。按照兴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宁新街道在一个多月前就对辖区内常住人口,在原先划分网格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每个网格都配备了防疫地图和人口、住户基本情况等,并全面进行摸排建档。
同时,宁新街道提前做好精细化的应急方案,一旦疫情发生,能最快速实现精准防控。摸排工作中,宁新街道以网格为单元向辖区内住户网格(单元)发放入户登记表和温馨提示,对住户家庭基本情况包括行动不便人员等情况进行统计,建立起了完整、清晰的底数。“通过做细致思想动员工作,大家比较配合,我们也采取了多种稳妥的保障措施保证信息的安全。”该负责同志补充道。
记者了解,随着防疫工作的深入,兴宁市防疫体系不断优化和健全。推进防疫体系有序运转,实现精准防控,需要以精细准确的村(社区)网格底数为支撑,而宁新街道就是兴宁市细化网格底数的缩影。
【全媒体记者】张柳青
【通讯员】钟思婷
【作者】 张柳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农户信息建档(贫困户并户建档)":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614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