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个人账户冒充对公账户,一中介员工骗四位买房人65万余元,下面是东北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哈尔滨长春街贷款
东北网9月5日讯(王时记者包海多唐继厚)用个人账户冒充对公账户,一中介员工骗四位买房人65万余元。近日,哈尔滨市道里警方将这名涉嫌诈骗的中介员工马某抓获。
9月3日,哈尔滨市民刘女士匆忙走进哈尔滨市公安局道里分局抚顺街派出所报警,称其通过哈尔滨市道里区地德里街上的一家房屋中介购房时,被一名员工马某骗走42万元。
受案后,民警立即展开工作。经查,今年8月末,受害人刘女士通过该中介购房,因需要贷款,该中介员工马某提出让刘女士将首付款42万元交给中介对公账号上保管,可谁料,刘女士得到的对公账号竟是马某的个人银行卡账号,就这样受害人刘女士通过银行将42万元汇到了马某的个人账号上。过了许久,刘女士也没收到房产交易的消息,这套总价72万元的房子也没到手。情急之下,刘女士天天到中介去找马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一次已经“失联”的马某,在刘女士的再三追问下,马某承认刘女士的42万元被他挪用了,并在刘女士的要求下,为其打下了一张“欠条”,随后,马某又玩起了“失联”。
侦查中,民警还发现受害人周女士也通过马某购房,在办理贷款过程中,马某让周女士将15万元首付款打到了自己的银行账号上,至今也没有将钱归还给受害人周女士。民警通过调取银行流水、深入走访,接连又发现了两名受害人,都是被该中介的员工马某所骗,这两名受害人找马某分别办理公产房买断和房屋产权证,被其收取手续费、服务费,但马某并没帮他们办理成功,也未归还这些钱。经查,这四起涉及房屋买卖及办理手续的案件中,马某诈骗金额共计65万余元。
警方通过分析研判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马某的行踪。8月26日18时许,民警来到马某藏身的哈尔滨市道外区长春街附近的一处临时住所,敲门却无人应答,但窗户是敞开的,民警于是绕到房屋后面爬上二楼,从窗户进入房间内将藏在被窝内的马某当场抓获。经审,犯罪嫌疑人马某对这四起案件供认不讳,但钱都被他私自挪用。
目前,犯罪嫌疑人马某因涉嫌诈骗已被哈尔滨市道里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在买卖二手房时,首付款一定要进行资金监管,切勿轻信中介或代办人员口头承诺,汇款前查看好对方是否为对公账号,切勿将钱打到个人名下的卡上。
哈尔滨无抵押贷款贴吧
“ 我是第一次贷款买房子,之前有亲戚朋友买房子贷款办理抵押,银行和不动产交易中心来回要跑好几趟。像这样在自助设备办理,不到 1 个小时,不动产登记证明都打出来了。” 近日,在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营业室刚刚落成的 “24 小时不打烊 ” 不动产网点自助服务区,客户吴先生仅凭一张身份证,用时不到 1 小时就完成了房产抵押登记全流程。
按照有关部署,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将哈尔滨市确定为联办不动产抵押登记延伸服务试点城市,将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确定为试点银行。哈尔滨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事务中心作为试点落地部门,与建设银行协同合作,铺设数据专线、建立系统接口协议,实现了信息互通互认。
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分别在省建行营业室(南岗区红军街 67 号)、省建行营业部个人贷款中心(南岗区黄河路 117 号)和建设银行金中环支行(道里区群力第五大道 1069 号),增设了 “24 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 ”,合计增加自助申报、打证、查询机 16 台。现场联办业务辐射哈市 17 家建行城区支行,做到了一次申请、一次办结,业务办理时间由原来的 3-5 个工作日,下降至半个工作日。不动产抵押及注销登记真正实现了 “ 零见面办理 ” 和 “ 同城通办 ”。企业、百姓只需到银行即可全流程一次性实现不动产抵押贷款申请、审批、抵押登记及取证,实现 “ 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
在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 “24 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 ” 中,权利人只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即可在自助申报机通过身份证比对、人脸识别自助申请各类不动产登记相关业务。实现不动产登记申请、不动产权属信息查询、自助打印不动产登记证明一条龙服务,全面提升了不动产登记的便利性,实现了不动产登记 “24 小时不打烊服务 ”。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哈尔滨长春街贷款(哈尔滨无抵押贷款贴吧)":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590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