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网络贷款35.9%利率(贷款最高利率)

网络贷款35.9%利率(贷款最高利率)

金融机构的贷款不受15.4限制,下面是学法用法保护自己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网络贷款35.9%利率

#学法的法条#《关于印发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网贷整治办函[2017]56号)

(六)综合实际利率。将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所有借款成本与贷款本金的比例计算为综合实际利率,并折算为年化形式。排查综合实际利率是否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问借贷利率的规定。是否存在从贷款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或设定高额逾期利息、滞纳金、罚息等行为。综合实际利率、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还款方式以及逾期处理等关键信息是否在事前向借款人全面、充分披露并提示相关风险。

某‬普惠APP贷款‬,贷前‬宣传‬的‬借款‬利息‬为‬8.5、9.2不等‬,但‬加上‬保险费‬、服务‬费‬、担保费‬就‬变成‬了35.9%。

双方‬发生‬纠纷‬后‬,普惠‬解释‬8.5是‬利、其余‬的费‬,收取‬的主体‬不同‬。

举报‬到‬监管‬机构‬,由于‬没有‬超过‬最高人民法院‬民间‬借贷36%的‬规定‬,监管‬说‬我们也没有‬办法,你‬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争议‬。

到了‬法院‬,法院‬裁定‬双方‬之间‬的‬各项‬费用‬合同‬是‬借款人‬“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合同‬依法‬成立‬!

这‬原来‬以为‬8%、9%的‬贷款‬,就被‬普惠“‬合法”‬的‬变成‬了35.9%。

法律‬拿‬普惠‬公司没办法‬!

自2020年8月20日起,民间借贷年化利率不得超过15.4%,本以为是对借款人的利好、福音。

后来才发现,跟普惠APP贷款没有半毛钱关系,普惠APP贷款资金来源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有了人民银行的背书,这些小贷公司的贷款综合实际利率不受15.4的限制!

好吧,通过普惠贷款的庭审直播、裁判文书可以看出,裁判结果只是短暂的见到了15.4%,小贷公司观望及后来的司法解释,普惠公司代理律师的嚣张气焰又弥漫开来!

本章法条您知道还有个“综合实际利率”的概念即可,至于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是多少?为什么比民间借贷还要高?可以问问中国人民银行。

贷款最高利率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消费贷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行,但幅度有限。目前部分机构消费贷利率已经接近消费金融公司平均融资成本,“价格战”可能不具有持续性


文|《财经》记者 严沁雯
编辑|袁满


“您好,我是XX银行信贷专员,系统授权了一笔备用金,利率3%-4%,您有需要吗?”


大部分人对上述电话的内容可能都不会感到陌生。今年以来,银行授信的积极主动性在明显加大,不仅贷款推介电话时有出现,银行客户亦频繁接到银行发送的贷款优惠短信。


在此之中,消费贷成为银行的重要“战场”之一:自年初以来,限时优惠便轮番上阵, 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随着消费贷利率持续走低,各家银行消费贷的“战火”仍在继续。在8月上新的限时优惠活动下,有银行消费贷利率可低至3%,较此前进一步下降。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7月全国性银行的消费贷平均利率水平为3.57%。多个国有行和股份行,包括部分在个人消费贷领域较为活跃的城商行,消费贷最低利率都可以做到1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7月为3.55%)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消费贷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行,但幅度有限。目前部分机构消费贷利率已经接近消费金融公司平均融资成本,在此背景下,“价格战”可能不具有持续性。


年初“卷”到年中,利率低至3%


“一周内能接到好几次贷款推介电话,银行也总发短信提醒消费贷有优惠。”在上海工作的李女士告诉《财经》,今年明显感觉到银行的消费贷推销力度在加大。


李女士手机显示,自2月以来,每个月都会收到银行发来的消费贷促销短信。让利幅度亦在加大:折扣券从历史短信显示的8折提到了6.8折;“立减利率”则从2%提到了3%。


近期,一向“内卷”的银行消费贷价格又低出了新水平。


“3%利率优惠券,每周二10点100张限量抢。”8月上新的优惠活动,让某股份行的贷款产品“浦闪贷”引发市场关注。


据该产品最新活动界面显示,8月1日起至8月31日,在每周二10点后可有机会领取一张一年期3%的利率优惠券。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活动针对的为“浦闪贷”授信审批通过且已授信签约的客户。


据介绍,上述产品为纯信用贷款,授信金额最高为50万元。在3%利率诱惑之下,有不少人参与此优惠活动。8月8日上午,《财经》在10点后进入该行App查看,活动界面已显示优惠券“仅剩0张”。


无独有偶,另一家股份行在8月向用户发送的短信中提示,“闪电贷单笔提款大于8万元(含)成功即可参与抽奖。”根据该行App,在8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申请闪电贷并成功获取闪电贷额度的新客户,不仅可以获得系统自动发放的8折利率折扣券,符合活动条件的客户还能参与抽奖。


不同于“一口价”,大部分银行一般会对贷款人资质进行审核,最终呈现的利率视不同情况而定。以上文所提闪电贷为例,手机银行App显示利率为6.48%,据该行北京某支行网点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最高可以申请降低3个基点的优惠(即3.48%的利率),不过以最终审核情况为准。


另一方面,目前各家银行的消费贷优惠情况不一,《财经》走访了北京地区的部分银行网点,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及中小银行。根据工作人员的介绍,利率基本处在3.5%-4%之间。此外,部分银行网点员工表示目前暂无优惠活动。


“我们有款面向白领的消费贷之前打折比较狠,利率在3.5%左右。不过现在没有优惠了,利率最低在3.7%左右,具体看个人资质,但大部分情况是4.2%。”某股份行北京一支行网点员工告诉《财经》。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贷利率持续走低背景下,银行客户亦需留意借贷时的“陷阱”,保持谨慎。


“如果是银行推出的优惠活动,要注意优惠活动的条件和期限,部分消费贷优惠券的使用周期可能仅前几个月,而非整个借贷周期,之后将恢复较高水平;借贷资金使用也需谨慎,注意不要流向监管明令禁止的股市、楼市等领域。”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李万赋提醒道。


“价格战”可持续性有限


事实上,今年以来银行消费贷利率持续走低受多重因素影响。


“其一,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驱动利率下行;其二,各家银行降低存款利率,从资金成本端降低成本,为消费贷将利率创造空间;其三,当前从央行到商业银行都注重金融业信贷结构优化,着力推进消费贷业务的增长。”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分析称。


早在2023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要拉动力”“推动消费政策全面落地,合理增加消费信贷,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促进接触型消费加快恢复”。7月末,国家发改委发布恢复和扩大消费二十条措施,其中提及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


在另一方面,银行推动消费贷业务增长亦有自身经营的考量。


李万赋指出,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房贷提前还款潮来临,银行新增住房贷款乏力,亟需调整贷款结构;另一方面2023年疫情刚刚放开,“伤痕效应”尚未完全消退,居民收入预期还在逐步恢复,居民消费动力和消费意愿不足。银行为了吸引用户,纷纷开始消费贷价格战,利率持续走低。


从数据上看,消费贷款今年增长明显。根据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7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上半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新增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显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从贷款主体看,住户贷款新增2.80万亿元,同比多增5723亿元。住户贷款多增的主要原因是个人经营贷款和短期消费贷款有所多增。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新增3009亿元,同比多增4019亿元。


与此同时,央行发布的《2023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二季度末,本外币住户消费性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8.7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年末高8.3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7171亿元,同比多增6076亿元。


不过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未来消费贷利率还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但幅度有限。同时,“价格战”可能不具有持续性。


“未来利率下降空间还有,当前前提是美联储进入利率下行,发达经济体经常会出现央行基准利率为零的情况,而如今我国距离零利率还有一定空间。”盘和林指出,消费贷短期总量有限,未来增量要看国内消费市场的开发情况,在存量博弈下,价格战很难持续,消费贷利率最终还是会回归到正常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提到,目前部分机构消费贷利率逼近3%,已经接近消费金融公司平均融资成本,预计下行空间偏有限。


根据Wind(万得)数据统计,当前存续的14只消费金融公司ABS(资产支持证券),其优先级加权利率基本在3%以上,平均值为3.12%,最高为3.92%,最低为2.45%。


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亦认为,目前一年期LPR为3.55%,对于银行来说,消费贷的盈利空间并不算大。“虽然未来随着降息会进一步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带动利率下行,但是从盈利角度看,下行空间较小。”


“亏本生意没人做,过度定价行为不可持续,”周茂华进一步指出,消费贷市场“价格战”过度,导致产品风险与收益不匹配,不利于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机构需要高度重视业务风险防控与业务可持续问题;过低消费贷利率,导致市场出现跨市场套利,容易引发部分消费过度负债加杠杆,并可能催生局部资产泡沫风险等。


对于未来市场的竞争变化,黄大智认为,当前消费信贷市场已经趋于成熟,客户渗透率较高,未来无论从产品创新还是竞争格局难有根本性变化。提升消费信贷支持力度,更多需要从服务群体和场景的角度着手。


盘和林指出,银行既要在存量市场竞争,也要主动缔造新的消费需求,可以和创新企业结合,针对场景开发不同的消费贷产品,提升消费市场活力的同时,也为银行增收创造条件。


“未来消费信贷一方面是和新应用、新产品使用场景结合,服务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是消费信贷自身和数字金融结合,尤其是向线上进行业务延伸。”盘和林表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网络贷款35.9%利率(贷款最高利率)":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573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