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信用记录|今天,我收到短信,银行批了50万元个人贷款授信?,下面是有料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杭州jingyou贷款
你的手机近几年是否经常会收到下面这类的短信息:“鉴于您是我行的贵宾客户,可以立即申请20万透支额度信用卡”、“尊敬的客户,根据我行系统综合分析,已授信您个贷信用贷款额度30至50万元”? #信用记录关爱日# #征信# #信用卡#
原创作者:有料的银姐、财经有料哥,编辑、配图:小天
更多内容,公众号:财经天天有料(ID:caijingyouliao)
你可能会纳闷,尤其是你没去办理过业务的那些银行为何也频繁会发送这样的短信给你。
当初次收到这类短信时,第一反应恐怕就是:天上突然掉下这么大一个馅饼?这条信息恐怕是假的吧?
接着的反应可能就是细思恐极的:难道我的个人信息被谁泄露了?
因为,近年能时不时地看到发生了泄露甚至贩卖个人信息,包括个人征信记录的新闻。
当你遇到这种情况,银姐建议:
首先,要先看一下发送短信的号码是不是“短号码”,而且是和该银行的客服电话相符。
比如比较常见的大行的客服电话分别如下:工商银行(95588)、农业银行(95599)、中国银行(95566)、建设银行(95533)、交通银行(95559)、上海浦东发展银行(95528)等等,具体各家银行的客服号码,大家可以在他们的官网上查询得到。
如果是各家商业银行总行级的信息推送,一般都会使用这些“短号码”的短信息平台进行推送。那么,这种短信的可靠性就会比较高。
当然,近年也有一些犯罪分子会利用“伪基站”等技术来冒充这些银行的“官号”群发短信息。
因此,当收到这类短信而你又刚好对短信当中的内容感兴趣的话,最恰当的做法就是先拨打这些银行的官方客服中心电话进行进一步咨询和核实真伪,而不是去回拨短信息上面所写的电话号码。
其次,如果一些分行级或支行级的银行机构或网点,因为无权直接使用总行级“短号”来发送短信,大多数都会与当地的通讯公司,比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通讯或中国联通公司,建立起自己的短信群发平台。
但是,即使是这种分支机构使用的短信息平台,也一般会选择最后的尾数和该银行官方客服电话一样的号码来推送信息。比如工商银行就可能会使用1069XXX95588这样的号码(工行客服电话为95588),中国银行会使用1069XXX95566这样的号码等等。
最后,如果是由其他号码发过来的短信,那么要不就是银行的个人贷款、信用卡营销业务外包机构发过来的,要不就真的是那些骗子们发来的。
目前不少银行对信用卡、个人贷款(信用贷款、按揭贷款、零售贷款等)等业务会外包给一些中介机构来进行业务拓展和营销推广,这些机构由于不是银行部门,无法使用和银行客服号码相符的短信平台来群发推广和广告信息。
当收到这类信息时,银姐建议大家先保持淡定,切记的一点是不要立即点击信息当中附带的网址或链接,以免被这些骗子们诱导进入假冒银行官网的“钓鱼网站”而上当受骗。
银姐还是强烈地建议如果对短信内容真的感兴趣的用户们,先拨打该银行的官方客服电话以核实短信息的真伪。
最后,大家也不需要轻信短信息当中所说的“给予你XX万元的信用卡或个人信用贷款额度”,这些基本上是诱导你去申请、办理这些业务的推广话术。
细想一下,这些银行又没有掌握你的个人征信、资产和职业收入等等信息,怎么能做到提前“预批”、预先审核一个贷款额度给你?
当你真的去申请办理开立信用卡或贷款时,结果很有可能是经审核后被银行否决了贷款申请;又或者虽然能成功申请,但最后批下来的额度往往远远低于短信上所说的“额度”。
如果喜欢我们原创财经文章内容,欢迎关注、点赞,转发分享和留言评论。
酱油
#冬日生活打卡季#
家里炒菜总少不了调味品,到超市调味品区域转一转,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蚝油,炒蔬菜放一点,炒肉放一点,加了以后菜肴就更加美味了,真要感谢这些调味料,让自己仿佛变身大厨。
但是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几乎不用调味料,只用简单的葱姜蒜、盐和醋,他们认为蚝油不健康,是人工合成,也有人说吃了会致癌,搞得人心惶惶,那么今天就来为蚝油洗白一下,探讨一下它到底能不能吃。
蚝油能让食物变得更鲜美
有人说蚝油不用生蚝也能做出来,全部都是合成的,吃了对人体有害,但是如果你购买的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蚝油,是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的。
大家可以看看蚝油后面的配料表,其中有蚝汁,而蚝汁是生蚝加水等物质浓缩而成的。说起来,蚝油的出现其实就是在煮生蚝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的,发现锅里面有褐色的浓稠液体,尝起来非常鲜,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调味料蚝油。
蚝油到底是“调味王者”,还是致癌的“凶手”?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科技与狠活”,意思是很多食品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纯粹。再看蚝油的配料表,有各种添加剂,于是很多人觉得它不健康,说它是合成蚝油。
简单来说就是里面除了蚝汁还有其他添加剂,例如苯甲酸钠、色素、增稠剂等等,有人认为加了这些东西就不“纯洁”了,属于人工合成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纯粹的蚝汁没有办法保存很久,口感也会差一点,经过适当加工后不仅味道更鲜了,也能保存更长的时间。
添加的这些东西其实和淀粉差不多,是为了让蚝汁更黏稠、更均匀,只要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对人体就是安全的。
其中有一种成分大家应该比较熟悉,那就是谷氨酸钠,在味精的配料表上也能看到,原料是玉米淀粉,并非人工合成。一般日常炒菜不会超过120度,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它致癌,再者它也不是一种致癌成分。
蚝油VS酱油,谁更健康?
这两种都经常被拿来调味,因为大家的口味不同,所以最后选择也是不同的。从表面来看,两种都是偏黑的褐色,前者更加浓稠,后者偏稀一点。
对比二者的营养,酱油的能量、蛋白质、钠含量均比蚝油高,但是碳水比蚝油略低一点,当然,我们主要是通过主食获得碳水,所以这点差距可以忽略。但看营养表,酱油赢了。
从口味上来说,前者提供鲜味,后者提供咸甜味。总的来说,二者最好不要共同使用,但是想一起用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少放点盐,因为这两种调味料里面都已经钠了。
调味料种类那么多,可以搭配起来吃,不要仅用一种还用很多量,这样时间长了对身体是不利的,会影响口味偏好,也会加重肾脏负担。
你家里的蚝油,可能有半瓶都是变质的
大家知道蚝油调味后饭菜会更好吃,但是很少有人仔细看后面的字,用完后顺手就放在锅旁边,过段时间还纳闷蚝油好像变稀了。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变质了,正常是浓稠了,变稀就是因为性质发生变化,再过段时间的话还会发现里面有霉菌。
仔细看瓶身上的说明,多半会有“开启后冷藏”几个字,但是被你忽略了。
健康食用蚝油,你应该注意这几点
根据家庭成员情况调整使用
蚝油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比如说幼儿,吃辅食后还是以原味的食材比较好,不要加这些提鲜的东西。儿童吃的菜也尽量不要用,以免养成重口味习惯。老年人有痛风,或者对海鲜过敏的,使用前要询问清楚。这种情况下用酱油比较保险。
不要在瓶子上加壶嘴
因为蚝油浓稠,每次倒出来不方便,要么拍半天,要么倒出一大坨,于是有人想到在上面加个按压壶嘴,但是这种壶嘴会有残留,接触到氧气和细菌就会变质,从而污染瓶身里面的蚝油。每次可以用干净的勺子挖一点,用完及时放进冰箱。
关注瓶身上的钠含量
同一个品牌或不同的品牌,蚝油的成分是有区别的,如果本身血压比较高,或者口味比较淡,可以选择低钠的。若是买了钠含量比较高的,那就减少用量,每次少加一点就能提鲜了。
其实食物本身的味道也很鲜美,例如紫菜、海鲜、香菇、虾米等,这些食物用来提鲜也很不错,不一定要用调味料。平时爱用这些瓶瓶罐罐的人,一定要关注自己的指标变化,经常检查,避免受到影响。
如果你到现在还不知道蚝油要冷藏,回家后一定要注意,看看家里没用完的蚝油有没有发霉,注意观察瓶口和壶嘴,摇一摇看看是否变稀了,要是变质了就别再用了。总之,蚝油可以吃,不会致癌,但是要注意食用方法,记住冷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杭州jingyou贷款(酱油)":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527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