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EM周报】美国8月CPI同比增长3.7%(2023年9月11日-2023年9月17日,总第572期),下面是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美国cpi贷款
外国贷款
5月底,乌克兰政府与美国贝莱德集团公司(black rock)签署了成立“乌克兰进展基金”,根据协议,贝莱德公司将接管乌克兰的黑土地、矿产、电力、能源、港口、铁路、公路和国有企业,并负责偿还乌克兰政府1100亿美元的债务。是不是觉得太荒唐了!
然而一战的德国支付给英法等国的战争赔款也是这样操作的,会不会有人又想到,一战就是美国在背后怂恿的,至少可以说,能赚大钱的事,干嘛袖手旁观。
很有意思的是,以前在中国大名鼎鼎的黑石(black rock)公司,这次却被所有的中文文章翻译为美国贝莱德集团公司。以下内容,根据张捷《霸权博弈》整理
无形之手,是敌是友,本文解开谜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揭开了人类战争史上新的一页,当然也是最可怕的一页。据统计,这场战争中860万军人阵亡,1000多万人因重伤或疾病致死,另有2122万人受伤。就损失而言,这场战争大约耗费了3380亿美元。战争的残酷性以及战争损失的空前程度给战争赔偿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战结束后,德国要想重新崛起,首要条件就是解决好战争赔款问题,争取在战争赔款中取得主动。一战后协约国集团对德国的战争赔偿问题要求大致有两个方面的目标:第一,通过向德国索取战争赔偿惩罚德国;第二,通过索偿,削弱德国的经济能力,加强协约国各国自身的经济力量。协约国各成员国在战争中欠美国的债务以及相互之间产生的债务共约200亿美元,这笔债务的偿还也寄托在德国的赔偿上,协约国各成员国甚至连恢复经济的各项计划也想依赖德国的赔偿。如此巨大的索赔期望值,必然会加重战胜方对失败方处罚的力度,进而导致战后战争赔偿问题的复杂化。如果协约国的期望都能够实现,德国就将成为他们的奴隶,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德国一战之后,赔款法国一百一十三亿英镑,金锭都要用火车一车车的往回运。
德国要想在战败赔款上取得主动,关键要靠外交,只有利用各个战胜国的利益取向不一致渔利,才能成功。当时协约国集团内部各自打着小算盘,很难形成一致意见:法国曾经饱尝对德战争赔偿的苦头,此次战胜,自然想借赔款削弱德国,以雪普法战争之耻;英国从当时的现实利益出发,害怕法国过于强大进而称霸欧洲,构成对自己新的威胁,于是采取扶德抑法的政策;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跃成为各国的债主,其对德政策更多地着眼于扶持德国,欲将德国变成其在欧洲的重要基地。于是,英国同美国一起主张适当放宽对德国的索赔要求。
协约国内部利益诉求不同,是导致一战后德国赔偿问题不断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在这种背景下,讹诈德国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各国被迫在损失赔偿的法理上寻找让德国赔偿的依据。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后,经过6个月的巴黎和谈,于1919年6月28日在法国的凡尔赛宫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中战争赔偿的规定与以往合约中的赔偿规定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对德国赔偿责任的追究是以德国及其盟国的开战责任为依据的,这与以往只追究战败的责任形成了区别,也就是说,它排除了根据唯一的强权法则把战争赔款强加于战败国的传统原则,代之以普通法律里的侵权责任原则。第二,用“补偿所造成损失”的简单原则取代了传统的战争赔偿原则。第三,它既把赔偿范围明确限定在由侵略直接造成的物质损失之内,同时也鉴于战争费用数额巨大,基本上排除了战争费用的偿还。第四,关于赔偿的范围比以往有了更为具体的规定。
这样的结果,战败国德国成功地上演了一出“弱国有外交”的好戏,赔偿大大减少了。同时,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到,德国在一战结束后,实际上其地缘政治环境是极大地改善了:东部的强邻奥匈帝国解体为独立的小国,奥地利在二战前并入德国,而土耳其也发生了解体,德国东南方向的威胁彻底削弱;德国东北方向的俄国发生了国家变革,在变革的动荡中国力大打折扣,独立出来的波兰还成为了德国与新成立的苏联之间一个很好的缓冲区;在德国的西边,法国在战争中也损失巨大,在德国不被认为是一个威胁时,英法两国的矛盾就加剧了,德国反而可以在英法矛盾中渔利。最后还要注意到,美国在一战后成为新崛起的一种力量,在欧洲分裂和矛盾不断的时候,美国的态度成为最后的决定因素,而且美国还有一张王牌一美国是这些战胜国的债主!
金融资本的介入
在德国的金融奇才沙赫特与美国斡旋后,1924年4月9日美国人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该计划经同年7月16日~8月16日之伦敦会议(英、法、意、日、比、希、葡、罗、南、美参加)讨论并通过,同年9月1日生效。该计划企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道威斯计划的主要内容是:由协约国监督改组德意志银行,实行货币改革,并由协约国贷款8亿金马克(折合1.9亿美元)给德国以稳定其币制;在赔款总数尚未最后确定的情况下,规定德国年度赔款限额,即由第一年(1924~1925)赔付10亿金马克开始,逐年增加,到第五年(1928~1929)增至25亿金马克;德国支付赔款的财源来自关税、烟酒糖专卖税、铁路收入及工商企业税;发行110亿金马克铁路公债、50亿金马克工业公债德国的金融外汇、铁路运营以及税捐征收事务受国际监管。德国以法、比两国从鲁尔撤军作为接受赔款计划的条件。1924年8月16日,计划被各方接受。道威斯计划的执行,对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24~1931年德国支付赔款110亿金马克,获得外国各种贷款约210亿金马克。
作为解决德国赔偿问题的方案,“道威斯计划”的产生及其得以实施还有更具体的背景。“道威斯计划”不仅结束了德国经济的混乱状态,解决了德国继续赔偿的一系列技术性问题,而且大大缓解了美英法等国围绕德国赔款问题的矛盾斗争。再者,20年代德国对协约国的战争赔偿和战后协约国对美国的战债偿还联系在了一起,使德国赔偿问题变成了全球博弈。
“道威斯计划”实际上结束了由法国控制的赔委会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支配地位,确立了以美国为主的多国支配机制;其次,“道威斯计划”为美国私人资本流入德国和有效地从其他协约国收回战债创造了条件。据记载,1924年9月至1931年7月,德国共支付赔款110亿金马克(约合27亿美元),而同期德国从美英等国得到的贷款约为210亿金马克(约合50亿美元),其中美国向德国提供的是22.5亿美元。也在同一时期,美国从各协约国收回了约20亿美元的战债本息。这样,一批又一批的美元从美国流入德国,再以赔款的形式流入协约国,最后又以战债形式流回美国,形成了一个循环。
在美国资本的支持下,德意志金融的舵手沙赫特驾驭着德意志银行,用国家银行黄金储备为基础的新马克,以1:30亿的悬殊比率兑换旧马克,到1924年8月这个过程基本完成,马克汇率开始在国际市场上稳定下来,国际投机者逐渐停止了对它的攻击,德国经济起飞所需要的金融基础由此也建立了。
当时中国流通银元中的鹰洋,就是一美元的银币,当时一美元和中国一两白银是等价的(实际汇率在25美分到1.29美元间波动,一块银元是0.7两,一美元合2~4两白银比较合适,只有美国《白银法案》实施后是1.29美元收购一两白银),由此就可以知道流人德国的几十亿美元是什么概念了!中国近现代所有赔款的总和还与之差距很大呢!《第三帝国的兴亡》开篇多是描述希特勒先生怎样上台的,而对当时的各国经济逻辑关系鲜有笔墨,原因就是这些经济运作牵扯面太广不好公开写啊!
通过美国金融家们的巧妙安排,把协约国的国家欠债,变成了德国发行的国债,美国的债权转移给了德国国债的持有人。这样的安排,保证了美国债权的实现,各国也偿还了外债。这样的安排,把德国与协约国间的债务转变成了德国与德国国债持有人间的债务,而德国的国债是由全世界包括美国的金融资本共同认购的,他们的利益当然得到全世界的保障。美英等国为了私利而把德国一战赔偿的债权债务变成了全世界“民间”持有的债券,这对于德国是一个关键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利益博弈主体从主权国家转变为国际金融资本。
对于国际金融资本的力量,德国人看得非常清楚,德国人深谙利用国际金融资本达到世界平衡的道理。在“道威斯计划”大赚的基础上,1928年德国声称财政濒于破产,无力执行该计划,闻讯后,购买德国债券的各国金融资本大为恐慌。这些左右着全球利益分配的金融资本,自然要起来主张减少德国的战争赔偿,目的是维护手中德国债券的安全。
在此背景下,各方就德国一战赔款的支付问题再度协商,制定了“杨格计划”取代“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也称为“杨计划”,由美国律师O.D.杨主持的委员会在巴黎制定。“杨计划”修订了“道威斯计划”,把德国应付的赔款总额缩减为263亿美元,分59年付清,结束了外国对德国经济生活的控制。德国再次取得重大胜利!
德国能够轻易地大规模减少赔偿,背后还是国际金融资本的力量,因为国际金融资本手中的德国国债需要优先得到保证。如果战争赔偿压垮德国经济,那么国际金融资本手中的德国债券岂不成了废纸?这里必须要提到德国金融领袖沙赫特的长袖善舞,1928年,沙赫特率领德国国家银行代表团,与美国为首的国联赔款委员会谈判签订了“杨计划”,德国每年只要付赔款额的1/3,剩下的部分可以推迟。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后,胡佛总统干脆提议暂停德国赔款的90%。等到1933年纳粹上台,就压根一分钱都不给了。
1930年“杨计划”开始生效,但是世界经济大萧条已经开始,德国支付能力大受影响。1933年希特勒掌握了权力,他拒绝履行《凡尔赛和约》及其中赔偿条款。希特勒敢于这般公然对抗战胜国,其背后是有国际金融资本的支持的,而这些金融资本又决定了各国的经济命脉。为了维护国际资本的利益,各国的对德绥靖政策开始了,因为各国都不敢得罪德国和对德逼债损害本国的德国债券持有人利益。所以在二战前对于德国的绥靖政策,根本不是由于这些国家领导人软弱,而是有更加深刻的利益背景,政治从来都是服务于经济的。
德国希特勒的成功,源于对世界各方力量的系统分析定位,绝对不是我们所说的像疯子一样疯狂行事,同时瞎猫遇到死耗子,刚好碰上各国都是投降的绥靖政府。德国成功地把国家间的负债转化成为对于国际金融资本的负债,把德国的发展与全球金融资本的利益统一起来,同时利用这些金融资本在各国的影响力,主导各国对德绥靖,为希特勒创造了扩张的空间。
以今天的眼光看,德国发行的几十亿美元债券似乎数量不多,但是一旦比较就会发现,《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当时合5亿美元左右,民国期间军阀混战的军费也就几千万美元,有了这样的比较,你就能明白德国几十亿美元的债券数额到底有多大!美国的资本市场绝对没有实力独自完成认购,德国一战后债券的发行一定是一个全球融资的过程,其结果就是通过美国的资本市场让全球的金融资本认购了这些债券,最后德国的这些债券绑架了全球的金融资本。而且,由于债券持有人的不特定性使西方战胜国的外交和军事力量都难以公开介人,但是各国又必须保护本国债券持有者的利益,同时由于德国债券是由美国资本市场发行,有美国因素存在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各国对德追债因此有力无处使。
打造数字经济时代的铂金认证证书
2022年9月28日,“金融科技师”成为人社部新职业,CGFT金融科技师认证以“金融科技”为抓手,培养既熟悉金融业务,又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的复合型能力,是金融数字化转型大量需要的行业通识人才,也和元宇宙、web3的核心人才特征一脉相承。
CGFT金融科技师认证,是金融职场升职转岗的利器、大学生金融求职,其他想转行金融的人士敲门砖, CGFT根植于上海,伴随中国GDP即将来到世界第一,上海3-5年或成为全球经济、金融双第一城。CGFT以“国内认可,全球同行,行业推崇”为目标,打造成为全球金融圈人才认证的“世界标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美国cpi贷款(外国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426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