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贷款隐形贷款怎么回事(会不会有人冒充自己贷款)

贷款隐形贷款怎么回事(会不会有人冒充自己贷款)

你在运营商办业务时,可能被偷偷办了贷款!这些陷阱你一定要小心,下面是科技史观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隐形贷款怎么回事

你是否曾经在三大运营商办理业务时,被业务员推荐了一些“优惠购机”“宽带优惠”等活动,让你在支付很少费用甚至免费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手机、手表或宽带等产品?你是否觉得这是一种很划算的方式,毕竟只要保证每个月消费套餐满足一定额度,就可以享受这些好处?你是否知道,这些活动其实是一种隐形的消费贷款,如果你离网或欠费达到一定限度,就会要求还款,甚至影响你的个人征信?

近日,不少用户投诉称,在三大运营商办理业务时,被业务员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办理了贷款。这种贷款是由运营商与第三方信用机构合作推出的“优惠购机”“宽带优惠”等活动,在此过程中,运营商会引入第三方信用机构进行担保。这些信用机构会根据用户的消费情况和信用评分,给用户提供一定额度的授信,并按期收取还款。如果用户违约或逾期,就会产生违约金或罚息,并影响用户的信用记录。

这种合约购机的方式,属于典型的消费金融类产品,有明确的授信总额、期数、每期还款金额以及开展授信的金融机构名称。运营商做这类营销活动无可厚非,但一定要保证用户知情且同意,否则可能涉嫌违法。依据《消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那么,没能完全告知用户真实情况,运营商就伤害了用户的知情权。运营商作为行业重要参与者,应承担起明确告知用户的责任,确保用户在购买过程中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业务员为了完成业绩指标或获取佣金回扣,会采取各种手段诱导或欺骗用户签订合约。有些业务员会隐瞒合约中涉及到的贷款事项,只强调优惠和赠送;有些业务员会故意模糊合约中涉及到的金融机构名称和还款方式;有些业务员甚至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代替用户签订合约。这些行为都严重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给用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如果你也曾经参与过这些活动,或者正在考虑是否要参与,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1. 在签订合约之前,请仔细阅读合约内容和条款,并向业务员询问清楚相关细节。特别要注意合约中涉及到的金融机构名称、授信额度、还款期数、还款金额、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信息。如果有任何不明白或不同意的地方,请及时提出质疑或拒绝签订。

2. 在签订合约之后,请妥善保管合约文件,并及时关注自己的消费情况和信用记录。如果发现有任何异常或错误的情况,请及时与运营商或金融机构联系,要求核实和纠正。如果发现有任何侵权或违法的情况,请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或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在考虑是否要参与这些活动之前,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理性判断是否有必要和是否能够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不要因为一时的诱惑或冲动,而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境。

三大运营商“被网贷”事件背后的秘密,你可能也中招了!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引起你的注意和警惕,让你在享受优惠的同时,也能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请点赞、分享、评论,让更多的人看到!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会不会有人冒充自己贷款

财联社7月4日讯(记者 彭科峰)基层金融案件可以说是无奇不有。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广西监管局官网发布消息,称因采取其他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现依法向李富能公告送达《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柳州监管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柳银保监罚决字〔2023〕18号)。

李富能违法的事由,系在中国农业银行柳城县支行客户经理期间,直接实施了不规范解押押品的违法行为,监管部门决定给予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5年的行政处罚。

7月4日,财联社记者查询发现,这起罚单背后的案情并不简单。

相关文书显示,李富能瞄准自助循环授信期限内的漏洞,多次在贷款人还清贷款之后再冒他人名义骗取贷款供自己使用,此后不但自己没能还钱,还导致无辜农户被中国农业银行柳城县支行起诉还钱,所幸法院最终“主持了正义”。

李富能冒用他人名义贷款逾期不还

7月4日,依据中国裁判文书网,财联社记者找到了李富能相关的违法行为——假冒多名农户名义贷款后转为自己使用。

2015年5月14日,广西柳城县的两名农户邓建平、刘彦明因购买肥料及农药的需要,来到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柳城县支行,自愿签订了《农户贷款借款合同》。

这份借款合同约定:该笔自助可循环贷款额度为20万元,有效期为从2015年5月14日至2018年5月13日止,在此有效期限内,银行向邓建平提供贷款,邓建平可随借随还,通过自助借款方式提款、还款,但借款余额不得超过20万元的可循环借款额度,单笔借款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年,且到期日最迟不得超过额度有效期;这笔借款的用途为购肥料及农药;还款方式为按月结息,到期一次性还本。同时,邓建平、刘彦明自愿用其共有的位于柳城县的房屋作担保。

2015年5月25日,邓建平、刘彦明以上述自助方式在银行办理了20万元借款,并于2015年10月2日还清了该笔借款,同时银行也申请对两人担保的房屋进行解押。但没想到的是,3年之后,中国农业银行柳城县支行却将两人告上法院,要求归还20万借款。

明明早已还清借款,为何还被银行起诉?有关部门介入后,查明了真相。原来在2018年2月22日、23日,李富能利用邓建平、刘彦明名义,通过自助借款方式从银行获得本案两笔借款共计20万元供自己使用。案发时,该两笔借款尚有本金198899.37元及相关利息仍未归还。而且,李富能最终也承认该笔借款为自己所为。

多名无辜农户被银行起诉 法院均驳回

最终,2019年9月,在上述诉讼中,法院驳回了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柳城县支行的起诉,判决李富能归还借款本金198899.37元及利息10144.58元。

另外一份文书还显示,农户刘柳波于2013年1月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柳城县支行签署借款合同,约定从2013年1月11日至2016年1月10日止,在此有效期限内,银行向刘柳波提供贷款,刘柳波可随借随还,通过自助借款方式提款、还款,但借款余额不得超过49万元的可循环借款额度,单笔借款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年。合同签订后,刘柳波曾在银行贷过款,但均已还清,且原用于抵押的房地产也已解押。

不过,2016年1月13日,李富能以刘柳波名义通过自助借款方式从银行获得本案借款49万元供自己使用,最终本金581512.88元及相关利息未能归还。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柳城县支行同样起诉了刘柳波的家属要求还款,但也被法院驳回,裁定由李富能还钱。

第三份文书也显示了李富能类似的作案手段。2017年9月29日、30日,李富能以农户甘新志、蓝有菊名义通过自助借款方式从银行获得两笔借款共计14万元供自己使用,到2018年9月28日、2018年9月29日还款期限届满时止,该两笔借款本金共计14万元及相关利息仍未归还。法院同样驳回了银行要求农户还钱的起诉。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银行基层员工冒用他人名义贷款不还的案例不在少数。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一份文书就显示,2004年至2011年期间,王某某利用在平舆县杨埠镇信用社、庙湾镇信用社担任信贷员、信用社主任期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冒用他人姓名进行贷款诈骗合计14笔1548000元。

湖南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由于工作关系,银行基层员工能够轻易获得他人的信息,如果自己具有审核放贷的权限,那么冒用他人名义贷款就会更容易。客观来看,银行应当在各类贷款的审核上更加严格审慎。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彭科峰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隐形贷款怎么回事(会不会有人冒充自己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259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