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绥化市哪里有小额贷款(绥化市担保公司)

绥化市哪里有小额贷款(绥化市担保公司)

绥化农商银行:在产粮大市奏响脱贫凯歌,下面是中国经济时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绥化市哪里有小额贷款

王环宇

黑龙江省绥化市是农业大市、产粮大市,10个县(市)区共有7.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绥化农商银行创新“三个百分之百”、推广“三个金融扶贫产品”、建立“三项服务保障”,累计投放金融扶贫贷款23.1亿元,带动5.8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占全市贫困户总户数的77%,精准助力全市6个贫困县全部陆续脱贫摘帽。

三个“百分之百”主动作为,诠释金融扶贫的责任担当

准确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金融需求,绥化农商银行创新推广“三个百分之百”工作措施: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入户对接率达到百分之百;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在农商银行信贷管理系统录入率达到百分之百;有金融扶贫贷款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确认率达到百分之百。2017年9月末,绥化农商银行全面完成7.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对接、录入和确认工作。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协调工作机制,按照政府扶贫办“动态调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绥化农商银行实时进行对接、录入和确认,确保每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能第一时间得到金融扶贫政策支持。“三个百分之百”数据实、底数清、情况明,真正做到了为贫困户服务面对面。

三个“金融扶贫产品”推广助力,差异化支持贫困户受益

绥化农商银行精准滴灌金融扶贫活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造血”增收脱贫,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产业项目带动受益。一是扶贫小额贷款全覆盖,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绥化农商银行累计投放“两免”扶贫小额贷款14.4亿元,支持贫困户30289户,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养殖、种植、创业等多种方式增收脱贫,满足率达100%,份额达绥化各金融机构扶贫小额贷款总额的97%。海伦市乐业乡乐业村贫困户于清洲连续三年享受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支持,开起小超市,还办起了网络代购、收发快递业务,一年增加收入2万多元。二是扶贫产业项目贷款全支持,让贫困户抱团发展受益。针对无劳动能力或没有发展生产项目的贫困户,绥化农商银行积极依托县域金融扶贫优势产业,采取“扶贫产业项目(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方式,贫困户通过分红、季节性务工、带地入社等抱团式发展增加收入。最大限度简化贷款手续流程,基准利率放款,让利于企、让利于农。累计支持扶贫带动项目157个,投放产业扶贫贷款6亿元,受益贫困户22500户。青冈县大董农业有限公司在340万元产业扶贫贷款的支持下,为68户贫困户创造就业岗位,每户每年可实现收入13000元。三是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贷款全兜底,让县域贫困户全部受益。2017年,绥化农商银行在明水县试点,率先在全省创新推广“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贷款”产品,2017年11月9日,在全省系统内投放第一笔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贷款,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认可。目前,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建设贷款投放7.5亿元,支持明水县、海伦市、兰西县、庆安县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312个,带动贫困户2.1万户,年户均分红2000元左右。

三项“服务保障”贯穿始终,贡献金融扶贫的普惠力量

绥化农商银行始终把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作为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的重要前提。一是服务组织保障。成立市、县行社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金融扶贫办公室;印发“金融扶贫制度办法”汇编;明确基层社主任为金融扶贫工作负责人;印制金融扶贫联系卡,确保农商银行金融扶贫优质服务永远“在线”。二是服务质量保障。绥化农商银行相继建立风险补偿金、财政贴息、扶贫再贷款等制度,灵活运用扶贫贷款组合拳,对扶贫小额贷款进行跟踪问效,资金不足采取“扶贫小额+商贷”的模式给予支持。三是服务措施保障。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绥化农商银行扶贫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帮扶力度更强,2020年扶贫小额贷款当年累计发放4674户、1.6亿元;受疫情等影响,对于不能按期还款的贫困户,给予展期、续贷等扶持政策。

绥化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始终不忘初心、扎根基层、贡献力量,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主动作为的态度充分践行农村金融机构的使命担当,传递农商银行温暖,奉献农商银行爱心,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绥化市担保公司

北林区加快全面振兴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董玉铭 特约记者 许来齐 刘峰 本报记者 陈驹

北林区,地处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实现全面振兴发展,建设“中心之中心”,是北林区为之奋斗的目标。

北林区“十三五”规划提出:利用五年时间,基本建成区域性农产品加工、绿色食品生产销售、物流集散和现代金融服务四个中心,通过“四个中心”支撑区域经济,实现综合实力大提升,打造繁荣活跃的“富裕北林”。

在区域性农产品加工中心建设中,北林区围绕建设绿色产业之城,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发展方向,积极构建主导产业更加突出、特色产业更加明显的农区工业化产业体系。五年内,新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要达到100个,全区规上企业发展到100家。

2016年,全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个,全年开复工产业项目11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盘活僵尸企业4户。目前,全区规上企业发展到55户,进入工业园区企业达到91户。

2017年,北林区着力构筑“1+4+N”产业体系,继续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强力推进,围绕做强绿色食品产业,大力引进“增链、补链、延链、强链”产业项目,全力推进象屿集团投资39亿元的以三支链氨基酸、色氨酸、苏氨酸为主要产品的15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提速建设,并在马铃薯主食化项目、蔬菜冷链物流项目、肉类熟食品深加工项目等方面实施破题,进一步强化绿色食品产业主导地位。上半年完成了东富工业园区规划修订调整工作,全年力争新增超亿元企业2家,园区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实现36.2亿元、33.8亿元、3.1亿元。依托象屿金谷打造百亿级“生产+加工+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壮大核心产业集群,形成新的增长极。同时落实规上企业领导干部联企包企制度,健全完善“大数据”管理体系,提高为企服务效能。力争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2家。

在绿色食品生产销售中心建设中,北林区以建设“寒地黑土之都”为统领,以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目标,以提质增效增收为核心,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五年内,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到100个,寒地黑土生态农业保护区达到100万亩, “三减”面积达到110万亩,秸秆合理化利用率达到90%。

2016年,北林区粮食产量实现30.1亿斤,继续保持全国产粮大县地位,绿色食品面积发展到179万亩。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67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分别发展到12家和21家。规划建设了29处“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组织40家绿色食品企业入驻正大集团创建的电子商务孵化基地,打造了兴和保田、永安鑫诺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典型。组织开展了“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通过采取现场品尝办法,让消费者亲身感受到了北林区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出众品质。

北林区还完成了3个国家级品牌、5个省级品牌、6个市级品牌商标注册工作,新建农产品连锁店8个、旗舰店2个,开展农超对接4家,叫响了“禾典大米”、“东北角”黄豆角等一批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在农民日报社主办的“中国好米品鉴”活动中,高彦湾大米获得全国第一。

2017年,北林区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力提高农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全区压减玉米30万亩,增加大豆10万亩、水稻5万亩,以马铃薯、鲜食玉米、露地棚室瓜菜和杂粮等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60万亩。在生态农业发展上,深入推行绿色生产方式,落实“三减”面积75万亩,加快复制推广“鸭稻、鱼稻、蟹稻、硒稻、锌稻”等生产模式,全区绿色食品面积发展到180万亩。在田间工程建设上,重点推进投资6750万元的秦家等9个乡镇千亿斤粮田间工程项目、投资2344万元的三井乡2219公顷土地整理项目、投资2875万元的10万亩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和投资1000万元的“北菜南运”生产基地灌溉配套工程等项目建设。在水利工程建设上,重点推进投资7500万元的呼兰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在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上,高标准建设各类农业示范带5条、科技示范园区30处,并完成30个小区、900栋育苗大棚建设项目。在农业名优品牌打造上,强力推进现有农产品品牌整合、重塑、提升,依托“寒地黑土”区域公用品牌,加大“寒地黑土+区域产品”推介力度,让北林特色优质物产走向高端、叫响全国。

在物流集散中心建设上,北林区围绕做大物流产业,着力引进培育大型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发展,加速推进营口港绥化陆港、供销集团绥化天泽物流产业园等物流项目建设,鼓励扶持正大电子商务孵化产业园搭建区域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带动全区电商企业聚集发展。5年内,电商企业要发展到100家,大中型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到100家。

2016年,全区各类商贸物流企业发展到146家,其中大中型物流企业发展到22家,新建了大成福冷链物流、圣达现代物流2个大型冷链物流项目。创建了北林绿色食品电商孵化产业园,打造了绥化电商2.0平台,全区电子商务类企业发展到24家,“触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千家,年网络交易额超10亿元。

2017年,北林区启动编制了现代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现代物流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向、目标和功能定位,科学规划重点物流枢纽、园区及企业布局,研究制定政策性扶持措施,采取引进一批、转型一批、建强一批、剥离一批等办法,集中打造陆港物流、粮食物流、冷链物流、商贸物流、配送物流、快递物流等6个特色集群,重点依托东富工业园区和营口港绥化陆港、象屿金谷、供销天泽、圣达物流等物流枢纽和节点,打造滨北物流城,提升区域性集散辐射效应,为“都、城、地”提供有效支撑。今年全区大中型物流及仓储联运企业力争发展到50户,物流业营业额力争实现25亿元以上,增长25%。同时,合力做强电子商务业,主动参与市电商创业园建设,扶持打造正大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升级版,加速推进绥化陆港跨境电商平台上线运营,倾力打造电商2.0运营中心,强力推进平台和结算中心建设,上半年入驻电商2.0平台企业达到20家,年交易额达到亿元以上。

在现代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中,北林区坚持把金融服务业的培育发展作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搭建金融机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零距离”互动平台,推动财富管理、基金投资、信托证券、融资租赁和金融中介等各类金融业态竞相发展,活化资金流、信息流,提升资本积累和配置效率,激发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5年内,银行类、证券类、风险投资类金融机构要发展到100家。

2016年,北林区金融服务提质增速,圣雅包装、金龙油脂等21户企业被纳入基金项目库管理,培育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为圣雅包装、嘉鑫源等8户企业争取项目资金1580万元。

2017年,北林区成立了区金融办,加强综合协调指导服务,积极发挥绥化市众合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用,筹划好PPP项目储备工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乡建设。鼓励引导域外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来北林设立分支,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到我区建立融资租赁公司或投资基金公司,主动与正在筹建的省农业担保公司绥化分公司搞好服务对接,加速推进北林区民间资本登记服务公司开业运营。扶持更多企业上市融资,指导帮助正大集团做好挂牌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在哈尔滨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推行人社局、财政局、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四位一体”一站式办贷模式,为农村妇女、下岗职工、困难职工、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残疾人及刑满释放人员等8类创业群体,提供脱贫致富信贷支持,助力经济发展。

建设“四个中心”,实行“四轮驱动”,将助推“富裕北林”早日步入实力强劲、后劲充足、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原标题:建设“四个中心” 打造“富裕北林”】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绥化市哪里有小额贷款(绥化市担保公司)":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088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