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银行2023年中期成绩单:资产总额直逼万亿大关 跃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长沙发展银行贷款
8月24日晚,长沙银行(601577.SH)披露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该行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等工作成效凸显,实现规模体量进一步扩大、经营效益持续提升、资产质量稳中向好的跨越式发展。
上半年,长沙银行加大信贷投放,资产规模进一步增长。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9982.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35.14亿元,增长10.34%,直逼万亿大关;吸收存款本金总额6166.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7%;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4777.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14%,贷款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重提升至46.38%,信贷供需两旺,存贷规模再创新高。
营收净利保持双位数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长沙银行营收达126.24亿元,同比增长12.1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近40亿元,同比增长10.61%。截至6月末,该行ROE为7.04%、ROA为0.44%,经营质效稳步提升,成长韧性凸显。
经营效益持续提升的同时,该行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1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313.01%,较上年末上升1.92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自2022年将县域金融将作为一号工程以来,长沙银行持续推动“县域深耕”战略落地,县域金融多点开花。2023年上半年,该行县域存款余额达到1910.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7.26亿元,增长8.35%,县域贷款余额达到1615.4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2.33亿元,增长13.52%,县域金融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作为城商行零售转型的“领头雁”,该行深入推进零售发展转型,持续做大客群基础,零售业务全面发展。截至6月末,该行个人存款余额达到3044.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96%,个人贷款余额达到1810.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26%,个人贷款稳步提升。
2023年1-6月,该行财富管理业务实现高速发展。截至6月末,该行零售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达到3659.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72%;财富客户数达110.05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2.11万户,增长12.36%。
公司金融方面,该行积极推进转型升级,着力夯客群、优服务、创产品、搭平台、耕生态。截至6月末,该行对公存款余额2921.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2.74亿元;对公贷款余额2810.3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00.54亿元,增长16.62%,对公存贷款规模均逼近3000亿大关。
该行持续服务实体经济,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截至6月末,该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4.7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0.45亿元,普惠小微企业户数70974户,较上年末增加4491户,呼啦收单有效客户达12.27万户,较上年末增加3,560户。
英国《银行家》“2023年度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长沙银行名列第186位,较上年前进5个名次,国际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下半年,随着总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大关,期待长沙银行在区域经济强劲发展东风的加持之下,大步迈进“万亿”高质量发展时代。
本文源自金融界资讯
银行贷款发展
本报记者 王小霞
2021年,村镇银行发展备受关注。
1月5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化解风险改革重组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推动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加快村镇银行补充资本金。1月26日,中国银保监会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推进村镇银行改革化险和兼并重组”。随后,多家村镇银行增资扩股、股权变更的请示获各地银保监部门的批复同意。
“政策推动下,一方面村镇银行将加快优进劣出,有利于降低金融系统风险和救助成本;另一方面优秀主体通过补充资本金等可以尽快提升自身经营水平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对村镇银行整体发展是利好。”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村镇银行正迎来发展机遇期。
少数村镇银行风险较大
自2006年启动村镇银行试点工作以来,经过14年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已成为机构数量最多、单体规模最小、服务客户最基层、支农支小特色最突出的“微小银行”,在支持农户和小微企业、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641家,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1306个县(市、旗),中西部占比65.8%,县域覆盖率71.2%。
但随着村镇银行的快速发展,一些不足和问题逐步显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村镇银行普遍面临资产规模小,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受大行和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挤压明显,客户流失严重;分支机构数量少,品牌影响力不足;人才科技实力有限,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等问题。
德兴蓝海村镇银行董事长纪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村镇银行虽然整体风险可控,但少数村镇银行不良贷款上升,尤其是个别村镇银行不良资产上升较为明显。受多种因素影响,少数村镇银行逐渐劣变为高风险机构,严重影响、制约其可持续发展和金融服务能力。
“部分村镇银行在快速发展中累积的风险隐患已引起监管层重视。”业内人士表示,《通知》的出台,就是希望在政策引导下,让村镇银行优进劣出。
“村镇银行发展需要进行新一轮整合。”李广子认为,发起行可以将经营状况一般、数量较少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的村镇银行出售给其他银行,由其他银行对村镇银行实施集约化管理,统一品牌,提升形象。另外,部分经营不好的村镇银行也可以选择与本地其他银行合并,或者完全退出市场。
补充资本服务实体经济
一直以来,资本补充是村镇银行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宏观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由于业务开展受限,再加上行业竞争激烈,村镇银行资本补充渠道相对较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知》提出“支持主发起行向村镇银行补充资本以及协助处置不良贷款”,明确了发起行对村镇银行承担的责任。本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已有多家村镇银行增资获批。
“主发起行通过扩充资本、做大规模,将高风险村镇银行直接改建为分支机构,这样可以直接提升其抗风险的能力。”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兰日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可以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提升村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在支持主发起行向村镇银行补充资本的同时,业内人士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村镇银行存款支持,使其能放手去做支农支小信贷的本职工作。
民权德商村镇银行行长李明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政策扶贫,如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希望相关部门能适当延长对成立初期村镇银行普惠金融专项奖励基金的时间,对于超过普惠金融专项奖励基金限期的村镇银行建议给予每年0.5%-1%的小额三农贷款奖励基金,增强村镇银行发放三农的实力和积极性;同时对村镇银行发放的农户小额贷款在营业税、所得税上给予更大力度的优惠和减免。另外,加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倾斜力度。希望人民银行在再贷款上给予村镇银行更大力度的资金扶持,解决村镇银行服务三农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在存款保费缴纳、差别存款准备率确定、宏观审慎评估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扶持和宽限度。
差异化经营是出路
“从长远发展来看,村镇银行要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民权德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村镇银行是为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而设立的,必须坚守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发挥其独立法人机动灵活的优势,开发与“三农”发展相适应的产品,为市场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
“村镇银行从产生至今,已经形成了区域性金融网络,只是受很多因素影响,业务深耕不够。”兰日旭指出,村镇银行还须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创新的金融产品和差异化经营来赢得市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村镇银行要凭借自身的区域地缘优势,立足当地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提供“适销对路”的优质服务,在解决客户难题、提高客户黏性方面多下功夫。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和加强创新。”周茂华指出,一是根据监管要求加快健全村镇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治理,制定合理考核激励机制,加快风险处置,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培养和吸引人才,增强金融产品创新研发能力;三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兼并重组,化解风险,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提升经营能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长沙发展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发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961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